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城市生活”+“佛造像”=兰锦斌

时间:2015-10-25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 王大大

摘要:兰锦斌,85年生人,看到他的创作系列,就能够大致了解他的的性格,一个在艺术上讨厌小情小调,更钟情于宏大叙事的青年艺术家,“战争”、“城市生活”、“佛造像”是他艺术创作中离不开的主题,这些都是他的标签,他用作品言说人格,用对艺术的一种敬畏之心诉说真诚。
\

  艺术家兰锦斌

  【导语】:兰锦斌,85年生人,看到他的创作系列,就能够大致了解他的的性格,一个在艺术上讨厌小情小调,更钟情于宏大叙事的青年艺术家,“战争”、“城市生活”、“佛造像”是他艺术创作中离不开的主题,这些都是他的标签,他用作品言说人格,用对艺术的一种敬畏之心诉说真诚。

  99艺术网: 这次展览主要展出两个系列,一个是战争系列,一个是城市生活系列。为什么喜欢战争系列的创作,是因为从小有军事情结吗?

  兰锦斌: 从小倒是没有,因为父母都不是军人,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后来考大学时考的是军校的美术专业,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从事军事画的创作。2007年,也就是我大二的下学期,当时用素描画了一张《秋山问道图·军事博物馆》,正好赶上纪念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我拿了一个二等奖,一下子在系里引起很多重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后来的8到10年间战争系列就一直延续下去了。

  到今年,我研究生毕业这一年,想借着毕业,还有一个是我们部队自己的81美术馆,通过这个机会为自己做一个30岁的总结,把这十年来的画,包括军事画和以前积累的关于生活的创作都结合在一起,为自己做一个小的交代。

\

  秋山问道图·游军事博物馆1,纸本素描,200cm×400cm,2007年

  99艺术网: 2007年的《秋山问道图·军事博物馆》和后来的《溪山行旅图·兵器系列》,都是将古代绘画和现代兵器融合在一起,当初怎么想到创作这样一个系列?

  兰锦斌: 首先,在军校,你必须要有军事题材的创作,我们没有当过兵的经验,更多的是去到像军事博物馆这样的地方去感悟、体会,我记得我当时跑到军事博物馆去看的时候被里面的馆藏震撼到了,从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到近代二战时候留下来的,大概几千件兵器罗列在场馆里是非常撼动人心的,兵器的沧桑感,那些斑驳的东西使我有了很大的触动。观看中还有一个方面让我有了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当时有很多游客去博物馆参观、学习,而我站在了第三人称的角度去看博物馆的这些人,他们在看博物馆的状态。因为我产生这样的一个念头,以第三人称角度去创作一幅作品,紧接着我在军艺的图书馆里看书时,正好翻到了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巨然是古代的僧侣画家,画面中南方的清秀之感一下子吸引了我,然后我决定把那些兵器跟这座山结合在一起,这幅创作大概持续了一个月。

  99艺术网: 这个系列您想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思想?

  兰锦斌: 这个系列运用传统的中国元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我们要热爱和平。以山水画的图式来呈现这种战争题材,它多了一份厚重感,然后我以“时间”的方式来打破它,打破物质本身,人们发挥想象的空间会更多一些。像大卫·霍克尼,他其实就是在找“时间”和新的观看方式,无论是他的绘画还是他的影像作品,我认为创作应该如此。

\

  秋山问道图·游军事博物馆2,布面油画,200cm×400cm,2013年

  99艺术网: 14、15年,我关注到您关于战争题材的创作比例增加了很多,是因为1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因素还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兰锦斌: 没错,有这个原因。还有就是很多人觉得军事画就是很正面、高大红的,大家一般会想到它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创作。而我是从军校走出来的,更想把军事画作为一个课题,从学术的角度,找一些新的点来开阔军事画的视野,所以花几年的时间再去扩大化、去深入,把这个课题做的有意思,对自己也是一个交代。并且15年的时候正好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美术馆的展览部副主任崔光武建议我借此机会把这一批军事画延续下去,看看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这个课题扩展得比较完整,效果比较好,那在祖国阅兵的同时找一个地方做一个展览,很有纪念意义。

\

  夜城市,布面油画,200cm×150cm,2013年

  99艺术网: 城市题材也是您创作的重点,为什么喜欢对于这个题材的创作,这个题材您想表达什么思想?

