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 形象塑造才能完满

时间:2017-01-13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作者: 中国艺术报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把文艺工作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习总书记充满理想、切中时弊的恳切言辞,让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为之振奋的同时也带来深刻反省。

  满江红 何红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把文艺工作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习总书记充满理想、切中时弊的恳切言辞,让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为之振奋的同时也带来深刻反省。

  习总书记的讲话揭示了文艺创作之道。以人民为文艺表现的主体的论述,牢牢把握住了文艺创作的命脉,契合艺术创作实践中构思与形象塑造的体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是在告诫我们“人民是文艺史诗的剧中人,人民同时也是文艺史诗的剧作者” 。这正是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目的,只有当我们融入人民的生活,具有了真情实感,才有可能将形象塑造接近完满的状态。

  在创作一些主题性绘画时,我对此也有所体会。2014年底到2015年初,我参与了表现共和国英模的《时代领跑者》大型系列创作,画中的人物是来自各个行业的劳动模范。从构思、构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与深入阅读。尽管其中有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但在创作中对人物命运的进一步理解,强化了我们在表现形象时的情感,为我们最终塑造出生动传神的英模形象提供了依托。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深切的体会就是:艺术创作中表现人物形象不仅仅依靠于创作者的“画笔” ,而是需要创作者通过深入的体验,并被画中人物的精神所感召,这样呈现的人物形象才会具有生命力。在一定程度来讲,这些形象是通过我们的画笔实现了他们的自我塑造。这种表现与被表现的主体间的共生关系的达成,常常会使艺术创作获得某种有如神助的感觉,甚至会让我们为突破艺术创作的瓶颈而获得灵感。

  习总书记还讲到“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从“还原历史的真实”到“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 ,其中的价值判断与人民、与时代密切相关。从我两次参加国家美术创作工程的实践来讲,对此也深有感触。比如, 2016年我参与中华文明史诗大展《满江红》一画的创作,对岳飞形象的塑造也是历尽波折。由于年代久远,通过历史资料来还原岳飞的形象已变得十分困难,南宋的《中兴四将图》所描绘的岳飞,是一个中等身材、团脸、无须的形象,与后世描绘的岳飞形象以及老百姓心目中的岳飞,可谓相去甚远,让作者们纠结许久。或许《中兴四将图》中的岳飞形象更接近历史真实,但无论从画面的效果,还是从人物形象的思想深度来看,都无法让人认定这是一个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雄形象。我们最终还是从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入手,从“还原历史真实”走向艺术表现、走向对“真实的历史”的描绘。完成后的画面最终通过了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的验收。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真正领悟到艺术创作与人民的关系问题,领悟到“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在艺术表现方法上的重要作用。文艺工作者必须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 ,诚心正意、知行合一地拓展自我的艺术实践,才能在主题性创作中做到以人民之心塑造历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