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平:方力钧艺术创新的三点启示

时间:2017-11-06    来源:合美术馆    作者:合美术馆

摘要:2017年10月27日下午,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合美术馆协办的“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展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当天下午14:00-16:00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层公共教育厅举办了“一个人的艺术史—&mdas…

2017年10月27日下午,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合美术馆协办的“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展览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当天下午14:00-16:00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一层公共教育厅举办了“一个人的艺术史——方力钧”学术论坛。本展策展人、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先生在论坛上做了题为“方力钧艺术创新的三点启示”的发言,内容如下:

▲ 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在论坛上发言

  一、野生性就是当代性

  艺术创造是一种极端个性化工作。在具有限定性的条件下或驯化的环境中产生这样的创造是难以想象的。所谓“野生性”,就是摆脱人身依附关系的社会化体制禁锢所实现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可以称作“人民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本质(或主流)就是“野生”艺术职业工作者的发展史。离开艺术创新主体的野生文化身份谈论当代艺术,就会偏离社会转型中人与社会关系历史性转变的时代场景,是相当尴尬的。或许这正是人们在讨论当代艺术概念时常常语焉不详的原因。应该承认,评判一个艺术职业工作者的当代性,必须基于他的现实生活状态和文化身份的社会定位。艺术创造者只有处在能够直接触及社会变革最敏感处的主体角色位置,才不会疏离同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否则,他对这种变革的体验和认识必然是间接的、表层的,甚至是虚伪的。艺术创造者在真实生活里感知到多少新意,其作品中才会回应多少新意。

▲ 1993年,方力钧于圆明园福缘门新村

  方力钧自嘲的“野狗”,实质上是一个艺术自由创造者对其文化身份的自定义,也是一种独立人格意识的公开宣誓。“野生性”中的流浪状态和社会底层真实生活的同质关系,说明了只有艺术创造者的“野生性”才能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志表现出彻底真实的自我并真实回答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产生出能够带给变革社会创新能量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艺术的“人民性”不仅仅是“为人民”和“源于人们”的问题。艺术创造者也不仅应该以与“人民”异质的文化身份扎根于“人民”之中,而更应该首先确立的文化身份是“人民”中的一份子。“艺术”一旦加上一个“家”字,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客观上脱离了“人民”。这样的社会定位就无法真切感知社会问题,并产生那种“盛世疼痛”。在圆明园时期,曾与方力钧有过共同“野狗”般经历的于天宏,近期在谈及曾经的往事和今天的方力钧时,就认为几十年过去了,似乎一切都变了,但方力钧的“不讲究”的生活态度没有变。于天宏所讲的“不讲究”,实质就是文化身份的“野生性”。由此可见,方力钧艺术事业的社会意义不仅仅在于“自立立人,自达达人”,更重要的带给我们对于精神自由本质的思考。

▲ 1994年,方力钧在宋庄工作室

▲ 1994年初,方力钧于宋庄小堡村 徐志伟摄

  二、整体性应成为艺术评价的着眼点

  方力钧从1989年登上艺术创新舞台至今近30年,他一直活跃在这个舞台的中心,不断带给我们一些惊喜。我相信,在若干年后对这段历史的不断梳理、理解中还会进一步发掘出新的价值点。更重要的是,纵观他数量庞大且形式多样的作品的承接关系会发现,其艺术思想具有突出的一惯性和整体性,并不是用简单的范式、风格分类所能定义的。

▲ 方力钧作品,木刻版画,2017年

  这与西方现代主义时期以形式创新为目标和特征的艺术发展的内在区别是明显的;这也是方力钧有别于诸多按照西方现代主义范式的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方力钧艺术创造整体性的价值核心是关系——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这些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冲突的有机、动态的关系不断激发着他的想象力。一切以整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方力钧的思想方法达到了整体理性与具体感性的统一,个人经验与社会经验的统一,观念更新与语言进化的统一。只要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凭借这种整体性的延伸所带来的文化内涵的日益饱满,方力钧的艺术创新就能达到新的境界。

