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钰 个人官网

http://www.tongxiart.com/blog/423

个人信息

郑钰
  • 作品:15
  • 资讯:2
  • 粉丝:0

性别:

出生年份:1985年5月

籍贯:浙江省

擅长:油画

毕业院校: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任职机构:其他院校

学历:硕士

郑钰的新视觉语言

时间:2016-02-25 来源: 作者:

  郑钰,出生于杭州(1985)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成长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目前定居上海和南京并进行当代艺术创作实践的青年艺术家。

  在2012年初,郑钰即将以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视觉艺术和新语言表现研究生华人历史上最优成绩毕业前,她来到北京为毕业论文进行调研和采访,并系统的走访了数位拥有“西方”背景的国际华人艺术家,此次调研采访过程让郑钰更系统的认识了“社会雕塑”(Social Sculpture)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而不同于大多出生在60年代,70年代的艺术家,作为新生代艺术家的代表,郑钰的创作是脱离“政治性”本体,更多的侧重传统绘画的材质和内容,这些创作和其早期的教育背景紧密串联,使得郑钰的绝大部分绘画充满了文艺复兴的“气息”,她对材料的疯狂执着,也延续了某些佛罗伦萨派系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波提切利,安杰利科等在绘画材质上的迷恋。在宇宙之光系列中,郑钰更多延续了其对色彩的探索,并将色彩的空间性探索延展到了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和心理学反应,试想一下,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色彩呢?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宇宙被一次次探索,但是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永远是人类作为人类不懈追求的,这一点从艺术的角度,从那些史前无法被解释的巨大雕塑,隐晦壁画即可以看出,无论社会的形态发展如何,政治的更迭,文化的演变,都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瞬间,描绘宇宙也是人类对“梦想”对“自由”等人性元素不断追求的方法。

  郑钰对宇宙的认识,与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大不相同,她更多的是从绘画本身出发,精确的赋予自己的视觉语言,色彩和空间的表现让整个系列的作品变得立体,且充满了“神秘”气息,环境气氛的营造让人想起来弗朗西斯 贝肯Francis Bacon的作品。在这次全新的创作系列作品中,郑钰显现出对黑色基调的认识,黑色作为一种隐晦,象征性的色彩,使得其作品沉稳,让观者更多的陷入思考,而非停留在表面的内容,作为抽象绘画,空间和结构的形成均需要借助色彩来塑形,人对于色彩的认识和心理反应恰当的被郑钰以视觉语言表现在画布和不同的材质之上。虽然黑色在很多人看来是恐惧的,就像我们面对宇宙的无知,无奈和无助。法国哲学家弗朗西斯 拉吕儿François Laruelle就把宇宙比做noir univers,即黑色宇宙,为什么宇宙是黑色的呢?或许是人类的误识,亦或是人类的假象,但黑色宇宙描绘出了一种隐晦,一种感情,更多的是那些美妙的“色彩”被黑色所覆盖。

  在中国的美学元素中,黑色和白色是两种基调,也是典型的美学语言,山水画也好,肖像画也好,中国美术的传统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基础上,对于色彩的理解和用法,往往倾向于其象征性,而非科学性,这一点表现为油画作为新形式被引进到中国来,对传统美术的继承仍然是艺术家们的共性。如果放眼文化独立性较特殊的泰国,从他们的建筑,环境和生活用品的视觉塑造则可窥见,色彩并不是一种“西方语言”,而是一种创作的“自由精神状态”。就像宇宙被黑暗覆盖,有了光,才会有色彩。郑钰在这次系列作品创作中,对色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让色彩成为一种语言主体,没有过分的幻想而肆意营造色彩斑斓,更多的是从科学,理性以及融合中西美学角度发挥色彩的奥妙,这也反映了郑钰创作的持续思考和作品艺术价值体现。当我们谈艺术,谈创新,谈收藏,不可忽视的一点即“唯一”性,这也是艺术不同于设计,不同于商业产品的价值体现。郑钰描绘的宇宙之光,正如她作品的视觉语言般,隐晦,却同时“色彩”依然,而她的创作正如展览的题目-光,光的价值不在于它作为一种即当下即可见的能量,而是持续的照亮人类需要探索而未尽领域之动力。

  作者: 董瑷珲

  国际当代艺术策展人,艺术家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曾策划荷兰格罗宁根摄影节中国馆,摄影节特邀策展人,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丽水摄影节展览策展人,纽约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成员,吴作人艺术基金策展人奖金获得者,MM收藏基金亚太区域主管。

上一篇:郑钰的“宇宙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