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23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四川日报
麓湖•A4美术馆(原A4当代艺术中心)
“太远了!”8月20日下午,市民侯建国来到位于成都天府大道南段、最近刚刚启用的A4美术馆,参加日本艺术家佐藤理咲的分享会,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从高升桥使用公共交通赶到A4美术馆,他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这么多时间花在路上,实在不划算。”
其实,不单是A4美术馆,包括成都当代美术馆、蓝顶美术馆等在内,成都不少新建美术馆都位于绕城高速以外乃至周边区县,普遍面临距离市区远、公共交通不便等问题。为什么美术馆选址会那么远?这样的美术馆,是否还能面向公众发挥应有的艺术教育功能?
选址“不科学”?
商业资本左右美术馆
A4美术馆及其前身A4当代艺术中心,都位于成都绕城高速南段以南10公里外。与其类似,成都近年来开放的不少美术馆都以“远”字当头。
成都当代美术馆位于高新区天府软件园,2011年开馆后,艺术爱好者需乘地铁到世纪城站,再步行近两公里方可抵达。2015年7月成都地铁1号线2期开始运营后,情况方才有所好转。2009年建成的蓝顶美术馆位于三圣乡荷塘月色景区,周边只有1条公交线路连接成都市区。记者使用在线地图软件计算发现,从天府广场使用公共交通前往蓝顶美术馆,需要花费1个小时以上。
更为极端的情况是,来自号称“山中美术馆”的四川浙商美术馆,馆址位于都江堰市虹口乡。
美术馆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理应尽量在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市区选址,为什么这些美术馆会“舍近求远”?
记者发现,商业资本往往无形中左右了美术馆选址。A4美术馆馆长孙莉透露,该馆及其前身A4当代艺术中心,主要投资者和赞助方都是某地产公司,馆舍都来源于公司地产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A4美术馆与其所在地产项目的销售中心,以及餐饮、酒店、剧场等业态,均处于同一建筑中。
近年来“艺术+”混合业态风行,不少高端地产、酒店等项目筹建艺术机构以提升品质。与A4美术馆情况类似,成都当代美术馆的“东家”是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浙商美术馆则紧邻其发起人投资的酒店。投资方主业远离市区,美术馆“就近选址”实属正常。
运营“接地气”
融入当地生态是关键
活动开幕热闹非凡,开幕之后冷冷清清,这是不少“偏远”美术馆面临的尴尬。“我们的公众知名度并不高。”孙莉说,8月6日A4美术馆启幕,举办了两天“艺术介入与社会化实践”论坛。然而即使是周末,能够容纳百余人的学术报告厅,上座率也只有四成。
远离市区的美术馆如何发挥功能?不少从业者认为,美术馆不能仅面向圈内人和艺术爱好者,还应积极融入当地生态。
2014年底,蓝顶美术馆利用周边湿地空间,策划举办“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30件各种材质、形态的作品亮相户外。今年启动的“雕塑马拉松”项目延续了这一特点。“从室内转换到室外,探索与大众的互动、参与、体验。”蓝顶美术馆策展部负责人丁奋起说。
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蓝庆伟介绍,2015年以来,该馆连续举办多场与科技相关的艺术展,吸引天府软件园高新技术企业关注和参与。其中一场“数字艺术背后的故事”,就通过与附近的IT企业合作,呈现了AR增强现实、3D打印等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此前在A4当代艺术中心,孙莉曾举办亲子互动、生活美学等活动,颇受周边小区业主欢迎。“如果连周围的人都不来美术馆,只能说明运营有问题。”孙莉打算将先前的模式,复制到附近高档住宅区,同时结合附近地形、水系、植被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艺术家驻留创作、公共艺术教育、艺术讲座和论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