  兰锦斌: 城市题材的缘起也是有故事的,最早应该追溯到04年,我刚刚上大一的时候,画城市的第一张画是我在我的老家福建宁德,当时在一个庙里住了半个月,庙里只有一个80岁的老和尚,到了夜里,特别无聊,就在路灯旁从山上往山下看,我能俯瞰到整座城市,那个时候我想了很多,包括人的状态和心境或者是城市里面灯火辉煌或者是歌舞升平,而我在寺庙那样的一种很安静,完全纯粹的氛围里,这种反差让我拿起画笔,想去描绘山下的夜生活。因此,素描画的《夜城市》诞生,此后陆陆续续又画了一批关于夜景城市的创作,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俯视、鸟瞰的视角,那是一种很宏伟的视角。在后来的创作中我有刻意地去找这种能够使人开阔的点,我到现在都会养成一种习惯,不管是去谁的家,哪怕是第一次去他家,我都先会看他们家外面是什么样的,以及窗外是什么样的。

  到了后来我的创作跟窗外的世界有了紧密联系,比如说我画了很多我画室的、我家的窗外,我现在画窗外的体会是要找一些点来研究它,比如,时间、气候,虽然印象派的画家已经研究得很充分了,但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其中隐喻、象征、切割、材质、手法,还有很多东西我们还可以去深挖,艺术本身是可以被重复发现的。

\

  平凡的世界1,布面油画,200cm×150cm,2011年

\

  平凡的世界2,布面油画,200cm×150cm,2012年~2013年

  99艺术网: 《平凡的世界一》、《平凡的世界二》这两幅作品在城市题材中也很受关注,画的很有意思。然后我发现二比一更强调个人的主观视角,比如主观地使房间的结构改变了,更加突出人活动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兰锦斌: 《平凡世界一》是在楼顶上画的,当时那张画参加上了青年美展,而且还参加了全国巡展,效果还不错。画完那张画以后,自己对这个题材又有一些新的认识,还是在这个楼顶,我把《平凡世界二》在《平凡世界一》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二》是夜景,《一》是白天,《二》的夜景不完全是写生照抄,我按照我自己个人的喜好、意图去进行了些改造,如果完全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画中的房屋构造和建筑透视,好多都是错的,但是我要的并不是正确,而是一种观看的舒适度。里边的人物都是经过精心的安排,那张画持续了近一年,之所以有了《一》到《二》的转变,是我想花很长时间去思索,去认认真真地完成一幅作品,对自己有一个交代。

  99艺术网: 除了军事和城市题材之外,您平时还画哪些系列?

  兰锦斌: 2009年我在山西,闲暇时我去博物馆逛了一下,馆里的佛造像深深吸引了我,然后关于佛造像的创作我持续了1-2年的时间,留下了70、80张画。我认为关于佛造像的创作,如果只是一种图式创作造像画是没有意思的,我们更多的是从里面吸收一些美的东西或者是找一些新的角度去解读他,这是我的态度,当然这些东西可能不是很成熟,需要一直做下去。

\

  佛造像系列

  99艺术网: 对于自己的创作,您认为创作一幅画一定要抓住哪些因素?

  兰锦斌: 对我来说,最主要的是对艺术的一种敬畏之心,目前很多人做艺术是不够真诚的,再者我认为画面的品质也很重要,不光是材质或是材料,而是一种高级的东西,比方说,古典绘画或者是大师的一些画,不是直接画法出来的,而他的画就特别耐看。其次是“时间”,在我的艺术里,我觉得“时间”很重要的,其实绘画本身这个图式跟“时间”的关系,我认为是最大的,我们绘画的画面是静态的“时间”,像电影是动的“时间”,在整个电影从开始到最后,我们取一个中间点定格在那个图式中去,这个跟时间是有关系的,我们说文学,其实也是需要把开始到结束中间取一个静态的图式,能够让你有一个完整的想象,包括音乐跟时间也有关系,所以时间很重要的,我的画面里表现出来的构成感可能更加来自于“时间”的观念。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