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文物修复 文化遗产“涅槃重生”

时间:2015-06-24    来源: 工人日报    作者: 工人日报

摘要:6月的大足,虽未能让人感受到“海棠香国”(宋人沈立《海棠记》)弥漫山间的阵阵馨香,但位于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的千手观音石刻造像却在历经8年的修复后重现妙容,不禁令人赞叹其“金碧辉煌、震心耀目”。作为集宗教、艺术、文化、科学价值于一身的文化遗产,这场修复工程的竣工成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社会关注的焦点。

  6月的大足,虽未能让人感受到“海棠香国”(宋人沈立《海棠记》)弥漫山间的阵阵馨香,但位于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的千手观音石刻造像却在历经8年的修复后重现妙容,不禁令人赞叹其“金碧辉煌、震心耀目”。作为集宗教、艺术、文化、科学价值于一身的文化遗产,这场修复工程的竣工成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座雕凿于南宋时期的千手观音造像已历经800余年的风雨岁月,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足石刻中的精华龛窟和重要组成部分。但百年沧桑让千手观音伤痕累累,甚至是“病入膏肓”。然而,在这场艰辛而神秘的“抢救行动”中,最让人感叹而惊奇的是,经信息技术、3D激光扫描、3D打印、近景摄影、X光探伤、红外热成像扫描等一些以前很难想象的高科技的运用,国宝一扫往日病容,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6月13日,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在重庆大足举行,一系列有关文化遗产的活动在这里开展。在为期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前沿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文物保护工程中来,千手观音的修复工程并非个例。

  正如文物修复工作者侯妍妍所说,“现代科技的进步,为传统修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各种精密仪器延展了修复者的视觉和触觉,把过去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借助科技手段得以实现。”

  千手观音的“现代体检”

  1985年,一只50克的手自然脱落;2007年,又一只手突然掉下……

  800余岁的千手观音造像如同进入衰老期的病人,出现了岩体风化、金箔脱落、手指断裂等严重病症。给这位病入膏肓的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刻不容缓。

  深夜的大佛湾有别于白天游客如织的喧闹,几个人正在千手观音造像前忙活着。“为了避免对游客造成辐射伤害,我们的修复团队在进行病害分析的一个步骤—X光探伤时,都选择在晚上操作。工作人员调好距离和电压,走出拍摄现场,再次确认安全距离后,其中一人按下按钮……这样的往返要几百甚至上千次。”该项目组负责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向记者讲述起修复工作中的一个细节。

  詹长法介绍,X光探伤虽不是“体检”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对千手观音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雕刻岩体的风化和裂隙病害进行测试分析,掌握结构性病害的分布情况和规律等。

  然而,在詹长法详细的讲解中,记者发现,像X光探伤这样的技术仅仅是“体检”中的一部分,也是千手观音修复工程科技运用中的冰山一角。经了解,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像红外热像探测、激光拉曼测样、三维视频显微镜观察等方法都是首次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勘察研究中。同时还进行了工艺修复试验,并启动了千手观音修复效果及本体稳定性跟踪监测工作。整个修复工程涉及造像石质、彩绘、金箔三种材质的34种复合病害,展开面积约220平方米。

  有意思的是,在人们赞叹现代技术给文物保护带来重要支撑的同时,也惊奇地发现,一个成功的修复工程实际上是旧技术与新科技的完美结合。因为,文物是旧时光的产物,旧的技艺沿用至今,也有其安全与稳妥的意味。“比如,在这次抢救过程中,就运用了民间濒临失传的传统髹漆工艺,而修复技艺本身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詹长法说。

  现代科技“拥抱”文物保护

  科学技术是文物保护工程的重要支撑。不论是学术前沿最新技术手段的创新发展,还是已有行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及传统技术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都会给文物保护工程的理论、方法带来重要变革。

  近日,重庆市首个石质文物保护中心落户大足。项目总投资达2580万元。目前,该中心已对宝顶石刻景区,以及北山、南山石刻实现全方位视频监控,并在核心景区布置了环境监测系统设备,对这些石质造像周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和了解造像病害根源。

  科技的创新发展,改变了以前文物保护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局面,现在,诸如“发射光谱分析仪器”、“X射线荧光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释光仪”等技术已成为文物保护生力军。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举例时介绍,如敦煌研究院在计算机技术与数字技术于壁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技术、壁画整体揭取回贴技术、空鼓壁画的灌浆加固等技术的成功,是壁画科技保护中的重大成果。至今,采用这项技术修复了敦煌石窟起甲壁画3000多平方米,这项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甘肃、青海、新疆、西藏、河南等省区部分石窟、寺庙、墓葬壁画的保护,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此外,“南海I号”考古发掘和保护项目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整体打捞的方式将水下沉船移入博物馆进行发掘和保护,开创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赢得了国际声誉。

  从“南海I号”整体打捞保护的成功实施,到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的魅力重现,从数字化勘察记录手段在壁画彩塑上的试用,到监测技术、化学保护手段与传统保护维修方式的结合,现代科技让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工具箱里有了更多工具,也为文物保护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民共享文明的传承

  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质遗存,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命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成果正创造性地融入大众生活,而一个自觉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也逐渐形成。

  在今年文化遗产日于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全国十二五文物保护成果展”上,记者看到,一些古建筑经改造完成后变成民居、酒店、书房;青岛啤酒厂、湖北汉冶萍煤铁厂等工业遗产经再利用改造后成为城市更具文化底蕴的地标……

  “我们大足石刻,在世界上都有名,这是一种文化遗留,国家都高度重视。”这是重庆大足当地百姓对外来游客自豪的介绍。据了解,大足当地的人们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向外来游客谈几句“石刻文化”。

  作为本届主场城市,在“文化遗产日”活动当天,大足一名退休教师王老师对记者说:“中国是一个讲究‘孝’的国家,我们本地只要是识字的小孩都知道‘父母恩重经’(大足石刻中的一处石雕)。”他还补充说,“大足石刻现在对普通百姓来说都能接触到,现在国家关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大足人,首先必须要接触石刻,在我们大足可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我建议那些想来参观大足石刻的外地游客,在来之前先多查看点历史资料,不然来了也不一定看得懂。”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当大足石刻博物馆开馆的时候,不少的小学生在导游的带领下,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博物馆内厚重的历史文明成果。

  “文化遗产千秋传承,保护弘扬万代收益。”伴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文化遗产越来越向大众公开,不少眼光独到的人们走上了“历史文化遗留的殿堂”。

  参观完了“全国文物成果展”,一位市民在网上发帖说:“经不起时间洗礼的文明,再辉煌也只是昙花一现,现存的历史文物都久经历史沉淀,底蕴厚重,因为稀少所以弥足珍贵。此次‘文化遗产日’的展览,让身处商业时代的我们,有机会放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静下心来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魅力。而每个人也应该有一种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自觉。”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