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丽莉“惠泽芳心” 工笔画展——冬日里的勃勃生机

时间:2016-12-13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 99艺术网

摘要:2016年12月12日下午四点,“惠泽芳心——景丽莉工笔画艺术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景丽莉50幅精选工笔画作品,集中展示了其30多年来的创作,让我们有机会清晰地梳理她的绘画风格的演变,这是一次创作回顾,是一次小结,也是她艺术人生的新起航。本次展览由朱小钧担任策展人。
\

  展览现场

  2016年12月12日下午四点,“惠泽芳心——景丽莉工笔画艺术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景丽莉50幅精选工笔画作品,集中展示了其30多年来的创作,让我们有机会清晰地梳理她的绘画风格的演变,这是一次创作回顾,是一次小结,也是她艺术人生的新起航。本次展览由朱小钧担任策展人。

\
\

  景丽莉生于1962年,她的经历带有改革开放一代人典型的印记。80年代初景丽莉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现长沙理工大学)。学习期间,因醉心中国工笔花鸟画,拜师著名画家邹传安先生。工作后曾从事过图案设计、服装设计、企业文化等与艺术若即若离的工作。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扮演着多少种社会角色,“喜欢画画”的兴趣爱好成为贯穿她人生的重要线索。随着改革开放,景丽莉南下深圳,经历了特区发展的黄金时代,唯有工笔画给她快节奏的生活提供一份静谧的自由。

\

  策展人朱小钧先生致辞

\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先生致辞

\

  艺术家景丽莉女士致辞

  景丽莉的绘画尽管很少通过直接临仿古人的形式进行,但通过乃师的传授及其自身的知识经验,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和观念的信奉,在其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显现。自然喻示着从绘画经验向生活经验的转换,景丽莉自始至终的绘画创作中都在坚持和贯彻写生的方式,只有在面对自然中的花草直接写生时,才能使绘画创作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所谓师造化,乃是更高维度的艺术创作体验。

\

  在景丽莉早期的创作中,受到设计背景的影响,繁复的场景和精巧的细节成为她早期创作代表性风格的显现。随着工作调动,景丽莉移居深圳,南方丰富的植物为她的绘画提供了不尽的素材。2000年以后,花卉成为她作品的主角。牡丹、莲花、海棠、兰花、仙客来……多种多样的花卉图像带有博物学的视角。景丽莉作品中的花朵繁荣而不艳俗,贵在她用高雅的冷色调营造画面的整体效果。近年来,随着家庭迁往北京,分明的季节变换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经验,北方秋季的萧瑟成为景丽莉作品中的一种全新的倾向,以暖黄色为主色调的画面中呈现的是一种迥异于南方的情境。生活与创作交融在一起,景丽莉作品的价值不光是绘画技术上的演变,更珍贵的,是她艺术与生活的互动所洋溢出来的真实。

\

  景丽莉的绘画从第一阶段的清晰到第二阶段的朦胧,隐在于其中的是其自身审美意趣的转变,也与近年来重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思潮相关。当代艺术在政治学、社会学思想的影响下更为注重现实关怀,而景丽莉对传统美学的诉求则更是“独善其身”的生命感悟。景丽莉的撞水、撞色法,使画面上出现很多自然以外的视觉感受,也使其绘画中有“诧寂”之美:这种朴素和淡然是自我对生命的期许。对于景丽莉而言,绘画也就不是他者的凝视,而是对自我内在的阐发。从视觉回归到知觉的维度,意即从语言转向对心境的敏感,景丽莉在绘画中发现着新的自我:所有的绘画行动,亦皆指向对自我心性的锤炼。

\

  观看景丽莉的作品,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昆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作品中勃勃的生机。在当下工笔绘画越来越向照相靠拢而失去其活力的时候,景丽莉的工笔作品不落窠臼,在形式感和色调感受中不断探索,以最鲜活的体验付诸于笔端,呈现于纸上。究其根本,第一,长期以来设计实践是她理解自然的途径,通过大量的写生,对动植物的细心观察使她具备对观察自然的多重视角。第二,与主流绘画“圈子”长期保持距离,也是她的作品独具一格的原因。不为流行的绘画方法所影响, 不改初心的绘画成为她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艺术批评家魏祥奇看来,“中国传统思想史中有‘以技进乎道’的理论,看起来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工作方式,但同样能够在其中获得最极致的体验。景丽莉的绘画活动也是其日常生活的方式,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是笔墨的细腻变化,更是自我意识的清明。”

\

  在这个寒冷有霾的北京冬季,想要感受一份深入心灵的生机与希望,就一起来保利博物馆享受这份艺术家景丽莉为我们营造的阴柔与温暖。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9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