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兄弟:中国动画骄傲的开始

时间:2015-07-23    来源: 文汇报    作者: 尚纪是

摘要:今年暑假,孙悟空,这个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童年成长的动画精灵,又成为一个热点。正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的“动画经典、艺术瑰宝——《大闹天宫》诞生50周年纪念展”吸引着老老少少影迷;大银幕上,动画片《大圣归来》票房大捷。

  今年暑假,孙悟空,这个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童年成长的动画精灵,又成为一个热点。正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的“动画经典、艺术瑰宝——《大闹天宫》诞生50周年纪念展”吸引着老老少少影迷;大银幕上,动画片《大圣归来》票房大捷。

  自上世纪20年代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在亭子间里制作出第一部动画片起,中国动画在世界影坛刻下了一个骄傲的名词:中国学派。

  此时此刻,让我们穿越到95年前上海闸北天通庵路三丰里那个7平米的亭子间,正是在这里,万氏兄弟为中国动画电影奠定了一个骄傲的开始。

  夫子庙里的小画迷

  1900年元旦刚过,南京夫子庙附近一个小商人家里,诞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取名万嘉综、万嘉綨,他们就是日后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人称“大万老”、“二万老”的万籁鸣、万古蟾。几年后,家中又添了几个弟弟,活下来的万嘉结和万嘉绅,就是后来的万超尘、万涤寰,也是中国动画片事业的功臣。

  万家父亲是个做绸缎的生意人,略懂美术;母亲心灵手巧,会绣花剪纸。这万家四兄弟的事业启蒙人,就是他们的母亲。在万籁鸣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为了哄骗我们兄弟几个早点睡觉,她点燃一个蜡烛,用灵巧的双手为我们做各种手势。经过蜡烛的照射,于是一个马头的影子落在墙上,鸡、狗、牛、羊等挨次出现,后来又是什么‘兔儿望月’,‘老农晚归’。那灵巧生动、惟妙惟肖的手影使我们乐成一团。”稍大些,他们自己也学会了用一盏油灯、一块白布编演皮影,周边的孩子们成了他们的第一批观众。“我们先举起如来佛和孙悟空,又突然举起如来佛的大手在灯前晃动,让如来佛的大手似乎要抓住孙悟空似的,然后又让孙悟空从手掌中飞出,每当演到这个时候,小观众们的情绪达到高潮,都拍手叫好。”老人们说,如来佛是神,得罪了是要受报应的。但万家兄弟才不在乎这个,天不怕、地不怕而且法力无边的孙悟空怎么可以翻不出如来佛手心,这让兄弟们愤愤不平。

  双胞胎长到七八岁的时候,父亲的生意越发走下坡路了,时不时得拿些衣服去当铺换钱,老大万籁鸣便得提着包裹,穿过夫子庙去当铺。夫子庙一带人声鼎沸,有各种小吃食、小买卖、小杂耍,万籁鸣独爱贡院西街上的那些穷画师。那时虽然有了照相术,但穷人拍不起照片,家里死了人,便来夫子庙贡院西街找画画的手艺人,凭记忆大概的画上一张。他还喜欢听说书,百听不厌的就是《西游记》。到了上学的年纪,不好好读书,趴在课桌上偷偷画老师像。被老师发现了,居然没受到戒尺的责打,反加赞赏——这孩子小小年纪,人物肖像画得还真是不错。

  书读了半年,万籁鸣只会写一个“马”字。但他的“马”写得有骨架,有精神,同学们笑他是“马痴”。谁知他竟以“马痴”为艺名,痴了一生,他对马情有独钟,各种色彩的马以后都画进了动画片《大闹天宫》。

  天通庵路亭子间的动画实验

  因为家贫,老大万籁鸣早早辍学谋生,挑起了养家重担。他常向儿童刊物投画稿,几乎“百发百中”。1916年,在他的资助下,亲戚们又凑了些钱,老二万古蟾插班考入了著名美术家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主学西洋画科。

