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技艺“复活”,“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复刻计划”在京发布

时间:2015-12-07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艺术网

摘要:12月5日,“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复刻计划”在鸟巢文化中心发布,复刻计划由中国唯一一家集研究、传承、设计、制作宫廷珐琅彩瓷器的研究院“政合宫”发起,将按照传统工艺复刻“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将这项失传两百多年的中国陶瓷顶尖工艺在当代完美重现。

  12月5日,“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复刻计划”在鸟巢文化中心发布,复刻计划由中国唯一一家集研究、传承、设计、制作宫廷珐琅彩瓷器的研究院“政合宫”发起,将按照传统工艺复刻“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将这项失传两百多年的中国陶瓷顶尖工艺在当代完美重现。

  “政合宫”创始人孙赫阳先生谈及,因珐琅彩烧制难度大,自乾隆以后清代国力衰落,珐琅彩逐渐销声匿迹。这只清乾隆珐琅彩宫碗是清末宫廷太监偷出宫碗,售与当时的琉璃厂“子林山房”主人刘子林先生收藏,几经周折,传给刘子林先生的外孙李宁先生,这只宫碗于2015年在文博会展出引起巨大轰动。

  这只宫碗的原件由北京观官斋艺术品投资公司总经理李宁先生收藏,李宁谈及自己家传的这只“清乾隆珐琅彩宫碗”,“珐琅彩的白胎最精细,其他瓷器在画工上可以流水作业,珐琅彩则由一个人完成。对窑温要求很严格,所以成品率很低,这次复刻,是严格按照一比一的尺寸,精细的色卡比对,用传统的烧制手法复刻完成的。”

  孙赫阳在前辈的指导下,从1999年开始研制瓷胎画珐琅。“首先在彩料绘色环节就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难题,经过研究,发现了珐琅用媒介物质的不正确,于是拜访景德镇民间艺人,多方寻找瓷胎画珐琅的优质材料,通过反复试验,自制珐琅彩调和油,终于解决了发色问题,平衡了陶瓷釉面与珐琅料的膨胀系数,突破了珐琅料与陶瓷釉面附着力;其次,珐琅彩的烧成温度要求非常之高,珐琅颜料之间各熔点参差不齐,一件完整的珐琅艺术品,须由高到低,反复烧制方能完成,成品率非常低。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在近年烧制成功,将宫廷珐琅彩瓷器再度完美呈现给世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岳峰谈到,“恢复瓷胎画珐琅技艺填补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空白,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这次复刻清乾隆珐琅彩宫碗,真正揭开了宫廷珐琅彩工艺的神秘面纱,让世人更多的了解了宫廷艺术品,也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拥有了原本只有皇家独享的艺术精品。政合宫复活传统宫廷珐琅彩技艺,继承传统文化,为当代社会的艺术传承打下了坚实基础。”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