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25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中国美术报
6月1日起,中华艺术宫推出“无形·希声——中华艺术宫馆藏李青萍作品展”。这位出生于20世纪初的女画家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更曾是一位被中国美术史短暂“遗忘”的女画家。在离世前一年,李青萍将自己生命最后20年的一批力作捐赠给中华艺术宫永久收藏。这批作品题材丰富,涵盖了风景、花卉、人物等。本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就是这一系列作品中的精品。
李青萍(1911—2004)原名赵毓贞,字俊初。后为了摆脱家中为其安排的同门联姻,背井离乡,改名李媛,开始了求学生涯。李青萍早年求学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后就读于上海新华艺专。最初她专修的是国画,但是在具体的学习中,李青萍发现,无法通过国画来表达自己所想。经过反复思考,她决定转入西画的行列。经过新华艺专3年的系统训练,李青萍的绘画已经具有明显的现代风格。也正是借助这个平台,李青萍遇到了自己一生亦师亦友的知音:徐悲鸿。“她的色彩感很好,也很有灵气,透视和线条基础也不差。作品融入了国画的写意、江南民间美术、楚艺术,这都是难能可贵的。”李青萍的作品得到了徐悲鸿的认可。那时,西洋画刚引进中国,她肆意的设色、对具象的漠视、对夸张变形的天性领悟,被认为与印象派极为契合。
毕业后李青萍在吉隆坡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位导师——印度泼彩图画师沙都那萨。将约20多平米的画纸铺在地上,把多种颜料倒入椰壳内,连同椰汁搅拌均匀,然后将颜料往纸上一次次泼去,如此再三,再用笔在纸上勾补一番——沙都那萨这种全新、自由的绘画方式震撼了李青萍,从此,她陷入这种强烈直接的绘画风格中,无法自拔。回国之后,李青萍新的绘画风格大受欢迎,徐悲鸿亲自为她拣选作品编入《青萍画集》。不仅如此,徐悲鸿还为她画肖像,两次为她写序言,为她改名“青萍”……
而1952年至1982年的李青萍,身陷囹圄,被划为右派。30年间,为了生存,她捡破烂、糊纸盒、卖自来水……最难的时候,甚至只能靠当地寺庙救助度日。“捡破烂是为了能活下去,活下去是为了能画画。”李青萍曾说。在如此艰难的日子里,她依然没有停止创作。由于材料的不充足,李青萍难以得到层次丰富的色彩混合和变换,但大块原色的运用,反而形成了她的绘画特点。她的画布更是随处可捡:小学生练习本、成年人的日记簿、会计用过的账册、裁缝丢弃的布头、一张三寸黑白舞剧照片的反面、照相镜框的背板、麻袋、三夹板、塑料布、挂历、瓦楞纸、纤维板、马粪纸、包装纸、拆开的钱包、旧衣衫上的补丁……
一位红极一时的天才女画家,就这样沦为以拾垃圾为生的疯老太。也正是因为承受了这些苦难折磨、极端的压抑、孤独,在绝对的黑暗里,她得以涅槃重生。1986年李青萍获得“平反”。湖北省美协等4家单位在武汉举办了“李青萍画展”,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多位画家对李青萍的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李青萍终于在迟暮之年迎来人生的怒放!一生飘零,成名后的李青萍却选择将大部分作品捐献给了国家。2004年,93岁的李青萍在其荆州寓所去世。临终前,她对家人说:“如果有来世,我还要画画。”
李青萍的画面恣意泼洒,流淌,仿佛是压抑了30年后的艺术激情在一瞬间爆发。再次回看李青萍的作品,我们不仅被作品本身的艺术力量所感染,更是被作品背后艺术家久经命运磨难后对艺术愈加执著的力量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