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4 作者: 美术报
“离乡背井”童年的回忆之二(国画) 单应桂
松鼠松子图(国画) 杨元武
建新港(国画) 徐金堤
“今天看到单应桂先生开心的笑容,我觉得山东美术馆的工作做得应该是比较到位了。谈到艺术家对美术馆的捐赠,我想说,真正的艺术家不是守财奴,他们希望将最优秀的作品捐赠国家收藏,展示、服务于人民。美术馆把各项工作做到位,让艺术家感到放心,他们就会把最好的作品捐赠出来,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2月23日,“齐鲁三师——山东美术馆馆藏杨元武、单应桂、徐金堤国画作品展”巡展在山东美术馆收官。展览展出艺术家、教育家杨元武(已故)、单应桂、徐金堤(已故)三位艺术家及家属向山东美术馆捐赠的150幅国画作品。展览在一个小型但温馨的研讨会中开幕,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的一席有感而发,道出了此次展览的特殊之处。
杨元武、单应桂、徐金堤是成长于山东或长期在山东从教的美术教育家,他们长期在艺术领域传道授业,探索艺术新境,但却始终低调,不事张扬。杨元武长期任职于山东省潍坊地区高校,诸多潍坊籍艺术家从小便受他的影响走上艺术道路。单应桂、徐金堤长期于山东艺术学院教学,培养了数以千百的国画专业人才。三位艺术家,杨元武以花鸟见长,吸收传统,而能自成一格;单应桂受业现代人物画诸多名家,又能结合个人经历与山东风情探索新路;徐金堤不仅家学传统深厚,而且在个人创作中又赋予传统山水以新的时代意义。
山东美术馆馆长柳延春在展览前言中介绍,2012年至2013年间,三位艺术家分别将毕生创作的艺术精品捐赠给山东美术馆,共计2353件的艺术捐赠,不仅为山东美术馆丰富了馆藏,也为研究山东现代美术教育及艺术家风格源流发展积累了宝贵材料。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刘喜欣介绍说,巡展于2016年3月在黑龙江省美术馆拉开帷幕,先后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份和山东泰安、青岛、威海、烟台、潍坊、滨州等10地巡回展出,更广泛地介绍了三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教学成就,不仅对艺术家本人,而且对山东美术形象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当时山东美术馆在年收藏经费只有30万元的情况下,用远低于市场价格的经费收藏了单应桂先生的作品,今天仍然要再次感谢老艺术家们对山东美术馆的支持和信任。当时我们与单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承诺山东美术馆新馆建成后会更好地收藏、研究、展示单先生的作品,今天新馆已经运营使用三年多,在做好典藏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以巡展的形式展示了齐鲁三师的风采,可以说山东美术馆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徐青峰时任山东美术馆馆长,他的回忆也引起了单应桂的会心而笑。单应桂说,自己感恩于时代,感谢美术馆的厚爱。早年的成长经历对她作品选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个人的经历只是个人的苦难,到沂蒙山区与老区人民生活在一起,个人的经历一下子与人民的经历联系到了一起。“我是用山东农民的眼光去画山东农民,我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的感觉。尽管也有国家级的美术馆联系收藏更多我的作品,但我想既然我是山东的艺术家,我画的是山东的人民,我的作品还是留在山东更好一些。”单应桂对作品捐赠的解释如同她的创作一样朴素真切,她同时肯定了山东美术馆的工作,“山东美术馆的工作确实十分细致,比如巡展这样的工作十分琐碎,他们很认真地完成了既定计划。还有像这次我来看布展情况,他们怕我行动不便,专门为我准备了轮椅。”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说,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美术馆收藏等各项工作的支持,同时美术馆要加强对藏品的学术梳理,深挖藏品的艺术主题,锁定地域美术史中的艺术现象,扩大藏品的社会效益。而利用美术馆馆际交流的优势,形成一个个既有学术高度,又能具体深入的展览项目,可以更好地凸显美术馆自身的藏品特色,这种巡展形式值得肯定。
徐沛君、尹毅、于新生、梁文博、孔新苗等学者、艺术家以及杨元武之子杨大鲁和黑龙江省美术馆、西安美术馆、太原美术馆、潍坊市美术馆等各巡展美术馆负责人对三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从教往事以及巡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