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品“寒食”—— 苏轼《黄山寒食诗贴》特质赏析

时间:2014-09-24       作者:文/ 彩 墨

摘要:素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的《黄州寒食诗帖》(又称《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当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素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的《黄州寒食诗帖》(又称《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当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北宋嘉佑二年(1057)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谪贬惠州、儋州(海南岛),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与黄庭坚号称苏黄;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大家。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行书十七行,129字, 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痛少年,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一、 《寒食帖》与寒食节

《寒食帖》以“寒食”为名,顾名思义,是因为这幅诗稿写作于寒食节之时。在苏轼构思和书写这幅作品的时候,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怀和观照,而寒食节的习俗源流及其衍生而来的审美特质,是其中甚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寒食节以及“寒食”的风俗习惯,自西汉时期起,已在我国流传。到明、清时期,寒食节更干脆并入到清明节之中,寒食的习俗也随之取消。在这期间,大量的文艺作品记载和反映了这一独特的风俗。唐代涌现的大量“寒食诗”以及宋以后各代诗、词、曲、赋中的寒食记录等,都使得后人在领略前人民俗心态的同时,感受到由寒食习俗所演化而来的审美特质。在这些作品之中,苏轼的《寒食帖》可谓是集诗文与书法于一体、独步古今的一幅佳作,既是作者对于个体生命的感悟,又是对千年传承的寒食习俗及其审美特质的一种生发。对寒食节的考证,概括起来,有如下种主要观点:“禁火说”、“改火说”、“介子推说”以及“分野说”、“山戎说”等。然而,在这些观点之中,最具价值的,说服力、影响力也相对较大的,还要算民间流传广泛的“介子推说”与学界比较认可的“改火说”。

1. 介子推说

对寒食节以及寒食习俗最早的文献记录是两汉之际桓谭的《新论》:“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介子推的生平故事,在古代的文献记录中,说法不一。寒食节以及寒食习俗对于介子推的纪念,应主要出于民间传说的力量。介子推被奉为至忠至孝的典范,甚至被逐渐神化。于是,为了表达对介子推被焚而死的悼念,民间开始流传起了“寒食”的风俗。由于历史文献的不同记述,人们对于介子推的解读也具有了双重属性:一方面他可以成为忠义贤臣的典范,但另一方面他又很有可能沦为离经叛道的代表。

在这样的习俗源流的基础之上,再回到《寒食帖》的文本来看。苏轼在书写《寒食帖》时,正是他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可以说,此时的苏轼正处在与介子推颇为相似的境遇,已经没有了《水调歌头》中“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犹疑,他将自己的失意,推向了如介子推般的极致境地。从而对由介子推纪念习俗演化而来的“寒食”的审美特质,做出了自己的诠释,使得千古之人同唏嘘,感受到了苏轼彼时彼刻的心境。

2. 改火说

学术界一直以“改火说”作为“寒食节”起源更可靠的习俗来源。这种观点认为寒食禁火与古老的改火习俗有关。较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唐代的李涪,他在《刊误》中谈到:《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今人持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又《礼记•郊特牲》云:“‘季春出火,为禁火也。’此则禁火之义昭然可证。俗传禁火之因皆以介推为据,是不知古。故以钻燧证之。”其后,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近现代学者如李玄伯、裘锡圭、杨琳等也均持这一观点。从禁火寒食的角度来看,寒食节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大约是在冬至过后的一百零五日左右,这时的天气乍暖还寒,在这样的季节吃冷食,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味觉上的痛苦体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禁火”已经没有了上古时代的现实意义,但选择一年中乍暖还寒的季节,伴随着风雨飘摇,将对寒冷的体会推向更深的层面,从而更切实地感受生命痛苦的状态,似乎是一种难以诉说却又颇具意味的情怀。

《寒食帖》有“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的句子,充分展现出寒食节令之时的极端天气,而在这时,却要“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所有的文辞,都指向了相同的意象,寒冷与凄凉,苏轼内心还有这么深的隐藏着的悲苦、坚持、顽强、对抗与愤怒。而在此时,苏轼却发现正是寒食的时节,“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苏轼用一句询问,一句回答,道出了自己内心压抑着的喷薄欲出的情绪。诗帖中,“纸”字一划破空,如锥画沙,如折钗股,在这一刻,作者落魄的心绪、痛苦的内心与周围的环境叠印,从一种身体上的感触,视觉上的发现,引发到内心情感上的悲凉,达到了心物交融的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寒食帖》译文及赏析

 《寒食帖》译文诠释: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飘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复燃。

元丰3年(1080)2月,苏轼45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困潦倒,第三年4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5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7年离开黄州以后。元符3年(公元1100年)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映。

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 遂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千古名作。  

书能写意,实在是最为难得。《黄州寒食诗帖》字体时而丰腴,时而瘦劲,时而萧散,时而端庄,但全篇一气呵成,将作者跌宕起伏、波澜汹涌的内心情感灌注到笔端,

展现出了一种率意的自然的奔放的审美感觉,正符合了苏轼“无意于佳乃佳”的艺术观念。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4年(公元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黄庭坚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他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庭坚论语精当,准确地道出了《寒食帖》诗书双臻的艺术高度,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 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乾隆13年(公元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三、《寒食帖》的经年流转

《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数十年后,在台北的一次书画展中展出了一幅长达7.3米的《寒食帖》卷轴复制品,轰动一时,见者无不称奇。据说此种复制品只有10件,大部分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两件则下落不明。1975年前后,日本友人著名的“东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资买下了台北展厅中的最后一幅复制品。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东坡参观访问团”来到黄州东坡赤壁,出于对苏轼的景仰,也出于对东坡赤壁的钟情,山上次郎慨然将其高价购到的最后一幅《寒食帖》卷轴复制品捐赠给东坡赤壁管理处,这幅复制作品因而成为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珍品。1995年,又经山上次郎倡议,在东坡赤壁修建了“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开展出了该《寒食帖》卷轴复制品。

参考文献:

1.蒋勋:《汉字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勃:《论官方与民间合力对寒食习俗的影响》,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3.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4.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

5.陈宇著:《苏黄精神》,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6.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3期。

7.裘錫圭:《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中国文化,1990年1期。

8.李道和:《前人对寒食习俗的解说及其内在矛盾》,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5期。

9.范晔(东汉):《后汉书》第七册,中华书局,2001年。

10.雍文昴:《那知是寒食——《黄州寒食诗帖》中的『寒食』审美特质探析》,中国书法家协会,2011年。

11.《寒食帖》词条,百度百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