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屈菡
如果世界上真有时光机器,相信很多人都想回到古代一探究竟,可这终究是科幻情节,无法实现。但不必灰心,文物可以发挥时间机器的功能,帮助后人窥探历史一隅。甲骨文即是如此。一个世纪前,甲骨的出土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自此,人们对甲骨的研究探索拉开了序幕。
10月14日,国家图书馆年度大展“甲骨文记忆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展出了65件代表性珍品甲骨。当人们俯首凝望那些历经时光打磨的甲骨,以及如同“天书”般的甲骨文时,就好像穿越了时光,回到殷商时代,领略了先人的智慧和生活百态。
甲骨珍品 难得一见
“甲骨记忆展”是国家图书馆从3万多件甲骨馆藏中挑选出的珍品,展出甲骨数量之多,极为罕见,而且每块甲骨都极具代表性。如北图6006甲骨,它和其他骨片的缀合曾是甲骨学史上的首创,缀合完整的骨片内容更是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北图5601与北图17923等缀合后也进一步证明了甲骨刻辞所记商王世系。馆藏大龟四版之一的北图4453乃是一片保存比较完好的龟腹甲,记载贞人宾贞问燎祭之事,字体挺拔雄健,属武丁时期宾组大字类卜辞的典型风格,是甲骨文书法中的精品。
甲骨自1899年被发现以来,陆续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周原遗址等地出土。其中,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5万片,分藏于海内外各公私机构中。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现藏甲骨35651片,约占甲骨存世总量的1/4。“以前我们也曾多次做过甲骨专题或者与甲骨相关的展览,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展出如此之多的甲骨珍品,且件件都是稀世珍宝。而且本次展示的甲骨类型多样,覆盖范围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兼国家典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虹霖介绍。
除了甲骨中常见的祭祀主题之外,展出的甲骨还包括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生育等各种主题。另外,本次展览展出的甲骨类型多样,除了龟甲之外,还有牛肩胛骨、人头骨等多种类型。
多媒体应用 让甲骨文“活”起来
一走进“甲骨文记忆展”的大厅,立刻就感到了远古的神秘气息——展览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了一个甲骨占卜场景,观众可以体验古人占卜的过程。“原本以为甲骨文展览很高深、枯燥,没想到竟这样有趣。”甄女士带着自己5岁的儿子来看展览,立刻就被生动的文字介绍和有趣的互动体验吸引住了。
“此次展览以文物展示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设计进行场景复原,并加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手段,让神秘晦涩的甲骨文用形象说话,用充满娱乐性和知识性的互动游戏让人们能参与其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展览所传达的甲骨文知识,透过展览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和典籍文化的喜爱。”李虹霖表示。
在展厅的第四单元,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区域,那就是“甲骨姓属林”。在这片甲骨姓属林中,每一片悬挂的绿叶上都有一个甲骨文的姓氏或者十二生肖属相,旁边的展板上设有甲骨文姓氏、属相和现代汉字的对照表,通过一片片姓氏、属相之叶让观众参与到找姓氏和属相的互动游戏中来,从而认识和自己相关的甲骨文。
“学童识字”也是展厅里人气很旺的互动环节,小朋友可以在触屏上临摹甲骨文,并将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带回家。甲骨文之所以被认为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字体,是因为它已经是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汉字之“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均有体现,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学认字的孩子和发明汉字的古人在思维方式上或许有惊人的相通之处,如果从甲骨文教起,你会发现教他们认字是件很容易而且轻松愉快的事儿。”李虹霖说。
学术与科普相结合
展览期间,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了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主任黄天树、吉林大学教授林沄等当今甲骨文研究领域的专家悉数到场,并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其实,自甲骨文被发现起,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随着甲骨的不断出土,甲骨文资料的陆续增加,甲骨文研究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罗振玉、刘鹗、王国维、郭沫若、胡厚宣等一大批学者对其进行著录、考释和研究,也吸引了一些海外学者对其浓厚的兴趣,由此产生了大量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甲骨学著作,甲骨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甲骨记忆展”对甲骨学术研究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展出了研究成果。
“我们甄选了50余种甲骨文研究历史中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这里面既有董作宾、胡厚宣等甲骨金石大家的著作,也有海外汉学家、考古学家对甲骨的研究著作;既有殷墟考古的挖掘报告,也有甲骨文研究资历的汇编,让看完展览的观众能够根据我们提供的书目,结合自己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甲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李虹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