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总录•邹城卷》前言一

时间:2017-12-04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雅昌艺术网专稿

摘要:编者按:《汉画总录》邹城卷是在邹城学者长期工作的基础上推进,自始至终得到山东诸位专家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蒋英炬老师和杨爱国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蒋英炬老师曾为邹城初步调查出版的汉画像石集子写了一个序言,叙述了邹城画像的一些基本情况,序言再次用到《总录》之中。针对此次工作,再由我们编辑部写第二个前言…

编者按:《汉画总录》邹城卷是在邹城学者长期工作的基础上推进,自始至终得到山东诸位专家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蒋英炬老师和杨爱国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蒋英炬老师曾为邹城初步调查出版的汉画像石集子写了一个序言,叙述了邹城画像的一些基本情况,序言再次用到《总录》之中。针对此次工作,再由我们编辑部写第二个前言。

《汉画总录》

  邹城市原名邹县,是号称亚圣的儒学大师孟子的故乡,其北面与至圣先师孔子的故乡曲阜相邻,故古称邹鲁之地、孔孟之乡,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和著名的曲阜三孔相匹配,邹城市现在也保存着孟庙、孟府、孟林等文物古迹,可谓人杰地灵、文化昌盛的地方。

  邹城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化遗存丰富。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数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史前文明的曙光。两周时期为邾国封地,邾国故城遗址即在邹城东南的峄山之阳。秦统一天下后,在邾国故地设置邹县,在故城遗址中出土的印有秦统一度量衡诏文的陶量上,还有带“邹”字的戳记。汉承秦制,两汉仍置邹县,隶属山阳郡,其范围相当于今邹城市的中部和南部山区;与此同时设立的高平县和南平阳县(东汉时,两县皆改为侯国),又分别位于今邹城市的西南部和邹城市的中北部与西北部。这些地方是汉代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冶铁、牛耕、水利、纺织等农业与手工业都有相当发展。这里儒学兴盛,官吏文人辈出,西汉时邹人韦贤、韦玄成父子以通儒明经而官至丞相之位,当时就流行有“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的民间谚语。这里又是王侯贵胄、豪门大族聚居的地方,东汉时期山阳高平人仲长统在其所著《昌言》中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娼讴伎乐,列乎深堂。”其对富豪之家的描述和对社会现象的评说,正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财富集中的情况。遍布邹城市的汉代遗址、墓葬、石刻等文物遗存,即为传递汉代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尤其是其中的汉画像石,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汉代社会生活情况。所述这些都大致反映了邹城汉代画像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邹城市位于泰沂山脉南侧,境内山区、平原、丘陵间而有之,山中盛产青灰色的石灰岩石,为开采和制作汉画像石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地理条件。出土的东阿芗他君祠堂和嘉祥宋山永寿三年祠堂等画像石题记,又披露出在汉代,山阳郡及其所辖的高平县一带是出画师、名工等制作画像石的能工巧匠的地方。由此又可见邹城地区汉画像石艺术发展的原因。

  山东与相近的苏、皖北部,是全国汉画像石遗存最丰富的中心地域。位于山东南部的邹城市,其南面、西面与滕州市、微山县、济宁市等连成一片,正是鲁南汉画像石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域。对于邹城地区的汉画像石,从清代以来的金石学就有了著录,但多是零星的发现和记录。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开展了对汉画像石的调查、保护和征集工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对汉画像石墓葬等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使获取汉画像石的手段趋于科学化,并为当地的汉画像石建立起历史的时空框架,揭示出这一地区汉画像石生产和发展变化的趋势。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和资料积累,现在邹城孟庙已收集汉画像石二百余石,除墓葬出土的画像石外,还发现有少数祠堂画像石的构件,较全面地反映出邹城汉画像石的面貌,已蔚然成为琳琅满目的汉画像石专题陈列馆了。

  从现有资料和研究情况看,邹城汉画像石滥觞于西汉前期的石椁墓,经西汉后期和东汉初期的发展,墓葬出现双椁室或前后室洞室墓,到东汉晚期则出现全石结构的多室墓与带回廊的墓。这些汉画像石墓葬形制的变化也反映了整个汉代墓葬制度、埋葬习俗和社会的变化。在这一点上,又显示出邹城汉画像石产生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存在于两汉时期约三百余年的历史,和全国范围内的汉画像石兴衰历史相一致,说明邹城市是在汉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区域之内。

  由于邹城市所辖地域较广阔,周边又与盛产汉画像石的地方相连接,体现在邹城汉画像石的整体面貌上,首先是属于鲁南地区的汉画像石特征,此外又显示出其复杂多样的面貌特点:雕刻技法多种多样,画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更有别的地方少见的画像内容。邹城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流行阴线刻,尤其是西汉时期多为粗壮的阴线刻,西汉晚到东汉初又增加凹面线刻,东汉中晚期流行浅浮雕。这里少见东部的高浮雕与透雕(此技法整体上都很少),其西部的以嘉祥武氏祠为代表的减地平面线刻作品,这里也很少见到。邹城西南部与微山两城、南边与滕州的汉画像石风格相近,如郭里、两城附近雕刻的光净细致、优美传神的浅浮雕作品。而邹城汉画像石浅浮雕作品中,有在浮雕出的物象上留有原来修整石面的粗錾纹,如黄路屯出土的斗牛画像石,更显示出那种拙朴、粗犷、雄健的风格,与两城画像石迥然相别。邹城汉画像石虽不乏场面宏大、内容饱满的鸿篇巨制,但又少见滕州西户口、龙阳店画像石那种多层分格、饱满均衡、不留余白、密不透风的画像构图,这也约略显示出其间的不同。邹城市又东接沂蒙山区,北邻曲阜,对邹城汉画像石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对汉画像石分布的区域、类型以及所反映的地方或时空差别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汉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汉画像石除个别为神庙石阙上的画像外,全部属于墓葬及其在地面上的附属祠堂、石阙等的画像。画像石既是组成这些建筑的构件,又是按建筑部位配置其表面的刻画纹饰,它基本上是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功能艺术。汉画像石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以及人们的鬼神迷信和人生追求,当这个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后,这个艺术特征也就会衰落。魏晋以后,出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那种有特定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汉画像石艺术也就衰亡了。这从邹城独山发现的西晋刘宝墓中也能反映出来,在其墓门和门楣上虽然尚有简单的画像,但已不能和当年的汉画像石艺术同日而语了。

  由于汉画像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方面的资料价值,目前,对汉画像石的研究,除原有的考古学和美术史等门类外,诸多学科都已涉足到这一领域中来。又由于汉画像石本身具有金石永寿的性质,它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逾千年而不朽的艺术瑰宝,而汉画像石艺术特有的古拙和质朴所产生的美感,更吸引着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我们祖国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大家有着共同的责任,就是把它保卫好、发掘好、研究好、利用好,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O O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于泉城

  (原文发表于胡新立:《邹城汉画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3—6页)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