时间:2014-12-19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
12月18日,第三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大艺博)在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开幕式上,一众艺术圈大咖到场支持,如果来一场红毯走秀,也可谓众星云集了。纵观三届开幕现场,不难在本次开幕式上捕捉到往届开幕式的熟悉面孔,比如靳尚谊老先生,比如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等,可见大咖们对青年艺术家的持续关注热度未减半分。
从2012年的首届大艺博,走到如今第三届,有些数字不得不被提及,比如参展艺术家达500名、囊括近100所高校,作品达1300多件等等。再来看另一组数据:首届大艺博个人购买占买家36%,在上年第二届大艺博中,这个比例增加到51%。列出这些数据并不是为了彰显大艺博“战绩”多么辉煌,而是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大艺博在珠三角“潜伏”三年试水成功——它预估的“艺术消费走进城市家庭”这种市场环境真实存在,并且这个市场方向培养得越来越好。这让大艺博倡导“城市家庭把艺术带回家”之路走得越来越有信心。
大艺博主办方广州市华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李峰认为,艺术市场最将终完成一个合理的金字塔:尖端是真正的收藏家;中端是活跃市场的投资、投机分子;基础则是艺术消费的人群。而大艺博正是为这个“金字塔”修筑底座的重要力量,“我们企图做一个艺术品的增量市场,以艺术消费为核心理念的这么一个市场,这个增量市场的目标客户群是中国海量的城市家庭。”
那么,从总体上说,第三届大艺博与往届相比有哪些不同?大艺博发起的背景形势如何?三年坚持,怎样面对争议与赞誉?提倡艺术消费的大艺博,意图培养一个怎样的市场环境?接下来又将有哪些战略计划?雅昌艺术网专访大艺博主办方广州市华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李峰。
2014(第三届)大艺博展览现场
本届亮点:
对观众和客户的导览更明确
雅昌艺术网: 从总体上说,这一届与往届相比有哪些不同?
李峰: 第三届大艺博与往届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在作品方面:本届作品整体品质提高了不少。原因首先是,大艺博如今举办到第三届,口碑和影响力都在增加,吸引到更多学生拿好的作品来投稿。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场馆面积不是十分试充足,上一届作品布置得太挤,所以这一届我们把作品数量减少了,客观上造成筛选标准更高。作品品质一年比一年提高,这也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努力目标。
第二个区别是在展区的设置上。出于更方便观众欣赏,以及促进作品销售的考虑,本届增设“大艺博历届获奖青年新作展区”、“大艺博最受欢迎艺术家展区”及“靳尚谊专项基金扶植计划作品展区”这三个专区。如此一来,导览的意图也比较明确了。因为我们听到往届一些客户反馈“展区的指引性不够明确,影响对作品的选择和购买”。我们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在这一届就作出了这样的调整,满足观众和客户的需求。
其它的调整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是为了宣传,有的是为了展览效果更好,有的是为了满足观众的体验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有一些附加的活动,比如“大艺博外围展”,以及利用微信平台发起现场活动等,更强调大艺博和观众的互动,希望更多城市家庭能够在展览上和艺术发生关系,更亲近艺术。
雅昌艺术网: 很多人都会把商业设定在学术的对立面,大艺博如何做到二者的平衡?
李峰: 我们毕竟不是慈善机构,运营的当然也是商业模式,更何况,帮这些孩子把画卖出去,鼓励他们继续艺术路,有什么好遮掩的呢?可以很大方地说,我们就是希望给孩子们卖出作品。我们在选择作品的时候,就会充分考虑到目前城市家庭对艺术品的接纳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城市观众接触到艺术,使城市家庭和艺术发生关系。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的工作。
但是,根据城市家庭的喜好去选择部分作品,绝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大艺博展出的作品中,每年有10%-15%的比例划给探索性、实验性的艺术作品,我们判断这些作品一定是卖不掉,但还是执意划分这样的一个区域,就是希望更纯粹的艺术创作者的作品一样可以参与大艺博,拿出这样的资源去给他们有一个机会。大艺博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些做学术、做先锋、做实验的艺术家。令我们意外的是,还是有一些这样的作品能卖掉,说明观众对艺术的接纳程度是无限大的,不是用商业或学术去衡量的。
雅昌艺术网: 大艺博坚持了三年,争议与赞誉并存,您怎样看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李峰: 反对或者质疑大艺博的声音一直都有,但好评还是占主流,越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越是这样,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每个人都满意。我还真的希望听到非常有力的、有理有据的声音跟我当面锣对面鼓地说出我们的缺陷在哪里。当然我们自己也在调整和完善。
品牌初衷:
突破市场瓶颈 鼓励青年发展
雅昌艺术网: 华艺从画廊、拍卖到博览会,几乎覆盖整个艺术品市场产业链。在这条价值链条,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大艺博发起的背景是?
