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8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美术报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罗比住宅 美国伊利诺伊州 1906-1909年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古根海姆博物馆 美国纽约 1943-1959年
为纪念美国建筑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50周年诞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于6月12日推出赖特设计个展。展出了赖特的约450件设计作品,展品年代可追溯至1890-1950年。
展品包括赖特的建筑设计手稿和模型,赖特设计的家具、餐具、纺织物以及介绍赖特作品的电影、电视广播、出版物、油画、照片和剪贴簿等。
展览以时间为顺序,分为12个部分,每个部分重点诠释赖特作品中的一个关键对象或者闪光点,并与艺术馆收藏的其他建筑设计作品进行比较,为专业建筑设计师和普通观众重新审视赖特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美国最知名和多产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之一,热衷尝试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提出“亲自探索”(Do-it-yourself)的建筑理念,开创了将自然、城市规划、社会政治兼容并包的实验性前卫历程。展览将至10月1日。本期域外介绍赖特的“有机建筑”的代表性建筑:罗比住宅、流水别墅以及古根海姆博物馆,以此展示赖特的天才创造力。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20世纪举世公认的伟大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曾这样赞赏他:“如果今天是如同文艺复兴的时代,那么赖特就是二十世纪的米开朗基罗。”
赖特属于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之前的那一代,他经历了现代主义初期、上升期和危机阶段,同时他也是这一运动的主要诠释者之一。他更是十九世纪末的一种顽强态度的体现:对共同未来充满信心以及对城市化前夕带有绝望和补足的期盼。
赖特把那种适应时代、地点和人的建筑称为“有机建筑”,他最早在1901年题为《机器的艺术与工艺》报告中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的全部论著和实践都以此为核心。而罗比住宅、流水别墅以及古根海姆博物馆无疑是赖特“有机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
罗比住宅
20世纪初,美国的住宅建筑似乎还沉浸于维多利亚式传统。新兴的中产阶级以效仿欧洲贵族气派为荣,住宅形式通常都是一种“时髦样式的杂拌”:高耸的都铎式烟囱、老虎窗、小阁楼、尖山墙、凸肚窗、潮湿的地下室。赖特认为气势恢宏的草原应有与之情调一致的真正的美国人的住宅,1901-1909年草原住宅系列即显示出他在探索新住宅形式中的卓越才能。这一时期建成的罗比住宅,被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广泛地认为是草原时期最具表现力的作品之一。
且不管建造时给它起的外号——战舰——这栋建筑是赖特进行体积分解和缩小建筑体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罗比住宅以两个长方体作为基础原型,将两个方体进行组合,通过墙体的错动形成一定的交集,实现了空间的自由转换。北侧的建筑体量向东错动之后,留出了入口空间。而位于入口前方垂直方向的墙体使得行进方向发生改变,楼梯位于行进方向的正前方,由此通向二层。二层则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平面延展的建筑布局,这增强了建筑的纵深感。狭长的平面,低矮的层高,以及窗中透过的明亮光线形成了视觉牵引力以及连续性空间的丰富性。
罗比住宅将起居室纵向升起,又通过厚重的壁炉将它牢牢锚在地上。采用低矮的砖砌体实现空间的内外流动,层层下降的平台逐步使建筑过渡到地面。由此,正如斯卡利分析的那样,体现了两层含义:“首先是那充满了裂缝、洞穴、起伏和生命的大地,像一头巨兽那样运动上升,就像塞尚绘画中所表现的;其次是这片大地与大地上的一切都在一个流动的旋律之中。各个部分都是在相对运动,这是立体派的概念。所以,罗比住宅把塞尚对实体的崇敬,对力的认识以及毕加索的把体积分为在空间中连续运动的面的概念结合起来。”
流水别墅
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杰作中最受赞扬的作品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了建筑和自然平衡的同义词。在宾夕法尼亚州熊跑溪的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悬空的楼板铆固在自然山石中。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腰桥、便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山谷而向周围延展,这些水平推力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岩石上突然下落一般,整栋建筑看起来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亦或说是盘旋于大地之上。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般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力与反力相互集结的气势,弥漫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房间。通往起居室空间的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中的特点一样,先通过一段狭小而昏暗的门廊,穿过那些透孔的石壁,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建筑支柱使用了粗犷的岩石,而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极大的动感与张力。
1938年之后,由于使用要求和维修等原因流水别墅一直在赖特的参与下不断有所增添改动,直至赖特离世。1963年小卡夫曼决定将此房捐赠给宾夕法尼亚州保护局,在捐献仪式上,他提及:“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配合的自然那般新鲜,它曾是一所绝妙的栖身之处,但又不仅如此,它是一件艺术品,超越了一般含义,住宅和基地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的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做的作品,不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作的,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含义,它是一件公众的财富,而不是私人拥有的珍品。”
古根海姆博物馆
1943年设计、1959年建成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赖特留下的最后杰作,也是他在自己所极厌恶的现代都市闹街旁——纽约第五街的唯一规模较大的建筑。他采取了蔑视的姿态,没有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协调。传统博物馆大部分是由连续的展室构成,和它们相反,赖特让博物馆变成了一条由上而下的坡道:参观者乘坐电梯到最上面一层,然后沿着弯曲的螺旋坡道徒步而下。古根海姆博物馆被布鲁诺·泽维称为“类似于超级停车场的马路”。但最终赖特坚持了个人观点,展览廊长四分之一英里,盘旋而下,巨大的玻璃穹顶覆盖着通天中庭,形成连续、变化、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空间,取代了各个独立展览室串联的传统方式。
在跨越19和20世纪的建筑生涯中,赖特设计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同时还有很多停留在设计图纸上没有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对于密斯和柯布西耶的顺应工业革命的潮流,赖特的“有机建筑”是倒走逆行,逆时代而动。而将赖特的建筑归结为现代派运动或者美国当代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他和历史的关系,并不是采取19世纪的模仿模式,相反,如西格弗里德·吉迪翁写道,“有着亲密的感情”,就像马蒂斯和非洲艺术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赖特的建筑一方面是在再创造和梦幻之间的形式和物体的媒介,能够随着时间而不断革新,在某种程度上把可能发生的事提前;另一方面,它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游离于国际辩论之外,拒绝任何的对话和比较。
赖特是创造性天才类型,也正因此他拥有着与众不同的孤傲个性,命中注定的要走一条与同时代大多数人风格迥异的道路。作为那些超凡设计师中的一员,他洞悉人类的本质,创造出倒映人类精神特性和实质的伟大作品,凝练出促使人类不断自省和探究生命意义的旷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