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之子李燕:我有种悲情 有些美术院校不负责任

时间:2017-03-24    来源: 凤凰网    作者: 凤凰网

摘要:李苦禅,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师从齐白石,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

  李苦禅,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师从齐白石,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

  李燕,李苦禅之子,自幼承继家学,得父亲亲授,也成一代画家。1979年,李苦禅为人民大会堂画巨幅《盛夏图》,就是与儿子李燕合作的。1980年12月,父子二人还曾在香港举办过“李苦禅、李燕父子书画展”。

  在国画之外,李燕注重知识修养的整体性,对经、史、文、哲、科技、宗教、风土、民情等类杂学无不投缘,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日伴其身。如今从清华美院退休的李燕已74岁高龄,七年前他将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收入门下,传授画艺。

  除了学习作画,徐德亮还对这位家学深厚的师傅进行了大量访谈,访谈中既有齐白石、李苦禅生活、从艺、传艺的种种逸史趣事,也处处勾勒着一个时代的艺术面貌。如今这些访谈整理成《李燕聊齐白石》《李燕聊李苦禅》两本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3月19日,李燕、徐德亮作客北大博雅讲坛,围绕新书,与听众一起分享了中国的大写意精华与前辈艺术家的工匠精神。

  站在北大的讲台上,李燕一开场就深情地说起:“先父李苦禅现在要在世的话,应该是118周岁,他是北大出身的。”年轻时的李苦禅喜欢画画,听说北京有专门教画的大学,就在1918年暑假只身来到北京,而他并不知道那所大学就是北大。进了北大校门,李苦禅看见一个比自己年长三四岁的年轻人,就问这地方有教画画的没有。年轻人把他领到一间充斥着亚麻油味道的屋子,画架后站起一个人——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徐悲鸿。当时的徐悲鸿只是一个普通的“北漂”,蔡元培发现了他,专门在北大设了一个“画法研究会”,给了徐悲鸿一个暂时的居住之地。

  就在这里,李苦禅跟着徐悲鸿学习了西画的基本知识,并且一生都深受徐悲鸿革新中国画的思想影响。“徐悲鸿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不足的地方要增,不良的地方要改,西画要融之。大家注意这个“融”字,现在一些所谓的外来艺术都弄进来了,一看就知道没有融——可以看到焊接、铆接的痕迹,甚至是照抄,他就没有“融”,说明这个画家对自己的绘画和西方的绘画两方面都缺。”李燕说。

  徐悲鸿留法后,李苦禅原本也想去法国勤工俭学,但当时法国不再给留法勤工俭学会学生发签证,只好投考国立艺专西画系。这是中国第一所的国立美术教育学府,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西方教育体制。李苦禅所在的西画系有一些来自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教师,所以讲授的都是正规西画教育。

  李苦禅与齐白石

  学习西画的李苦禅始终没有忘记徐悲鸿出国之前跟自己讲过,要借助西画一些好的东西来改造中国画。于是,李苦禅决定要拜一位国画老师,深入学习传统绘画。李燕说:“我还留着先父的录音,他说他把北京的名画家都滤了一遍,比过筛子还细,发现有一个岁数最大的‘北漂’——湖南湘潭的木匠画家齐白石,名声尚微。他发现这位老师的画既有传统中国文人画的长处,又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又了解到这位老人家出身贫寒,所以决定拜师齐白石。因此对于这段历史,当代著名的美术史学家李松先生说‘李苦禅拜师齐白石,是师生的双向选择’。”

  李燕说父亲一生自称教书匠,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大师或者教育家。这也是受到了齐白石的言传身教:“父亲常说,跟白石老人可学的太多了。第一虚心:白石老人的画儿挂在墙上,不管谁说什么,他都特别诚恳的听着;第二刻苦:白石老人老觉得自己没学历,就上过不到一年私塾,就抓紧时间学习,社会活动基本不参加,场面应付一概不参加。”

  由此,李燕谈到了现在所提倡的“工匠精神”,他认为所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精神,更重要的是保留在“匠”的身份上,要有敬业之心、肃穆之心,简单地讲,这是吃饭的家伙,干不好就没饭吃。

  作为写意花鸟画大师之子,李燕一生也在花鸟画领域里精耕细作,总结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经验。“中国写意画,苦禅老人下了一个最简明扼要的定义:用书法的笔触,写出意象的绘画,这就是写意画。一定要有书法的根底,它才能有过程的美。然而中国写意审美不是仅仅在写意画和书法艺术里,苦禅老人认为,中国人对于造型的审美主流是欣赏意象,而并不欣赏表象,只是佩服表象——画得跟真的一样。”从这里展开,李燕总结出,佛教里讲的眼、耳、鼻、舌、身为五识,五识之内都是具象,在具体形象中提取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叫意识,意识才是抽象。抽象在是形而上,属于智,前五识都是形而下,看得见摸得着。绘画是在五识之内,尤其是眼识,所以学习中国画,入手可能不难,但是越画越觉得难,因为智跟不上,换句话说就是修养不够。“苦禅老人讲中国文化博大深厚,只会画画是小道,因为比画高的是书法,比书画高的是古典文学,比古典文学再高的是古典音乐,比古典音乐再高的是无弦之琴、无声之乐,再高的是老庄禅易儒。反过来说你有上面几层的文化修养,你的文化底蕴就厚,不然你的画就跟宣纸、钞票那么薄。所以他强调全面的修养,这是孔夫子的思想,培养通才,培养过程就需要通学。”

  “我父亲是第一位把京剧引进最高美术学府杭州国立艺专。苦禅老人的思想就是徐悲鸿先生的思想,要把西学引进大学。他的目的不是为了看着玩,要让大家讨论,他上升到什么地步,他说京剧是活动的意象,写意画是凝固的意象,不懂得京戏就画不好写意画。在他的课上,几乎三分之一的例子总要用京戏来比喻,唱念坐打,手眼身法步。”

  现场,李燕还谈起了对当下美术教育的担忧。他说父亲苦禅老人之所以能从农村的苦孩子成为大师,是因为他得益于他的师长领对路了。“现在美术院校扩招,实际上是招扩了,一个学生一万,一百个学生一百万,但是师资配备上不去,大量学生毕业以后自谋生计。可是教学情况,美术院校又是如此缺乏真正的负责任的师资,所以不免有些学生可以讲是受到误导。我有一种悲情,我认为现在有些美术学校办学不负责任,包括有些高级培训班也不太负责任。但是孔子教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只是说说而已,‘权力加意志’才能变成现实,我只有意志,但是我的权力呢?”

  如今,文化产业愈加兴旺,艺术品价值不断攀升,反过来也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认知。对此李燕也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有两种误导,一个是马屁误导,还有一种是市场误导。”他认为,对于艺术而言不需要讲解,艺术的最高权威只有受众和时间,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镜,觉得美就看,觉得丑就赶紧躲开,也许有的作品一开始觉得美后来就不觉得了,有的一开始不喜欢后来就喜欢了,这都是正常的,一定不要轻信解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