李峰: 华艺在艺术品市场的产业链的确铺得比较全面,一级和二级市场都有涉及,这样的企业国内比较少见。毫无疑问,无论是拍卖、画廊还是艺博会,我们希望方方面面都做到行业顶尖,起码保证在华南或者说珠三角区域,做到行业的龙头老大、处于领先位置。
大艺博作为一个新品牌,是一个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能介入的艺术博览会。一个好艺博会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吸引最好的画廊参与。然而国内好的画廊就那么二三十家,而且画廊行业成长缓慢,这就造成画廊博览会招商对象非常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凑数的博览会质量相对下降,对海外高端画廊更是没吸引力了。雪上加霜的是,“巴塞尔香港”出现之后,直接把国内最好的画廊也吸引过去了。国内的艺博会出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陷入瓶颈。
大艺博就是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在考察、调研、评估了两年时间后,大艺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大艺博在整个方式上做出颠覆,参展商不再是画廊,而是每个个体,也就是说,整个参展商结构都替换了,不是变化,是直接替换了。
雅昌艺术网: 发掘优质艺术“苗子”的项目那么多,大艺博为什么能“粘”住艺术家?
李峰: 常规艺博会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摊位售卖。大艺博却是免费给参展者们提供场地,在作品销售后再和他们进行分成。也就是说,他们只需投稿,付出最小的代价,从头到尾整个展会的运输、保管、布展、宣传、推广、售后等一系列我们全部承担了。但是,大艺博不是慈善机构,它还是一个商业项目,我们的利益从何而来?销售分成。这个方式很好,把主办方和参展艺术家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目标是一致的,这样很多事情就能很好协作了,不存在谁占谁的便宜,谁蒙谁的问题。年轻艺术家是一个相对比较弱小的群体,他们的权益应该得到保障。在这方面我们都严格按要求执行。
雅昌艺术网: 那么大艺博和其它发掘优质艺术“苗子”项目的定位区别是什么?
李峰: 首先是规模,每届大艺博以十大美院为主体,覆盖近百所艺术院校,上千名学生、两千多件作品参与,谁有这样的规模?其次,我们旗帜鲜明地公开销售,质优价廉。我们是艺术博览会,就是要帮大学生们把作品卖掉,让市场对他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两点是优势。当然,配套的人群在什么地方,我们想拓展一个什么样的市场,都是相匹配的,我们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要卖大学生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 定价策略如何操作?
李峰: 最初我们以为便宜的作品好卖,第一届准备了400多件小画种、小尺幅作品,几千块钱。但是根据以往两届的数据总结,卖的最好的是1-2万之间的作品。我们的原则是:大艺博的作品不能简单地用价高或者是价低去衡量。作品的价格要合理,什么叫合理?总体原则是大学生作品不能高,高了就不合理。因为在初出茅庐的这个阶段,艺术家的作品也是不成熟、不完善的,这种情况下有人愿意掏钱买,他一定是被你作品里的某些东西打动了,这种鼓励对艺术家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其实艺术市场上,艺术品的价格没有依据,不像其他的商品,多少钱大家都知道。我认为一件艺术品被成交了,那个买家出的、而我们又能接受的价格,就是最合理的价格。中国艺术学生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心态也显得有些急躁,需要冷静一下,更需要把自己放在目前这个阶段的位置和角色上。
雅昌艺术网: 通过大艺博,年轻艺术家在他们初出社会、甚至是未出社会就接触到市场,这样对他们的艺术道路有怎样的影响?
