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25 来源: 上观 作者: 上观
罗店彩灯市级传承人朱玲宝,今天热热闹闹地被孩子们围住,瞬间“圈粉”无数;但75岁的朱玲宝心里还是怀着点担心:过去,他教过年轻人,感觉多是蜻蜓点水,真正深入研习的不多。这次呢?
今天,宝山区少年宫里,一群小学生席地而坐,饶有兴趣地听爷爷奶奶辈的乐手演奏着江南丝竹。很多小朋友从来没有现场聆听过,以至于惊讶:二胡、琵琶、扬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合在一起,竟有这般诗情画意的美妙!
这是2017年宝山区少年儿童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首日的一个场景。从今天至27日,这个活动将在宝山区60多所学校持续进行,大约有1500多名学生将参与互动体验。在宝山区的设想中,今年9月开学后,“非遗传习”将正式进入首批6个试点学校的课堂,甚至直接排入课程表中,从而探索出非遗活态化传承的常态方式。
热闹的活动背后,如何常态化传承
罗店彩灯市级传承人朱玲宝,今天又热热闹闹地被孩子们围住。就见他拿着剪刀、浆糊、钢丝等忙个不停,耐心指导着小朋友们如何做骨架、如何扎彩灯,似乎瞬间“圈粉”无数。
那一边,迎宾队列中的龙狮、荡湖船等民间艺人的表演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大场江南丝竹的悠扬秀美、月浦锣鼓的激昂热烈让孩子们印象深刻;非遗图片展让大家将宝山区目前33个非遗项目尽收眼底;大场棕编、友谊剪纸、吴淞面塑等一批手工技艺类的非遗项目也走进教室,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个个劲头十足。
然而,75岁的朱玲宝心里还是怀着点担心:“平常和我一起做彩灯的还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居多。尽管我在一些学校、社区也进行了授课,但年轻人多是蜻蜓点水,真正深入研习的不多。”
有他这样想法的非遗传承人不在少数。年逾80的中国国乐团副团长陆德华告诉记者,表演江南丝竹的20多位演奏者平均年龄65岁以上,寻找真正愿意学习的传承人始终是个难题。
让他们有些欣慰的是:当天,宝山对首批非遗进校园传习点的7所学校进行了授牌,将包括罗店彩灯、江南丝竹、罗泾十字挑花、杨行吹塑版画等适合学生研习的非遗项目,一一对应了相应的学校。
宝山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沈建忠说:“以往宝山非遗进社区活动反响很好,但由于经费、资源等问题,没有常态化的走进课堂。今年我们准备一根扎到底,9月开始让非遗正式走进课堂,在试点班级直接列入每周的学生课表中,通过政府补贴和社会参与的方式解决经费问题。让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格调,也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
学校成非遗传承中坚力量,“一校一品”传承格局正在形成
记者了解到,在上海,已有一些学校较早开展了非遗保护和传承,主要以教学和参观场馆等方式为主。比如青浦区颜安小学开展的“弹评”课程可以追溯到1987年;上海第一个评弹特色小组则诞生于1990年的长宁区姚连生中学。2011年以来,市级非遗项目“海派剪纸”传承人李守白每周二在黄浦区的兴业中学开展基础性剪纸教学,工艺美术大师樊黎明每周在七色花小学开设泥塑课程。
据悉,目前上海市非遗进校园有21项为优秀项目,它们分别是:江南丝竹、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沪剧、锣鼓书、徐行草编、打莲湘、顾绣、青浦田山歌、扁担戏、崇明山歌、上海灯彩、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中华盘艺)、漆艺、海派面塑、麦秆画、舞龙(狮)、皮影戏、海派剪纸、鲁庵印泥、丝网版画、崇明灶花。可以说,非遗进校园的传承质量直接影响着上海非遗文化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要问题。
根据《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上海将继续推进非遗的传承平台,更注重各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平台,依托高校资源和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源,建设市级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传承基地,引领区县和学校形成‘一区一特、一校一品’的‘非遗’传承格局。”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宝山大场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郑馨甜告诉记者:“我一直在学习钢琴,班级里的同学也是学习西洋乐器的比较多,但今天听了江南丝竹,感觉特别有韵味。如果学校能开设这门课,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它。”
沈建忠表示,目前正在考虑开发制作教材等问题。“非遗传承人最怕自娱自乐,从娃娃抓起肯定是个好办法,既可以进行非遗文化普及,也可以让好苗子脱颖而出,但如何将这件好事做好考验各方的智慧。这其中,保证教学的延续性、保证课程的质量成为关键。拿教材来说,很多非遗传承人原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但不一定最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因此需要组织各方力量,因地制宜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