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19 来源: 上证艺术资产 作者: 上证艺术资产
她在一个很传统的文人家庭里长大,家族对她亦是文人式的琴棋书画培养,拜师张大千。她13岁举办个人画展,17岁时作品被台北故宫收藏。
20岁之后,她又在比利时、美国深造,研习西方艺术,成为当代艺术圈风云人物。无论爱情、事业和生活,她都精致地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作为艺术圈的风云人物,陆蓉之被贴上各种标签:出身世家、祖父陆景清曾是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的书记、外公来自上海郁氏大家族、台湾地区新党主席郁慕明的外甥女、四个孙的时尚小老太、将Curator定译为“策展人”的中国策展人之母、中国当代艺术的“义工”、动漫美学的倡导者、知名艺术评论家等等。她常常这样说:“艺术就是我的人生,自己最重要的一件艺术品就是自己的人生。”无论爱情、事业和生活,她都选择自己的方式尽情演绎。
六十多年前,陆蓉之所在的陆家和郁家因为种种原因从上海去了台湾,开枝散叶,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
1951年,陆蓉之出生于台湾。她在一个很传统的文人家庭里长大,家族对她亦是文人式的琴棋书画培养。台湾昆曲的复兴就是在陆蓉之家的客厅,年仅14岁的陆蓉之在张充和的《曲人鸿爪》(《曲人鸿爪》是昆曲大家张充和从1937年第一次登台演出昆曲后自制的书画册,收集了无数文艺界名流题赠给她的书画)中留下一幅《古松图》。
她13岁举办个人画展,17岁时画了一幅40米的横贯公路的山水长卷。这幅山水长卷后来捐赠给了台北故宫,为此陆蓉之成为台北故宫收藏中年纪最小的艺术家,高中时代成为台北故宫年纪最小的实习生。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蒋复璁对这位天才少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不遗余力地培养她。
陆蓉之小时候是学习传统水墨画的,启蒙于刘雅农,师从吴华源。她亦曾向张大千行拜师礼。因陆蓉之有五位姨妈都是张大千的学生,因此张大千收了拜帖后把她交给弟子来教她绘画。但是,叛逆的陆蓉之没有走上父辈期望的传统艺术之路。
20岁以后,陆蓉之到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西方传统艺术。三年后,她移民美国就读加州州立大学,主攻绘画,获艺术学士与硕士。对她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并不冲突,因此她没有东西方对立、壁垒分明的挣扎。正因为她有这样的学习阅历,造就了她什么都敢去尝试、什么都不反对的个性。她鼓励年青人要做自己的事情,精致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1978年,她开始担任策展人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她决定用“策展人”这三个字作为Curator的中译名。1999年策划《复数元的视野》台湾当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这之前,两岸的艺术届彼此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个展览是她的预言:华人当代艺术将蓬勃发展。于是,她甘当华人当代艺术的“义工”,为上海美术馆、外滩18号、上海当代艺术馆等献计献策。
2011年,她决定回归创作,陪伴丈夫傅申先生(陆蓉之昵称之“老爷”),策划了《未来通行证——从亚洲到全球》作为自己策展生涯的告别之作,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现如今,她的Viki Lulu House文化创意沙龙在苏州诚品亮相,以19世纪艺术沙龙的展出形式,旨在鼓励年轻艺术家,推出琳琅满目的各种风格与类型的中青年艺术品。
陆蓉之精彩观点:
“这个世界的改变越来越快,只要不进步就会迅速被淘汰。但是学艺术的门槛太低,连专门技艺训练的基本门槛都被搞观念的盲目追求创新给砸毁了。”
盲目或恶意的资本运作,造就了批量生产的艺术量贩,发明了艺术品份额化的文交所,以及艺术品基金利用抱团炒作了特定的艺术家,再加上艺术品拍卖价格的造假,都是近20年来艺术市场内司空见惯的混乱现象和金钱游戏。
艺术大环境的迅速转变,无知无识地单纯劳力付出,是无法换得艺术家身份的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