  1918年,万籁鸣也来到了上海。当时商务印书馆招聘画插画的职员,他寄画自荐成功,从此在美术部任职,主要创作广告画,并为杂志绘插图和封面;后来还兼任《良友画报》的编辑。他同时还在租界一个法国人办的美术培训班系统学习了素描、油画和雕塑等西洋美术。在沈雁冰、郑振铎这些文化艺术界进步人士的影响下,他加入了进步美术团体“晨光画会”。他还有两位好友同事董亦湘、柳圃青,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常常给他讲国家大事、民族大义。

  一次万籁鸣到南京路买画笔、颜料。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外国水手突然大笑着将他头上的红结子小帽摘掉,抛到街上。万籁鸣与之评理,那家伙反而出拳便打,万籁鸣气不过,抓住对方还以颜色。路旁闪出印度巡捕,拿着警棍,却是帮那外国醉鬼的。万籁鸣身受此辱后,联想到列强践踏中国的种种罪恶,画了一套《国耻挂图》。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万籁鸣又画一个瘦骨嶙峋的老者,身上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取名《物质的压迫》,与《国耻挂图》一起张贴在南京路上。他画了很多这样形象生动而且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画,以至于美术部主任把刚刚20岁的万籁鸣叫作“籁翁”。

  当时的上海,电影院已经普及,电影院正片开始前,都会放一个美国的动画短片。从小迷恋皮影戏的万籁鸣,眼看着“画笔底下的人物真的动起来了”,激动不已,这不正是他自小就心心念念的活的画画吗?他马上给美国的电影公司写信,请教让画画动起来的方法,但他不知道那时欧美动画制造商对动画技术和资料是严格保密的,去信全如石沉大海。他不甘心,便对弟弟们说,“别人能搞出来,为什么我们就搞不出?”他租下了闸北天通庵路三丰里一个7平米的亭子间,兄弟几个白天各自上班,晚上便聚集在这里,开始了动画片实验。

  几乎所有与拍摄动画有关的设备、用品都是他们兄弟自己动手制作的。先是买了台旧照相机,后来才有了用于拍摄的卡通摄影机(大约50-60厘米长、30厘米高),是万籁鸣与万古蟾从旧货摊上、一个外国人手里淘来的,木壳子,牌子叫“安赖蒙”。亭子间只有一只电灯,光线太暗,万籁鸣找了段麻绳想把挂灯的那根线接长点好拉近桌子,一剪刀下去,才发现那根吊着灯泡的线威力无比,电得他摔跟头。

  虽然电线麻绳搞不清,但动画是一格一格画出来的原理,兄弟几个小时候玩走马灯就明白个大概。他们用厚厚的纸簿子,一张一张的画,一张一张的拍,再借楼下灶间自己动手洗印。在这间亭子间里摸索了4年,财力耗尽就节衣缩食,终于,“那间亭子间狭小的墙壁上映出了动画影像,我和三个弟弟亲眼看到自己亲手绘制的图画真的活动起来了。我童年的梦,少年的憧憬,在我青年时用自己的双手把它实现了!”万籁鸣兴奋不已,兄弟几个又是笑,又是跳,又是唱。老母亲是他们的第一个观众,也跟着拍手欢叫:“出纸了!出纸了!”。老母亲看得喜泪汪汪,破天荒喝了一杯酒。

  消息传出,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约请他们绘制“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的广告片,这是中国第一部卡通广告片。这时万氏兄弟已经攻克了一个了不起的技术难关——他们将运动的物体画在透明的赛璐璐片上,不动的背景画在白纸上,然后叠起来逐张拍摄,顺利解决了当时动画片常见的“该动的不动、不该动的乱动”的问题。紧接着,1926年,万氏兄弟进入长城画片公司,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片长虽然只有10分钟左右,却已经做到真人与动画的结合——一位画家正在案头作画,从桌子上的墨水瓶里钻出一个墨汁变的小黑人。小黑人不停地捣乱,搞得画家无法工作。画家气愤地捕捉小黑人,小黑人十分机灵,到处乱窜,弄得房间里一塌糊涂。最后,画家在床底下捉住了小黑人,仍旧把他塞进墨水瓶里。扮演画家的是老二万古蟾,小黑人自然是用的动画。此时,万氏兄弟已经完全凭着自己的摸索,掌握了动画片的技术。《大闹画室》之后,他们一鼓作气,又陆续摄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纸人捣乱记》,被评为“中国最早的三部动画”。

