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半狄时隔20余年再度持笔答谢乌利·希克

时间:2015-05-18    来源: 99艺术网专稿    作者: 99艺术网专稿

摘要:5月19日,艺术家赵半狄会将自己一幅尺寸最大的作品赠送与收藏家乌利•希克。该作品是赵半狄时隔20多年之后,在2015重新拿起画笔为感恩希克近几年对于自己艺术项目的参与和赞助所特意创作的。

  5月19日,艺术家赵半狄会将自己一幅尺寸最大的作品赠送与收藏家乌利•希克。该作品是赵半狄时隔20多年之后,在2015重新拿起画笔为感恩希克近几年对于自己艺术项目的参与和赞助所特意创作的。

  “报恩”缘由

  2010年,赵半狄鼓励发动了中国超过两万名青少年,展开头脑风暴,以熊猫为题进行艺术创作,并将作品销售的所得款用于实现赵半狄的另一个目标,为河南省开封县仇楼镇建一所孤老院。2013年,这个目标得以实现,46位孤寡老人入住这所孤老院。也是从2010年开始,赵半狄围绕这个主题,拍摄了电影《让熊猫飞》,影片中的人物都是活动的真实参与者,电影以故事片和纪录片交错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初衷,对创造和创新思维的鼓励。《让熊猫飞》在2013年六一儿童节进行全国公映,观众共计超过200万人。

\

2010年希克到河南参观孩子们的艺术成果

  这些事实的发生也缘起于一个契机,希克对这个项目的参与和赞助:在四年的过程中,希克不断的介入和推动这个项目的思想讨论,身体力行的参与许多创作和实施的细节,成为这个项目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作者。也正是这个原由,赵半狄和希克协商,以一副绘画作品作为礼物,以表达谢意。

  而在《让熊猫飞》影片的后半部分,收藏家希克也出现在“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的展览现场,对着镜头讲述自己对艺术以及创造力的理解。郑州12岁女生张霖彤的作文《我爸就是一只熊猫》还被他以10万元购得。

  “熊猫”项目的后续影响

\

2010年赵半狄在河南鼓励孩子们勇于创造

  事实上,赵半狄和希克并不仅是这件事情的唯一参与者。当赵半狄为孤寡老人建起一座孤老院时,当他将他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方式得以和社会系统互动和交流时,希克和赵半狄同时给予了这些获益者一份礼物。这个礼物变成了一种思维的馈赠,它所带来的也是关于人们创新的思考方式和认识方式的改变。艺术如何更有效的介入现实,并给现实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或者说,艺术品的功能和价值是什么?它的传播是如何展开的?作为收藏家的希克以何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参与?他们又是如何认识艺术在现实中的可能性的?

\

赵半狄

  从赵半狄告别绘画,希克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和社会现实经历了许多转变。在这期间,赵半狄独特的艺术方式,希克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都使这幅20多年后出现的绘画作品包含了诸多的信息和形态。2015年5月19日,赵半狄将在北京CCAA给予希克先生这份礼物,作为对历史的回应,而这份礼物所象征的长达四年的工作,又会给予我们何种启示?它发生过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而这个已然发生的事实所包含的过往,又会激发哪些新的可能?

  希克与中国的那些事

\

乌里•希克

  在中国,没有几位收藏家能像希克那样,身份如此多元,给予和亲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各种变化和可能。希克从90年代开始收藏并参与中国当代艺术,他创立了中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CCAA 奖,捐献了自己藏品给香港M+ 艺术博物馆,奠定了M+在亚洲的重要地位,他在海外策划了众多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也通过各种方式促成了中国当代中许多重要转折的发生。对于任何一件事情的理解,都包含对这个事情的参与者的认识,它是参与者在行动过程中所呈现和遗留的证据。 在这个背景下,希克和赵半狄的特殊身份、经历和价值,使得这幅被赠予的作品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状态,它不再只是一张美学和功能性单一的绘画作品,它也不只是可以进行商业流通的艺术品。它在创造者和拥有者所包含的多重体系中被重新界定与认识,它的价值、意义、功能已经脱离作品内容本身,而是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关系,这个关系将人们重新带入产生它的历史、语境和所经历的发生中去。

  活动:“赵半狄答谢乌利•希克先生一幅画” 互动活动及私人酒会

  主持人:冯博一、刘栗溧

  对话人:赵半狄、乌利•希克、冯博一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