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策展人是连接观众和艺术作品的重要桥梁,但策展专业在院校里没有一个很系统的课程,策展人缺乏培养的土壤,所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PSA)想担当这样一份责任,做一个奖项来鼓励国内年轻的策展人。”PSA馆长龚彦表示。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PSA于2014年推出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意在挖掘青年策展力量,为他们提供实践理想的平台、全面深度的指导、进入公共视野的途径和良性的成长环境。
7月6日,“青策计划2017”最终结果在上海外滩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揭晓。今年PSA共计收到66份有效参赛方案,最终选出的三组获胜策展方案将获得PSA提供的总额近百万的展览经费,以及运营管理、教育活动和宣传出版等方面的支持。
建筑学博士的策展实践
来自同济大学的建筑学博士研究生莫万莉、姚微微、邓圆也、林琳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取名“家庭妇女讨论群”,她们推出的策展方案“甜蜜的家”在“青策计划2017”评委会不记名投票中获得最高票。11月24日,这个原本只存在于纸上的方案将在PSA揭幕,从构想变为现实。
“青策计划2017”的招募会于5月2日正式启动,确定参赛后,建筑学出身的四个女生首先想到的是做一个跟空间和人有关的话题。家是和每个人都相关的空间,而且家庭也跟女性化息息相关,所以重心自然而然放到了这上面。“大家都认为家应该是甜蜜的,是一个避风港,但其实甜蜜的意象背后,可能隐藏了很多并不那么美好的事物,我们试图去解构家的甜蜜意象,然后通过艺术家的参与,来表达他们自己对家的理解。”莫万莉说。
在初步的策展方案中,“甜蜜的家”设定了八面“规训之墙”,以文献展的方式用影像、图片、历史案例来展现在历史上,甜蜜的家这个主流的意象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八面墙之间夹杂五个叫“甜蜜之茧”的异形空间,计划邀请五位女性艺术家在此展现她们对家这个空间在不同侧面的理解。此外,四位策展人引入了叫作“窥视之锥”的系统,即在“规训之墙”上设一个对位的开口,引导参观者观看甜蜜之茧内部。“一方面参观者参与到了甜蜜之家意象的构建之中,另一方面,家本身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空间,通过窥视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打破这样一种界限。”莫万莉解释道。
“青策计划2017”评委之一冯原认为,一个好的策展必须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有社会意义的选题,另一个是用艺术的手法让选题具有视觉效果,而“甜蜜的家”两点都做到了。“从主体上来说,她们抓住了当代生活一个比较明确的现象,把思考的触角放到女性主义或者说家庭关系的各方面;另外因为她们都有建筑学背景,展览有很完整的空间设计,展场设计上比较具有逻辑性。”
尽管四位策展人同是建筑学博士研究生,但在此之前,她们拥有不同的学术经历。莫万莉从本科到博士一直研究建筑学,邓圆也本科和硕士阶段则研究人类学,因此主要负责文献展部分,姚微微硕士研究主题为都市人类学,因此展览的两部分都会涉及,而林琳的设计学背景则让她成为四人中策展经验最丰富的人。
经过四届比赛的积累,龚彦认为这个平台吸纳了越来越多有复合学科背景的人参与进来。“通过我们这个平台看到了很多院校里面看不到的有意思的人群,他们不一定完全是科班出身,但是有很好的文学、建筑,甚至是音乐或者历史社会学等方面的综合人文素养。所以从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中国未来策展的希望。这两届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建筑的人积极参与到了策展的领域,从对空间的认识和解读去回看作品。”
青年策展人路漫漫
最近二十年以来,随着文化全球化和中国的开放,重要的文化活动开始逐步建立起成熟的策展人体制。在一定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广阔的人文视野下,文化事件的发生才能对社会构成某种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之下,策展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要成为策展人却并不容易。
冯原认为,文化活动从内部机制来看,具有小圈子化的特征。基金会、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评论家和学者构成了评选圈子,一方面他们高度专业化,可以正确选择策展人,但另一方面也排斥了其他人进入到这个运转机制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年轻人成为策展人的难度可能比成为商业艺术家更大。因为对策展人的考量中,更看重经验和曾经取得的成绩,而这些是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也因此,“青策计划”才有存在的必要性,毕竟它给年轻策展人带来了机会。
通过对四届参赛方案的主题研究和数据分析,冯原发现,青年策展人的方案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参赛者们会在当下的文化语境里表达出所谓的青年特征,比如更加有反叛精神、更加懂得新技术。他们倾向于选择今天流行的网络数字技术和数字时代的一些文化特征作为主题。即使是传统策展主题,比如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冲突,也会纳入到今天新的网络文化或者消费文化的特征中去。”
龚彦则表示目前收到的方案和自己期待的比起来还是有点偏保守。“我还是期待更出乎意料的方案,在主题阐释和展示形式上有突破。目前的展示形式还是在西方所提出的白盒子或者黑盒子的范畴里。”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展览公共空间的模式,白盒子多呈现架上艺术,而黑盒子则呈现影像作品。
“今天我们有VR(虚拟现实)技术,不用亲临现场就可以看展,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到一个现场看展览?一定是因为它会提供特别的体验。这个体验很多是来自于空间的传达和展览形式上的突破,所以希望年轻策展人在这方面多多思考。”龚彦表示。
策展教育的矛盾
尽管策展仍然是一个小众的领域,但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院校也逐渐开设了策展专业课程。作为中山大学的教授,冯原认为策展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点。“一方面我们希望艺术活动有野生的、自我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倾向于学科化,一旦学科化后,培养出来的年轻策展人又会相对程式化、教条化地处理问题。这种矛盾性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克服的。”
策展人要有一定的理论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同时他们还要是艺术领域中的行家,才能对一个文化活动的总体性有所把握,引领不同的艺术家对相应的主题作出回应和解答。因此龚彦认为,策展人在专业化的培养之外,综合的人文知识结构也是必备的。
在谈到策展人的职责时,曾策划多个重要展览的龚彦表示:“策展人应该用谦卑的姿态去讲故事,帮助艺术家提升自己、延长艺术寿命,而不是加速这个艺术家在商业浪潮中快速消费掉自己的趋势。”
上一篇:波兰海报之父中国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