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书卷江山——刘墉作品展”:在有界与无界之间

时间:2017-07-12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杭州日报

摘要:2017年已经过半,在这个半年里,四、五月份的“书卷江山——刘墉作品展”是浙江美术馆的一场重头戏。如今,展览虽然已经闭幕,但一系列活动仍留在我们的印象中。

  醉花阴

  2017年已经过半,在这个半年里,四、五月份的“书卷江山——刘墉作品展”是浙江美术馆的一场重头戏。如今,展览虽然已经闭幕,但一系列活动仍留在我们的印象中。

  作家还是画家

  在展览之前,“刘墉”这个文化符号属于文学界。而刘墉说,作家只是他的副业,画画才是他的本色当行。这一点很好解释,一看他的履历就能明白: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系展第一名的高才生,台湾山水及花鸟走兽大师黄君璧、林玉山的入室弟子。以上这些,足以证明他在画画上的专业性。从这一点来说,刘墉开画展,不能算是跨界。

  展览的一个部分“师古篇”,是刘墉“专业”的直接表现,其中包括他临摹《早春图》《万壑松风图》《富春山居图》等宋元经典山水作品。画家刘墉笔意严谨,俨然宋元法度;而作家刘墉则以生动诙谐的文字,记述了临摹的过程。比如为《早春图》写的《郭熙老哥》:“郭熙老哥,首先我得向您致歉,因为以前在课堂上,我都叫您‘水蜜桃先生’。不过您千万要谅解,我不是存心对您不敬,而是因为在番邦教中国美术史,下面一群洋孩子很难控制,就算放幻灯片,学生还是容易分心,搞不好趁黑打瞌睡亲嘴,害我不得不加点料。所以每次放您的《早春图》,我都会先说:‘来!现在让我们换个口味,欣赏水蜜桃先生!’再指着画里一个个像水蜜桃似的山丘问:‘是不是好像水蜜桃?还有!除了那些山像水蜜桃,画上的树木也好像伸着胳臂摊开手,它们弯曲的弧度,跟水蜜桃的轮廓是不是很像?正因此,一堆山、一堆树,构图复杂极了,却一点也不乱,反而给人和谐的感觉。由此可知这张画表面看是真山真水,其实是郭熙再创造的写实。’”用这样的文字叙述画理,恐怕只有刘墉能够做到了。

  展览在布置上也别具新意,在重点作品下配置了“读画框”,放置相应的刘墉文章和解读文字,让作家刘墉和画家刘墉之间的界线清晰展现,又能混融无间。

  异乡人还是杭州人

  曾经,刘墉距离我们很遥远,而在展览后,我们发现,他也是一个杭州人。关于举办画展的缘起,刘墉在访谈中说:“画展很早以前就通过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在安排,真正落实是去年回临安老家,浙江美术馆斯舜威馆长在我没到的时候他就已经到临安了,带着他的员工、书记一起在临安等我,陪我住在同一个旅馆,这种盛情邀请我能不答应吗,何况我又有乡情,我是临安人等于就是杭州人,所以一句话就决定了。”

  刘墉祖籍浙江临安,他祖父还曾任清末奉政大夫和民国时期的临安县长。杭州西湖,是刘墉梦中时时出现的场景,他爱读晚明小品,最爱的是张岱的西湖名篇《湖心亭看雪》。展览的“山水园林篇”中就有他的画作《湖心亭看雪》。

  除了士大夫式的清雅情致,刘墉也有关心时事的热情。刘墉在微博中说:“总梦见西湖,十里荷塘,万户人家,杨柳低垂,灯火迷离。”于是他也将其记在画里,《柳岸荷风秋月明》画了湖边观荷赏月、品茗垂钓的人们。此画题记中说:“丙申年秋,二十国领导人高峰会在杭州举行,有感写此。”可见,杭州举办G20峰会这样的大事,也牵动着他的心。

  2016年,刘墉将家中数十件收藏捐予浙江美术馆,儿子刘轩代表全家到杭州出席了捐赠仪式。也正是从这一场捐赠开始,在华人世界风靡数十年的刘墉,他的“杭州人”身份情感开始为人所知晓。而通过今年的展览,彼此之间的界限似乎已经不在,我们可以自信的引刘墉为老乡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