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2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 卢冠琼
盗墓者利欲熏心,给我国文化遗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资料图
“有些人质疑,盗墓和你们考古发掘有什么区别啊?都是把文物拿出来,只不过,你们拿出来的文物归国家而已!”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考古,有一部分公众了解不够全面,甚至带有“考古与盗墓没有本质区别”的错误看法。王巍表示,“考古和盗墓,大不一样!盗墓贼,是考古工作者以及全民族的公敌!”
6月12日,根据小说改拍的悬疑季播剧《盗墓笔记》在网络上开播,上线不到22个小时便点击量破亿,成为网络热点。随着《盗墓笔记》热播,“盗墓”、“考古”、“文物保护”等概念进一步走入公众视野,引发诸多讨论。
有人激动于小说被拍成影视剧,有人忙着吐槽“盗墓笔记”变成“护宝笔记”,有人混淆不清“考古”与“盗墓”到底有何区别,还有人赞赏,《盗墓笔记》里频频出现的台词“把文物上交给国家”为文化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这些问题,考古专家们怎么看?
影视剧存在误导 考古与盗墓大不一样
“小说原著以盗墓的惊险、刺激、悬疑吸引眼球。现在拍成片子,融入了文化保护的思想,但是为了吸睛,片名不变,仍带有‘盗墓’的字样。”谈及《盗墓笔记》,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对于这部网络剧的片名,我的内心其实是反感的。”
王巍认为,仅凭盗墓类小说与影视剧的传播,公众并不能了解真正的考古,“公众当下亟需正确了解盗墓这种违法行为对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伤害,盗墓与考古,大有区别,考古是为了科学研究,而盗墓是为了盗取财物。”
在一些热播影视剧里,盗墓贼熟读史书、使用工具设备精良。这样的形象塑造给观众的认识带来了误解。王巍指出,现实生活中的盗墓贼,并不像影视剧中那么厉害。有些盗墓贼,文化程度并不高,为了谋求非法利益,铤而走险,盗取文物,并对墓葬遗址造成了巨大损坏,“有些损坏,甚至是毁灭性的。”
王巍介绍,利欲熏心的盗墓贼往往趁人不备,拿着探铲到处打洞,探钻完毕之后也不回填,当下雨或者农民灌溉时,水渗进去就会对地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环境造成二次伤害。为了获取珍宝,以前盗墓贼会挖大坑去盗取,现在有些盗墓贼为了节约时间,会使用雷管等爆炸物破坏墓葬,稍有不慎,就会把文物夷为平地。一些考古工作者可能得发掘半年的墓葬,盗墓贼两三个晚上就能盗完,“毁灭性地盗取,盗完就走。”
王巍无奈地感叹,早期盗墓贼多数是单干,后来逐渐有了团伙化的趋势,分工越来越细致明确。真正在田间实施盗墓的人可能居于整个盗窃连的底层,还有一部分人待在地表遗址上等着收文物,收完之后,很快通过非法渠道流传到外面,对文化遗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考古大众化需要科学传播
6月13日,恰逢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近年来,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对于‘考古发现’的传播还有待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告诉记者,考古工作的去神秘化是考古大众化的关键,“将科学语言转化为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语言,将考古工作的进展、成果向社会进行传播,提升公众对于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研究的认知,使考古真正大众化,这将有利于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
“我是20年前,也就是1995年上的大学。那个时候,我的高考志愿并非考古,我是被调剂到考古学专业来的。”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江涛是山西陶寺遗址发掘工作的领队,投入陶寺遗址考古工作已有8年之久,近日山西陶寺遗址发掘工作的重大考古成果公布,将华夏文明史提前300年。
回忆与考古结缘,高江涛笑称,自己大学被调剂到考古学专业后,“对于考古是什么一无所知,因为平时很少听说过”。他指出,经过20年的发展,考古学已逐渐走向了大众,而且现在有很多大学陆续开设了考古专业,大家对于考古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高江涛认为《盗墓笔记》的热播,是一把双刃剑。网剧里“将文物上交给国家”的桥段虽然被一些网友调侃,但是该影视情节所传递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是有益的。同时,他认为,这种盗墓类作品所展示的“高额暴利”信息,可能会给一些法律意识薄弱、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足的人带来负面影响。高江涛指出,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大众化需要更多科学的引导。
考古工作的发展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注入激情和活力,高江涛鼓励更多对考古感兴趣并且有着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学生选择考古学专业。他说,“尽管经常在野外工作很艰苦,但是这是一份充满挑战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