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4 来源: 十五言 作者: 美术课代表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进入了一个充满理想、憧憬与热情的时代。尽管有战争、饥荒与肃清,但艺术家们为这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所鼓动激发起来的想像力、创造力与狂热却有增无减。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爆发十月革命,列宁、托洛茨基等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改变了社会制度的意义,为全体人类建立新秩序、新文明的理想光芒冲破一次世界大战笼罩在欧洲上空的阴霾,大批知识分子、艺术家为之狂热,他们视十月革命为信仰的寄托,主动协助、参与到革命运动中,期盼为建立一个繁荣、富强、自由平等的未来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一切都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列宁在十月革命
艺术家的眼中,十月革命标志着人类的解放,也预示着艺术自由时代的来临。一个数据可说明当时设计界的开国气象,仅在1917至1923年的短短六年里,苏维埃的艺术家们就创作出版了约三千幅革命题材招贴画。
苏俄的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们继续着革命前就已开始的未来主义、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探索,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来支持和参与革命,鼓舞士气。在各种前卫的艺术思潮下创作出了大量的招贴画、海报...
海报:
战舰波将金号
前苏联在世界上提出并成功地运用了电影剪辑合成方式“蒙太奇”。这种把各种画面形象通过时空组合与变换,引导观众产生联想,从而传递作者新颖思想的具有典型构成主义特点的表现方法,很快被运用到海报设计中,成为所谓的摄影蒙太奇即摄影拼贴的海报设计表现语言。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蒙太奇理论。他摄制的《战舰波将金号》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作。在《战舰波将金号》海报(图:战舰波将金号)设计上,爱森斯坦利用灵巧的构图将一组孤立的镜头组成一幅意义深远的海报,让观众的心理感受到极大地震撼。将摄影形象和抽象图形以及其他方式表现的形象组合在一起的表现方法,成为前苏联列宁时期构成主义海报设计的主要形式。
推行全俄电气化的海报
罗德欣柯摄于1920年
这张“蒙太奇”招贴画展示构成主义的感召力,倾斜式构图,列宁以及群众、宣传喇叭、标语口号、电力铁塔等各种独立分散实物加以组合拼贴,极具感召力。
数以千计的摄影“蒙太奇”招贴画中表现了早期苏联崛起为一个强国的豪迈气概,充满了一种令人感动的乌托邦热情。
另: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也给我们送来了构成主义,苏联持续高涨的构成主义思潮也随着中国清末民初五四运动后各种思潮碰撞、新旧交替的时代传入中国,对民国时期海报、书籍...产生影响,甚至也得到了鲁迅(鲁迅不光为文学家,鲜为人知鲁迅其实也是一位平面设计师)的青睐,当然这是后话。
建筑:
第三共产国际纪念塔图纸
塔特林在1919年受10月苏维埃文化部的委托,创作《第三国际纪念碑》
第三共产国际纪念塔建成效果图
这是效果图,400多米高的碑身矗立在莫斯科广场,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既作为综合艺术的统一又包含一个实用的目的,里面有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使用功能,它是集雕塑、建筑与工程于一身的抽象构成,其实是一个共产主义理想的象征物,体现了构成主义关于空间、时间、运动和光的宏伟构想。
构成主义在列宁时期是受到苏联大力支持的,在新生的苏维埃社会中,倡导前卫新兴艺术的构成主义自然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所以小到宣传海报,大到建筑,在那一时期都是由这个艺术流派所主导。
构成主义艺术在精神上饱含着特定的激进性格和建构新社会的文化意识,在形式上展现工业意志所带来的冲击,如火车、汽车、飞机、钢铁、电话等现代产品所带来的速度、声音、能量、质感、强度、运动等现代感官经验,讴歌工业文明,崇拜机械结构中的构成方式和现代工业材料。
卢萨科夫工厂俱乐部(1927年);梅尔尼科夫设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构成主义的命运发生逆转,直至1934年,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压倒一切的地位后,为构成主义和其它非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正式划上休止符。宣传画以现实写实主义创作,建筑方面“斯大林哥特式”建筑开始大行其道,有趣的是1933年包豪斯与纳粹的关系很像没落时期的构成主义与苏维埃的关系。
回首1917年那个巨变前夕的深夜,涅瓦河边隆隆的炮声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远去,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我们自己的改革开放,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日渐式微,但构成主义运动的思想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却能力透时间之背,时至今日还以基础性的作用影响着当代的审美价值,激起的涟漪任然荡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