▲ 2007.9.11,170×127×120cm×2,钢、铁、木、石、玻璃钢等,艺术家自藏

  依我看来,方力钧长期以来的工作方法可以概括为“以终为始”——全部工作都为着终极的目标并不断接近这个目标。“始终”是方力钧讨论艺术理论问题时的一个口头禅。这里的“始”,既是艺术逻辑的元点,也是灵感产生的起点;而这里的“终”不是时间意义的结束,而是他内心向往的每一处艺术世界的彼岸。

▲ 《自画像》,布面油画,60×50cm,2007年,方力钧

  我认为, 有了“以终为始”为方法,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终”和“宗”是同义的,是方力钧持续创新的动力之源和灵感之源,是比刻意追求媒介或形式改变更为本质的东西。《华严经》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容易理解,而“方得始终”更加耐人寻味。按照贝塔朗菲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系统中的部分既受系统整体的约束,又受整体的驱动和引领,整体永远大于部分之和。相对整体而言,局部往往是次要的,不具有完全独立性的。

▲ 展览现场

  从这个意义讲,人们常常作为艺术评论立论基础的艺术作品中的“代表作”,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外在的、带有偏见的,往往会背离其艺术创造的真实状态和价值本质。我想,对于艺术创新者个案的艺术史研究应该更多立足于整体并着眼于整体。

▲ 展览现场

  三、独创性决定跨越性

  大凡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创造都具有跨文化和跨时代的特性。方力钧从上世纪90年初脱颖而出,引起西方艺术系统关注开始,其艺术发展的基本框架就是跨文化的,是鲜明的本土文化时代特征与世界的对话。从成熟的西方现当代艺术体系的评价角度看,围绕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以及从西方学来的各种艺术形式所做的工作,包括技术方面的改进,仅有文化传承价值,而不具有创新价值;通过中国人现实生活状态和真实内心世界表达文化本质问题并能引起时代共鸣的作品方具有艺术传世价值。

▲ 2006,840×560×32cm,铜、金箔、钢条、铁板,艺术家自藏

  在这一时期,方力钧的作品既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也成为国人与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这样的一种文化互动,不仅使方力钧对西方的文化价值体系、艺术评价体系和市场运作体系有了全方位逐渐深刻的认识,而且通过对比参照,进一步增强了重新认识和运用中国传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文化基因的自觉和自信。如果说90年代方力钧艺术创新的文化价值在于中国人自我意识和开放意识的觉醒对于世界的意义,那么2000年以后这种价值在于中国人全球意识和本土文化意识的自觉对于中国未来的意义。

▲ 《2016》,244x366cm,木刻版画,2016,方力钧

  时代是一个以状况特征为依据的动态的阶段概念。当代艺术发展就划分了不同阶段,未来还会出现新的划分。每一次新的划分和归纳自然会形成艺术史的重新书写和评价。倘若把每个阶段都称作一个小时代,若干小时代就会构成历史的大时代。每当时代发生变化,方力钧很快就会洞悉到新的时代看重什么以及人们心中期待什么,进而找到艺术解决的方法。方力钧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展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其影响力跨越了每一个小时代。

▲ 《2015.6.6》,214×150cm,2015年,纸本水墨,方力钧

  更为可贵的是,他今天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依然是开放的,充满实验精神的,这种持续超越各种流派限定的创新势头,奠定了具有更高历史地位的基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十年,中国要达到建成一流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精神世界产生更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和突破。过去的创新已经成为今天的传统;而今天的创新又将成为未来的传统。我相信方力钧的艺术影响力会因为他综合创新能力的不断积蓄而产生更有价值的建树,最终跨越更大的时代而载入更大的历史。

▲ 方力钧于宋庄小堡村  (徐志伟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