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28 来源: 新浪收藏 作者: 新浪收藏
最近在各网站收藏论坛上,“国宝帮”这个词汇被频繁引用。这可是收藏界近年兴起的一个颇带贬义的说法,我们说的国宝帮并非针对全部购买“国宝”的人群,我们只从收藏角度定义国宝帮——“国宝”消费只有作为收藏现象存在才有文化思考的意义。古玩商也可能购买“国宝”,但情况显然要复杂得多。
‘国宝帮’经典问题一一解答
1、我这个买来才100多块钱,造假成本都不够,怎么可能是假的?
答:原因一:造假者不是造这一件假,而是一批假。在这一批假货中,其中几件已经赚大赚足,剩下的就随便处理了。原因二: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造假成本确实很低,一件假货的制作速度往往快得无法想象;但买家对造假流程不熟悉,过高估计了工艺的难度。
2、这东西全世界存世量可能只有几十件,但不代表我这里就没有啊?我运气好确实可能买到啊?
答:全世界只有几十件,这样的东西以前就被宝贝起来,很少有流落民间的;即使有,也不至于其他地方都不去,偏偏进入你身边的市场,这样的概率比中五百万彩票还难。好吧,就算你运气极好,你也不可能一个人有好几件啊。最关键的是,专家判断假货并不是根据这样的推理,而是先看器物本身的真假。
3、你自己都没亲手拿过这样的器物(比如汝窑瓷器,红山玉器等),怎么可以断定我这个是假的?
答:事实上,鉴定古玩真伪有一些基本要素,比如自然生成的包浆,比如古代器物的造型原则,如果这些都不符合要求,那必假无疑。
4、有个水平很高的专家说这个“不错”啊,为什么你说这是假的呢?
答:有的专家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实话实说,就用“不错”、“还好”、“好看”、“少见”、“可以玩玩”、“有点味道”之类的词语应付;如果用“老的”,“真的”,“清代的”这类词语作答,就基本上可靠了——如果这不是伪专家的话。情况显然要复杂得多。
‘国宝帮’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国宝帮中,有一个受害群体,有强烈的投机心理,误信人言,将赝品当成国宝。另有一个群体,明明知道是赝品,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事实上,这是最低层的国宝帮成员也是最可怜的一群人。简单来说,国宝帮分以下几个群体:
第一群人主要是这种没有任何文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更谈不上分辨能力,把假东西买回来当国宝的人;
第二群人相比第一个群体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限于圈子文化,他们所讨论和看到的都是些赝品,而且他们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让他们去承认这些资金都打了水漂,他们肯定是从心理上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人的本能都会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第三群人本身收藏没有兴趣,也已经不困惑于藏品的真假,他们所谓的藏品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道具,让假的也能发挥真的的作用,这些人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国宝帮了。这些人其实也知道手里这批东西是被骗了。但是怎么办呢?他们干脆就不想了,直接建个博物馆,用的都是一流的安保措施。自从建好了这个博物馆之后,想贷款前都请银行的人来看看,然后一切就变得很容易了。
‘国宝帮’害了谁?
实际上,有人去保护艺术品、保护历史文物是一种贡献,值得赞扬。但是,如果拿着一堆假的东西当作国宝,那反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伤害。而这种伤害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国外的中国餐馆里面挂的中国画简直是惨不忍睹。我们宁愿希望不如不挂,挂这个反而对中国绘画起到了相反的宣传效果。你看看国外油画来中国推广的都是什么,基本都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之类的,把经典推向全世界是他们的思路。所以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他们名作的复制品。如果把假国宝当作真国宝,损失的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颜面。
有些人本来就不富裕,倾家荡产买文物,结果到手的是赝品,那么岂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当然我们不鼓励那些财力不足的人玩收藏,但是我们更反对那些为了一己之私忽悠别人玩收藏的人。国宝帮不仅害了相信他的人,也伤害了这些人的文化素养,更伤害了中国的文明和历史。如果一个人在伪专家的忽悠下,失去辨别能力,把赝品当作国宝,那么对于他个人的学识、对艺术品的判断力以及经济财产都是巨大的伤害。如果这个趋势继续发展,很多老百姓都信以为真,把赝品当成真品,这将是对文化的一种屠杀。
‘国宝帮’背后的利益链
俗话说: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江湖,利益无处不在,江湖也就无处不在。而利益,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外乎名与利,在“国宝帮”背后,也隐然藏匿着一个名与利的江湖,而且深不见底
“国宝帮”通常会以一个收藏了大量“国宝”的藏家为中心,组成一个小圈子。这些资金充裕而刚入收藏行业的新手成为了“国宝帮”的目标,这些“大藏家”往往资金充裕,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购买,这就在这个“大藏家”背后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就好像围绕在冀宝斋王宗泉身边的文物贩子、制假者和鉴定专家一样,他们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忽悠他不断的掏钱购买赝品。与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忽悠方式不同,这个利益集团更多的是采取做局的方式来忽悠有钱的藏家,给刚涉入收藏行业的大藏家们灌输一些错误的理论,让他们养成错误的收藏观念。
如何摆脱“国宝帮”的收藏之苦?
经采访,总结后得到的观点,办法无非是两个层面,一是自救,二是他救
自救,就是要自己培养出理智的收藏心态,要谦虚、多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国宝帮”的固执是出了名的,有位鉴定家说:“他一口咬定东西是真的,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找我鉴定只是盼着我应和他。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能装聋作哑支吾一下了。”而且,实话实说有时候还会败坏自己的名气,几年前这位专家曾实话告诉某藏友,说那几件东西都是假的,结果藏友不仅没听进去,此后逢人便说:“那是个伪专家!把真的说成假的!”
可以说,“国宝帮”的固执,阻断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于是更长时间地蒙在鼓里,这必须要自己改变态度才行。
自救的同时也需要“他救”,需要收藏同道的关心。某收藏家说,曾有几个“国宝帮”拿东西来鉴定,只要觉得对方有心理承受能力,他就细细分析解释藏品的问题何在,对方倒也觉得在理,最终都接受了假货的现实。因此,客观详实表述自己观点,是对他人负责的最好的交流途径。
如何避免自己成为“国宝帮”
古玩行存世已久(北宋已相当兴盛),个中门道玄妙曲折,难以简单为外人道。但作为商业存在,一定不会违背商业规则,那就是供求决定价格。倘若缺乏对商业规则的认知,我们起码要记住这样一句话:“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生意是要赚钱的。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赔本赚吆喝的情形也会有,但依然不会与商业规则背离
当我们试图实施某种行为时,一定要参考与此行为不相干者的意见,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切忌鬼迷心窍,草率冲动,自欺欺人。
不要留恋曾经的意外收获,并试图以此来证明什么,它什么也证明不了。对真理或真实的认识过程,一定是不断否定的过程。那么,否定以什么为限?可以这样模糊地把握:不断地否定,不断地确立,等到否定得信心全无的时候,就差不多接近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