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17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中国美术报
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展作品数量庞大、品种众多、风格多元、可视性强,从而总体呈现了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形式的多样性、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反映出学生们都在自己的兴趣领域进行探索,体现出近年来国内美术院校在基础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与此同时,在看展的过程中,我也在反思,我们的艺术教育还有哪些缺失。
▲毛迪(天津美术学院) 作品《梨花小鸟》 ,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年度大展的作品,此次展览中随处可见工笔花鸟和工笔人物画作品,也体现出当下学生的创作取向
首先,就艺术作品本身而言。从内容上来说,在众多的作品中表面模仿的作品较多,追求形式美好的作品较多,但对内部心灵与外在世界的感悟比较弱,作品往往局限在很小的一个世界中伤春悲秋,只有对“小我”的关注,显得思想性比较浅薄。如何增强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的厚度,让他们能从不同的视角敏感地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感悟时代,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来观察、思考、表现,这是当代艺术教育应该更加关注的。这也就涉及了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从艺术本体而言,应该引导学生对艺术语言进行探索的热情。在这次展出的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语言与媒介的实验性、研究性、专注性不够,对艺术语言的探索更多地停留在一种图式化、外在性的模仿,而没有深入进行一种持久的学术性、研究性的探索,但是艺术作品如果失去了语言的锤炼和经典的表述,它的艺术价值就无法呈现。目前,四川美术学院推出了“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针对刚毕业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艺术创作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安心探索、反复锤炼,在作品的完整度、成熟度等方面逐渐达到一个职业艺术家应有的创作水准。
在学生作品展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很难找到出类拔萃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其实也对今天的艺术教育提出了要求:艺术教育如何在大规模的招生中发现和培养大师的苗子,进行精英化教育和拔尖人才培养?从几年前开始,各大美院纷纷开启了顶尖人才有效培养途径的探索之路,比如央美的“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教育改革”项目,中国美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建设,湖北美院的拔尖人才培养“致美计划”,四川美术学院的“量身定制、导师引导、资源汇聚、特殊培养”原则等。当然,这些探索还在进行当中,也许在短时间之内,我们很难看到有突破性的成绩,但是各大美院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一定会找到艺术教育规模化和精英化的平衡点。
第二,在艺术教育大众化、规模化的背景下,一定要回归到艺术教育的本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除了艺术技艺的训练、艺术思维的培养以外,至少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美感培养,二是个性培养。所谓美感培养,是指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应始终伴随着审美的熏陶。现在学院艺术教育也在进行各种改革,但是改革更多的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而忽略了审美教育的贯穿。与此同时,当代艺术观念的冲击也侵蚀着艺术教育中的美感培养,导致很多毕业生,尤其是应用类学科毕业生的审美判断力比较低下,这是扩招后高等艺术教育的败笔,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要解决的问题。
独创性是艺术的本质,所谓个性培养,正是根植于艺术这一本体特征。艺术教育规模化了,教学过程规范化了,但是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是千人一面的,他们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创作探索。因此,这就意味着,艺术教育的根本路径还是要进行差异化培养,尽量提供一些平台和方式,比如类似“新锐艺术家培养计划”“卓越设计师培养计划”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采取“学业导师制”“师徒制”等方式,使学生接受导师在专业上的个性化指导,参与教师的创作研究,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艺术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特长和自信。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学校可以进行一些相关方面的探索,比如开展实践型艺术英才个性化培养方案,成立一些“个性化特色工作室”,突破现有艺术教育整齐划一班级化教学模式,对某项才能十分突出的学生提供在其感兴趣的领域里潜心研究、拔尖领先的平台。
▲王葆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山水之间》,这种表现风格和作品形式在艺术市场中较为常见
第三,艺术人才培养急需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艺术院校为了突出自身的专业特征,在很长时期内普遍强调艺术技能的训练,学生通过若干年的学习后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可以成为比较合格的“艺术工匠”。但当今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技能型,而趋向于创新型、复合型。而就艺术自身的发展来说,当代艺术也不再是仅仅依托艺术的炫技,而更多地要求艺术作品对当代社会、当代精神进行表达和反思。因此,不管是社会的需求还是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艺术教育不能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必须深入下去。而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正是当前制约艺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从招生入口而言,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偏低、知识结构单一、修养比较浅薄,因此应该“先做文人、再做艺人”。也就是说,高等艺术人才应该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这要求我们的大学艺术教育在强调专业学习、技艺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养成学生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最后,教育应当加强艺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高等教育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不能与社会发展脱节。目前,社会在转型升级,产业在转型升级,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应该转型升级,与社会发展形成有效的互动,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独立性,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并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时代需求,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很多方面是有欠缺的,应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等等,这些能力与品质的培养应该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比如,可以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建立类似“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这样的平台,以实验教学连接知识与实践、实践与创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可以建立跨域校企合作平台,将社会企业资源引入学校,开辟与市场紧密联系、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跨越学科领域、跨越专业界线、跨越理论隔阂,在实践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学校与社会的融合中,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当然这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就艺术院校的大类设置而言,在教学理念上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1.就造型艺术类学生而言,应该培养“创作”即“立业”的意识和能力,以展览带动创作,以创作带动教学,以展场为训练场,激发学生艺术潜能;2.就设计类学生来说,要树立积极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设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吸纳更多优质行业资源,紧扣专业的发展变化,精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对于理论专业学生,要强化服务于专业创作与社会需求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理念更新和理论研究对创作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总之,学院教育的规范化教学和与时俱进的理念并不矛盾,艺术语言训练与作品的思想性表达并不抵触,知识传授与美感培养并不冲突,班级教学与个性张扬并不对立。艺术教育究竟何去何从?我想关键是要唱响艺术教育的主旋律,找准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回归到艺术教育的本质上去。■
上一篇:特立独行的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