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04 来源: 新民晚报 作者: 新民晚报
飘 椅
斑竹茶具
芬兰赫尔辛基设计周是设计、建筑、时尚业 界的盛会。八月,“造·化——中国设计”展(Artifact Beyond ——Design in China Now)作为2015年赫尔辛基节 “聚焦中国”(Focus China)主要活动之一,出席开幕式的观众人数及对展品的关注度令芬兰设计界始料未及。设计权威杂志 《Modern Design View》创始人及主编萝拉(Ms。 Laura Houseley)在记者招待会后发布Twitter赞“造·化”是她 所见过的最好的关于中国工艺及设计展 (the best Chinese craft and design exhibition I have ever seen)。
展览主题以“造物”和“载道”,点出中国设计的特点。从面向大众所设计的产品,到针对小众生活情调的物件,展品选择范围宽泛,力图反映今日中国文化需求 之丰富的层次。策展按与展品相关联的社会特点划分六个主题,“意” 着重介绍中国造物中体现的内涵、象征和寓意;“茶”情景式地展现中国当下的社交和养生 习俗;“材”从竹材着手展现设计中材料应用的创新;“艺”通过器物展示了传统文化中技艺与智慧的传承与发展;“数” 展示设计产业中数字化和快速成型的前 瞻性产品;“气”体现了现代化与环境的共生所形成的氛围,传达了中国当代设计体现的锲而不舍与喜性而为。不同类型的展品从各主题进行垂直方向的深度切入, 将展品与其传承脉络,使用群体,材料工艺、制作工具和历史文献等渗透交织,建立立体结构的展览模式,使观众对中国器物设计的因果和意义感同身受。
带有生活温度的展品
展览设计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陈永群教授担纲,将六十余件不同类别的展品和谐地融入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略带古典气息的砖拱展厅内。特别以情景方式展 出的茶席,让众多观众宁愿脱鞋,也要体验中国茶席的气氛。六米长的茶席和席上琳琅满目的器物最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其中有李共标先生设计打造的“铁打出”系 列,风炉经过几年时间五六次改良,最终才有目前的造型和功能,特别是将书法中的“屋漏痕”技法运用在锻铁的肌理上,让器物有美学情感上的升华。李先生代表 了一批现代手艺人,埋头设计并自己制作,被AD杂志评为2015年中国设计新秀。
鞠钉大漆碗和斑竹茶具是策展人推荐的重点。它们外观都并不起眼,却充满了生命的温度。大漆传人赵健伟先生将鞠钉和大漆工艺同时运用在古瓷修复上,恰到好 处地点出中国审美中的“残缺美”。大漆的金色来自金叶,这与日本的做法不同,因为日本人有食金粉的习惯,所以通常把金粉加入大漆,但是中国人传统中没有这 样的习俗,而且用金叶制作,颜色质量都更沉稳,点滴中包含着中国生活背景。打磨的圆润细腻,又不失竹的骨感和天然的花纹,好用又便宜是斑竹茶具备受大众青 睐的主要原因。既不是名家设计也不是工艺品,但却常伴我们的日常生活,正是这样的器物,才把普通人的生活体现的淋漓尽致。
“揽月”皮包为“意”的主题做出完美的诠释。竹篮造型的包,又名为揽月,对于中国人来讲,恰到好处点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拥有之间的暧昧关系之美,但如 何向芬兰观众解释明白,要费不少口舌,好在“上下”(爱马仕旗下设计品牌)与爱马仕的关系,爱马仕在希腊神话中的意义,帮助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喻意 在中国造物中的特殊地位。
李俊先生专注古 法家具制作,展品“大小头圆角柜”展现了明式木作家具的结构智慧和审美情趣;而邵帆先生的“凭几”则将传统的木质榫卯结构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展 示结合《考工记图说》《宋式家具研究》等具有代表性和一定深度的图文书籍展示,呈现了让人折服的中国传统之“艺”。
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赵健雄先生的毕业设计“生灵”系列首饰,是展品中最年轻也是最具前沿性的设计。毕业作品已于今年六月汇报,现已频频亮相各类展览,也 因合理的价格创下了喜人的销售成绩。以《山海经》中的神兽为灵感,将故事、个性和动作内在的逻辑,写入电脑辅助设计的参数中,生成复杂有机的造型,并用3 维打印这一新的加工手段制作,最后再以手工染成渐变的色彩效果。科技、时尚和手工碰撞而出的精彩产品,为“数”这一设计前沿领域的最佳代表。
“豹米”空气净化器和大疆科技的“悟”无人机,则定义了当代中国设计专业性和原创性。产品从开发,造型和功能和整合中的创新,均使用平等的国际语言,竞 技于世界市场,并获得殊荣的产品。不仅为“气”这一章节画下了完美的句号,更是为整个展览乃至中国设计放飞了无限的展望。
顺势而为的策展
“造·化——中国设计”由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和赫尔辛基设计博物馆联合主办,尖叫设计(www.wowdsgn.com)协办,是中国设计比较全面地在西方设计博物馆里的首次亮相。
展览主办方较多,关注领域各不相同,难免造成策展之始主题无法确定。但是作为中国设计首度在国外博物馆里的亮相,到底展什么?又为什么要展?又如何评判 展览的效果呢?策展团队在争论中找到了一条顺势而为的途径,就是将中国现下最热,最受关注的设计收集起来,同时注重民间器物的方针,虽然工作量大,但也让 策展人员全面深刻地梳理当下的设计现象,逐步提炼出“造·化”的主题来概括中国设计中“造物”和超越造物的“载道”之意,并将展品归纳成六个章节,应该说 来之于实际,所以对于目前的设计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展览也就不局限于一个专业的设计,而是包括日常生活中各类设计。
展品范围广,从陶瓷器皿到日用家电;从地摊货到工艺品,会不会导致展览凌乱不堪?毕竟这是主题展而非展销会。于是策展团队想到了增加文献内容的方法。展 品范畴宽就好比平面广度大,增加文献和重点展品的背景资料就是增加了纵向的深度,展览成为立体构架,让观众领略到不同展品的信息技术从而意识到中国设计不 仅仅是几件产品,而是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背景,生活现状,技术发展和精神需求。
同时,策展团队由受众群的角度探讨设计思维和方法维度,芬兰观众的特点和需求。芬兰传统中鲜有封建君主传统,所以对经典的认知与中国乃至西欧都不同,皇 室精品他们可以欣赏喜欢却很难造成共鸣。但他们因为没有封建传统的束缚,因而做事大胆也勤于思考,习惯以自己的认知建立好恶观。给这样的观众一个层次丰富 的展览可能比线条单一的展览更有可看性。
上一篇:当杰夫·昆斯遇上米开朗基罗
下一篇:卢浮宫:蒙娜丽莎当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