李峰: 三十年前美院毕业的学生能进画院、留校当老师,国家管你就业,可以慢一点、多磨练一下。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被甩出去了,他们有什么机会?几个朋友在一起做一个小展览,那不叫机会,必须要做一个大型的展览让大家知道他们。从这个角度上说,不是说鼓励大学生都去拼命经营自己,而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老一辈艺术家的生存环境完全不一样了,目前更应该主动一些。学艺术的学生出路较窄,要么当职业艺术家,要么转行。现在这些大学生们不是被关爱太多,而是基本上被扔到社会自生自灭了。这个时候有一个平台给他们做展览、销售作品,在这个点上给他们一点鼓励和肯定,这个对画画的人来说很重要,对坚持他们自己的创作很重要。
目标人群:
艺术消费时代的城市家庭
雅昌艺术网: 大艺博提倡艺术消费,据您观察,目前以都市家庭为主导的艺术品消费氛围是什么样的呢?
李峰: 艺术消费里面除了城市中产家庭以外会把很多富人也给吸引过来了,我相信关注这个领域或者认同艺术消费这个理念的人会越来越多。实际上艺术消费在国外早就有。西方主要是靠复制品和临摹,解决他们家庭的挂画需要。西方不像我们国家每年在这么多艺术类的学生,他们提供不了那么多原作。在中国我们却能具备这样的现实条件,拥有庞大的艺术学子和庞大的城市家庭来参与到这个环境中去。虽然说我们做的是青年艺术家市场,但绝不低端,只是一个基础。
雅昌艺术网: 大艺博意图培养怎样的市场环境?
李峰: 我们相信艺术市场最将终完成一个最合理、最健康的金字塔:尖端是真正的收藏家,他们不会以买画或卖画为生,就是喜欢艺术品,可以把艺术品作为家族资产传承下去;中间这一块是投资、投机、送礼等人群,这群人随市场走,会让作品流动起来,但他们只能占到金字塔的1/3或者更弱;另一个关键的层面就是底座,这个层面就是艺术消费的人群。我们企图做一个艺术品的增量市场,以艺术消费为核心理念的这么一个市场,这个增量市场的目标客户群是中国海量的城市家庭。
城市家庭收入稳定,有装饰和审美的需求,每年花一两万买幅画,总有一天他们会愿意做这样的支出,营造家庭的艺术氛围。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他们也很茫然,去哪儿买?买房子、买车、买衣服知道去哪儿买,但买画不知道去哪儿买。拍卖行?几千万、几百万,不是一般人能够参与的;去画廊,现在画廊的画也不便宜,三五十万一幅画……他们的需求始终没有一个通道来解决。而大艺博就是他们寻找的这个通道。
雅昌艺术网: 大艺博已经举办了两届,你们应该会有一些调查:个人买的多还是机构买的多?
李峰: 个人购买得多,并且这个比例逐届上升。但机构也买得不少。曾经有媒体问过我:是不是抢了画廊的饭碗?我说恰恰错了,不是抢饭碗,而是一个很好的互补,因为大艺博不经营任何画家,不同的人都可以来获益。画廊可以看一看,形成对总体市场情况的了解,因为全国那么多城市他们挨个跑也不可能,在这里看到适合的,觉得合适了,就可以自行和艺术家谈签约合作了。所以我们跟画廊、跟艺术机构,跟所有的从业者都是互补关系,我们在做增量市场,跟大家没有冲突,我不是抢你的客人和画家资源,是给你们提供新鲜的血液。我们是很友善地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把势造起来,获益的人很多。
雅昌艺术网: 根据秋拍战报可看出,今年整个艺术市场大环境相对理性,但是为什么在购买大学生作品这个领域的人数一直在增加?
李峰: 拍卖市场和大艺博的目标群体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我们新拓展的市场无论参与的人群、艺术家和客人跟他们都是两码事。因为大艺博是一个新市场,从零开始只能是在增加;但拍卖市场已经从十多年前开始了,从百亿成交额回落到如今比较真实的成交数据,说明这个市场遇到瓶颈,而大艺博艺术门槛相对较低,很多在拍卖市场上规避不掉的问题,在新市场里很少遇到。
雅昌艺术网: 接下来大艺博有哪些长远的战略计划?
李峰: 三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消费这个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第一届大艺博销售成交率超过60%,而这只是珠三角区域的市场需要。在本届大艺博之后,我们会理清现阶段的想法,再作调整,可能会加速,未来大艺博的布局是北上广,最后目标满足国内整体城市家庭的需求,并把整一套的博览会规范建立起来。
上一篇:多触角叶楠“重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