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24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 姜小明编译
科技正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速度改变着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他们的创作产物。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画廊们正展示着一些在15年前根本没有可能完成的作品。Tanya Leighton画廊(M16)的Patrick Armstrong说,“科技正在追赶艺术家的想象力”。他的画廊刚刚卖出一件3D打印作品-“猎人和他的狗”(The Hunter and his Dog,2015),作者是Oliver Laric,卖家是一位欧洲的VIP预展客人。
艺术家从颜料换为塑料,又从塑料向电脑转换。“今天很多艺术家就像工程师一样”,mfc-michèle didier画廊(E6)的Virginie Thomas如是说。mfc-michèle didier画廊展出的是Masaki Fujihata的作品“活力之声“(Voices of Aliveness,2015),一个通过编程呈现三维现实通道的iPad展示(1,150英镑一版,共8版本)。
逐渐地,一些由艺术家通过电脑屏幕创作出来的作品,即完全没有经过本人亲手触摸过的作品,出现在各大画廊的展厅中。第一个通过技术制作来实现艺术作品的是杰夫·昆斯。高古轩 (B11)带来巴塞尔的便是这批首创系列里的一件-“晾衣绳上的猫”(Cat on a Clothesline, Orange, 1994-2001)
新媒体艺术家也在雇佣专业人员协助实现他们的想法。正在筹备赫施霍恩博物馆与雕塑园下一个电脑动画展览的策展人Gianni Jetzer说,“在纽约有个技术牛人,专为艺术家编写程序,特别忙。Sanya Kantarovsky, Darren Bader 和 Josh Kline都去找他。”
“尽管新科技的魅力是难以抗拒的,但艺术家也应清楚,技术制作仅仅是个手段,” 伦敦扎布罗多维克茨收藏馆负责人Elizabeth Neilson是这样认为的。“如果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时看到的都是技术的成分,那便是一个糟糕的预示。但当艺术家为了达到希望的结果,对技术开始肆无忌惮的使用时,事情会变得有趣起来。” “比如Ed Atkins,他使用动作捕捉器来探索人的内心想法,用绿屏来替代隐藏情绪。”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策展人Jarrett Gregory表示,“科技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生产,但我认为在这个时代,科技对于艺术最真实也最深远的影响将是在社会行为上的,个人之于群体,全球的互动交流。这比制作本身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