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图》被后人奉为人物画圭臬 张华《女史箴》一文被称“庄言警世”

时间:2016-10-12    来源: 新快报    作者: 新快报

摘要:顾恺之(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义熙(405-418年)初年任通直散骑常侍。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顾恺之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飞禽,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顾恺之又通画理,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的传神理论,对后人影响极为深远。

  顾恺之《女史箴图》 被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现藏大英博物馆

  东晋顾恺之的旷世之作《女史箴图》,被后人奉为人物画的圭臬。画卷对西晋文学家张华所撰《女史箴》做了完美的艺术再现。

  顾恺之(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义熙(405-418年)初年任通直散骑常侍。博学多能,工诗善书精丹青,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顾恺之擅作佛像、人物、山水、走兽、飞禽,尤善点睛,自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顾恺之又通画理,著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的传神理论,对后人影响极为深远。

  顾恺之的作品真迹今已无传,只有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其中最精美的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为唐人摹本,据说神韵最接近原画。这件《女史箴图》,绢本设色,横卷,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它曾被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画面上可见明代大收藏家项子京题记,唐弘文馆“弘文之印”,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女史箴》词句11行。画本身及装裱部分押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以及明清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清乾隆皇帝对此画更是喜爱至极,卷尾留下亲笔题字,并将它收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英军大尉基勇松从圆明园将此画卷盗出携往英国。1903年入藏大英博物馆至今。

  为减少开卷,方便展示,大英博物馆将《女史箴图》拦腰裁为两截,裱在板上悬挂。更甚者,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与对待大量其他的中国书画一样,《女史箴图》在重裱时由馆方以日式装裱取代,由此,明清时期文人留下的题跋都被残忍无情地裁剪掉,形成了历史断层。

  张华《女史箴》

  在当时被称“苦口陈箴,庄言警世”

  《女史箴》中的“女史”,指宫廷的女官;“箴”则为规劝、劝戒之意。西晋惠帝司马衷荒于朝政,国家大权为皇后贾氏独揽。皇后贾氏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作为朝臣的张华便以历代贤姬的事迹撰《女史箴》文,以为鉴戒。

  张华(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在曹魏曾历任太常传士、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西晋建立,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一度官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

  张华学识渊博,博闻强记,擅诗赋,工书法。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编撰有我国第一部博物学典籍《博物志》。

  张华的《女史箴》一文,在当时被称以“苦口陈箴,庄言警世”。文曰:

  茫茫造化,两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牲,肇经天人;爰始夫妇,以及君臣;家道以正,王猷有伦。妇德尚柔,含章贞吉;婉女淑慎,正位居室;施衿结离,虔恭中馈;肃慎尔仪,式瞻清懿。樊姬感庄,不食鲜禽;卫女矫恒,耳忘和音;志励义高,而二主易心。玄熊攀槛,冯媛趋进;夫岂无畏,知死不杀。班妾有辞,割欢同辇;夫岂不怀,防微虑远。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日中则昃,月满则微;崇犹尘积,替若骇机。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媚,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夫言如微,荣辱由兹;勿谓玄漠,灵鉴无象;勿谓幽昧,神听无响;无矜尔荣,天道恶盈;无恃尔贵,隆隆者坠;鉴於小星,戒彼攸遂;比心螽斯,则繁尔类。欢不可以渎,宠不可以专;专实生慢,爱极则迁;致盈必损,理有固然;美者自美,翻以取尤;冶容求好,君子所仇;结恩而绝,实此之由。故曰翼翼矜矜,福所以兴;静恭自思,荣显所期。女史司箴,敢告庶姬。

  顾恺之依张华《女史箴》的内容将其分段,一段一段画成画,并将各段箴文分别题于画侧。根据《女史箴》原文的12节内容,《女史箴图》分为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

  依原文,自“茫茫造化”至“式瞻清懿”为第1段,画庖牲氏定夫妇、君臣之制的事迹。“樊姬感庄,不食鲜禽”为第2段,画楚庄王夫人樊姬为劝阻庄王沉溺于狩猎而不食鲜禽的故事。“卫女矫恒”至“而二主易心”为第3段,画齐釐(僖)公夫人卫姬不听郑卫之音以感化好淫乐的齐釐(僖)公的故事。此3段已佚。

  顾恺之创作的这一《女史箴图》画卷,描绘一系列的动人形象,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画家的笔墨是“简澹”的。古人称其勾勒轮廓和衣褶所用的线条如“春蚕吐丝”,或形容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在《女史箴图》中充分显示了画家笔下这些线条的连绵不断、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节奏感。

  (作者李曼丽,本版文图来自《收藏》,有删节)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