  抗日战火中的动画是宣传机

  1932年1月28日,日本军队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1月29日凌晨,日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能登吕”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闸北华界,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宝山路584号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馆均被炸毁,闸北多处燃起大火。万氏兄弟在天通庵路上的亭子间也未能幸免,虽然全家逃出火海,但自1920年以来辛苦积攒的机器设备、画稿胶片,损失殆尽。

  一无所有的万氏兄弟并未放弃,反而激发了斗志,他们在霞飞路上开了个万氏照相馆维持生计,同时辗转于几个电影公司,一边为故事片做美工、做特效,一边继续钻研动画,连续拍摄了《同胞速醒》《精忠报国》《民族痛史》《龟兔竞走》《航空救国》等十几部动画片,以及由张石川小女儿张敏玉演出的真人合成动画片《狗侦探》。《同胞速醒》开头是一幅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山水画长卷,在山水画长卷的尽头草原上沉睡着一头巨大的雄狮,挡住了日本侵略军的进攻。睡狮被日本侵略军用大炮、飞机、坦克狂轰滥炸惊醒,大吼一声站起来,四肢和尾巴变成工农商学兵形象,身子变成一个巨大的石磙子。工、农、商、学、兵齐心协力推拉石磙子,把日本侵略军及飞机、大炮、坦克压得粉碎。这些影片为唤起中国人民起来抗日,起到了积极鼓动作用;同时,也表明中国早期动画片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供人玩赏和娱乐的消遣品,而和当时的现实斗争紧密配合,走着与欧美动画电影不同的道路。

  1935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至此他们完全解决了动画片的光、画、声的合成问题,中国动画电影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从内容到形式向民族化前进了一大步。

  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一声枪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沦为“孤岛”。此时的万氏兄弟决定投身抗战,但四大家子老老少少怎么办?经过反复商议,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老四万涤寰留在上海租界继续开照相馆照顾全家,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加入“上海救亡演剧队”北上。就此,中国动画史上的万氏四兄弟变成了万氏三兄弟。

  从上海到南京到武汉到重庆,辗转数千里,万氏三兄弟一路随军拍摄抗日题材的动画片多达11部,其中大受欢迎的有《抗战标语卡通》《抗战歌辑》《上前线》《军民合作》等,沿途放映,鼓舞士气。后来电影也没法拍了,万籁鸣果断决定:三弟留渝,他和二弟返沪,继续拍摄宣传抗日的动画片。他们1939年4月动身,取道昆明、越南、香港,于同年夏秋潜回上海“孤岛”。此时美国的卡通片《白雪公主》正在上海放映,人们竞相观看,上座历久不衰。上海一些资本家和影片商,纷纷创办影业公司或卡通部。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在这样形势下成立卡通部,并聘用万古蟾为部主任,决定投拍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启蒙了手冢治虫

  今日华山路上的丁香花园,是《铁扇公主》诞生的地方。在其中的一栋小洋楼里,万籁鸣、万古蟾招聘了60多位画画不错的年轻人,分成打稿组、勾线组、上色组、清洗赛璐珞片组等,准备拍摄心心念念的《西游记》。自从18岁离开故乡南京,万籁鸣一直随身带着一本《西游记》,即便穿梭于战火纷飞,也不曾离身。他最想拍的一段是《大闹天宫》,奈何规模太大,财力物力未必够,于是定下了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那段《铁扇公主》——面对火焰山和武艺高强的铁扇公主牛魔王,猪八戒百般害怕屡屡要逃回高家庄,而孙悟空不屈不挠不放弃,最终师兄弟联手同心,并动员起老百姓的帮忙,大获全胜——万氏兄弟要借助孙悟空的斗争精神和团结就是胜利的寓意,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关于拍摄过程,万古蟾之子万百五回忆:

  由于画动画的人都是新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缺少了“运动规律”的学习,大家对于一个连续动作,不知道上一格与下一格之间到底应画多大的距离,动多少?人动的时候其他的地方,比如衣服,应该怎样跟着动?等他们画完一段后拍摄出来一看,衣服和手都是抖的,根本没法看。

  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我父亲索性请真人来表演并拍摄一段。拍摄之后,他们将每一格胶片放大在照相纸上,大家一格一格地照着画,从中比较、感受每格之间的差别。动画人员对运动规律的掌握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这些放大出来的照相纸我都看到过,拍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堵在铁扇公主的门口,找她要强借扇子的一场戏。饰演铁扇公主的演员可能叫童月娟,猪八戒是殷秀岑,孙悟空是韩兰根。他们都化了装,衣着也都是剧中人的打扮。后来影片中人物的声音就是他们配上去的。

  历时1年零4个月,万氏兄弟率领卡通班的年轻人,绘制出近2万张画稿,拍出毛片1.8万余尺。最后诞生的《铁扇公主》,片长9700尺,放映1小时20分钟,开创了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长片纪录,也创下当时亚洲地区第一部长动画片的纪录。

  1941年秋,《铁扇公主》在大上海、新光、沪光三家大影院同时放映,观众心领神会,掌声此起彼伏。上映那天,万籁鸣“站在电影院门口,只见人流如潮,拥挤不堪。广大观众是知音,他们懂得动画艺术,他们是最好的鉴赏家。”

  影片上映到一个半月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中国,到1942年,东南亚甚至日本的电影院里,都在放映这部“世界第二部动画长片”,观者如堵。日本军部终于看出了门道,下令禁演。

  但是在日本,有一个少年已经被这部电影震撼到刻骨铭心,就此迷上了动画艺术,他就是酷爱画画的手冢治虫。1952年至1958年间,手冢创作的《我的孙悟空》在日本《漫画王》杂志上连载,他成为日本漫画首屈一指的画家。此后,他开始动画片创作,以《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奠定了“日本动漫之父”的地位。1981年,他来到上海,终于见到了万籁鸣,兴奋不已,他激动地握住万籁鸣的手说:“我是看了你的片子以后,才搞动画的。”1988年,手冢治虫再次来上海拜会古稀之年的万籁鸣。此时他已身患绝症,自知来日无多,抱病完成了动画片《我的孙悟空》的草案,并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是我的孙悟空”的字样。他以这部作品为自己的漫画生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用这部作品,向远在中国的万籁鸣道别。

  《大闹天宫》得偿宿愿

  《铁扇公主》大获成功,万氏兄弟就准备着手拍摄《大闹天宫》。此时,战事发生变化,投资人撤资,日军进入租界,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成了日资公司。1949年初,香港一家电影公司以拍摄动画片“孙悟空”为由,邀万籁鸣、万古蟾赴港合作。到了香港,老板变卦,让他们从事美术设计及电影布景。他们一边积极参与香港进步爱国活动,一边等待着机会。

  1954年,万籁鸣被安排回上海观光。看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万籁鸣激动不已。待走进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身)时,他已经做出了决定,要在这里创造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他写信叫回弟弟万古蟾,兄弟俩就此在上海开始了新的征程。

  1961年,距离《铁扇公主》拍摄20年后,《大闹天宫》终于正式上马,万氏兄弟一辈子的夙愿终于实现。1962年,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上集在国内外上演,听着铿锵的锣鼓,看着腾云驾雾的孙大圣,万籁鸣这位64岁的老人激动地哭了。他执笔写下《喜莫过于夙愿得偿》一文。

  1997年11月7日,万籁鸣去世。他的墓碑像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陪伴在他身边的还有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