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比使馆将为一战华工树立雕像

时间:2017-06-09    来源: 网易新闻    作者: 网易新闻

摘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14万华工告别父老乡亲,奔赴战火弥漫的欧洲,为英国、法国等协约国军队提供战地后勤服务,其中约有1.2万人来到比利时与法国交界的伊普尔、波普林格地区。随着这段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华工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14万华工告别父老乡亲,奔赴战火弥漫的欧洲,为英国、法国等协约国军队提供战地后勤服务,其中约有1.2万人来到比利时与法国交界的伊普尔、波普林格地区。随着这段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华工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为此,波普林市计划和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于今年9月联合举办“华工万岁”系列纪念活动,中国驻比利时使馆还将在波普林市修建华工纪念雕像。8日,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前往安特卫普市附近的雕塑家工作室,视察纪念雕像的制作情况。

  在1916年至1918年期间,为了补充极度匮乏的劳动力,英国和法国在中国招募了大约14万名华工前往法国、比利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华工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和浙江等地,主要从事武器搬运、修筑工事、清理道路、抢救伤员等艰苦的战地后勤工作,其中有1.2万人来到比利时的伊普尔和波普林格。说起这段陈年往事,中国外交史专家、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曲星给予这样的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到胶着时,双方的人力都跟不上了,谁能把后勤保障搞好,谁就能赢得战争。所以当时有14万中国劳工来到法国和比利时的前线,应该说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加上的关键分量。这14万人中,大约有2万人没能回到中国,有的死于战场上的轰炸,有的死于艰苦的劳作,有的死于疾病,有的在运输过程中被德军的潜艇袭击,在地中海的一次袭击中一次就死了700人。所以说,这段历史不应该被抹去,应该世世代代永存。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努力,所以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才能够说我们是战胜国,它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崛起来说,是一次艰难的努力和尝试。”

  正是因为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的战胜国地位,将当时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让给日本,致使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最终引发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曲星还说,华工当年从事的后勤工作不仅繁重,而且非常危险,华工挖战壕的位置距离敌方部队大约只有50米。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起非常悲惨的事件。1917年11月15日,德军轰炸了位于波普林格布思本村的一个营地,致使为英军提供后勤服务的13名华工遇难。今年时值“布思本轰炸”100周年,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将和波普林市于今年9月举办“华工万岁”系列纪念活动,包括为华工修建纪念建筑、举行一战图片展、“中国文化日”等活动。为了纪念华工在一战中所做的贡献,中国驻比利时使馆还经国内同意,决定出资在波普林市树立华工纪念雕像,并将于今年11月15日“布思本村轰炸”纪念日当天举行雕像落成仪式。

  经过慎重考虑,使馆决定将设计华工群雕的任务交给了比利时著名华裔雕塑家闫淑芬女士。闫淑芬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是电影百花奖奖杯的设计者,并在旅比期间创作了她的代表作《和平之手》,轰动一时。作为一名华裔雕塑家,她一直希望有机会能为中国人塑像,所以当她受邀为一战华工做群雕后,感到非常高兴。经过与使馆领导多次沟通,实地走访华工墓,并收集阅读了大量资料后,闫淑芬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她说:“因为当时中国劳工承担的任务就是挖战壕,运炮弹、运粮食,还有就是抢救伤员,那么我就选用了铁锹、炮弹和担架这三个物件。他们的神情是反思的状态,我想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有反思战争的情绪。”

  群雕为铸铜雕像,由华工挖战壕、运炮弹和抬担架等三个形象共同组成,分别有1.8米高,加上底座共约3米,观众可以从360度全方位进行观看。为了使雕塑生动形象,曲星大使多次前往工作室进行视察,还亲自担当了华工挖战壕的模特。

  制作雕塑还涉及钢筋切割、焊接等工作,为此闫淑芬邀请了她的合作伙伴、比利时人科内利斯先生共同参与。虽然科内利斯已经70多岁,但他欣然同意。他说:“当淑芬告诉我,她遇到焊接的问题,问我可不可以帮助她时,我说当然可以,虽然那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想那将是一个很好的纪念雕塑,很漂亮的纪念雕塑。当出现问题时,我就上网去查找历史,现在我对中国一战劳工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们在这里的工作非常艰苦。我们应该牢记他们在这里为英国人、法国人所做的一切。”

  记者了解到,制作铸铜雕像一般需要较长的周期,仅铸铜厂就需要约4个月的时间进行浇铸。但经过驻比使馆和雕塑家的共同努力,制作工作进展顺利,华工挖战壕的造型已送铸铜厂制作,其他两个雕像也能按时完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