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制杯求精美 有些至今难仿制

时间:2018-03-28    来源: 新快报    作者: 新快报

摘要:玻璃杯 薄胎黑陶高柄杯 金扣玉杯 高足金杯 杯,从古至今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器皿。杯为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多为圆筒状或喇叭状,材质多为木、金属、玻璃或陶瓷。从古代这些流传下来的杯(多为酒器),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杯的热爱有多大,不但作为日用品,有些还因为其精美成为了艺术品。甚至有些杯制品…

玻璃杯

薄胎黑陶高柄杯

金扣玉杯

高足金杯

  杯,从古至今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器皿。杯为盛酒、水、茶等的器皿,多为圆筒状或喇叭状,材质多为木、金属、玻璃或陶瓷。从古代这些流传下来的杯(多为酒器),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杯的热爱有多大,不但作为日用品,有些还因为其精美成为了艺术品。甚至有些杯制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难复制。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

  薄胎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龙山文化

  ●水器或酒器

  山东省胶县三里河出土。高柄杯是薄胎黑陶中仅有的一种器形,因此也最具代表性。陶杯经轮制而成,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所以又被称为“蛋壳陶”。

  实验考古研究表明,制作薄胎高柄杯应是用刃口极锋利的刮刀类的工具,边旋转边刮修坯泥。当器壁达到极薄时,再进行磨光,并在杯身上加刻镂孔和纤细的划划纹作为装饰。薄胎陶之所以光亮无比,是因为用磨光石对胎体表面做长时间打磨,导致胎体中的石英、云母、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对光线由漫反射变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发光。这种成型技艺费工耗时,且要耐心细致,稍有疏忽,将前功尽弃,因此即使在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进行仿制也不是件易事。成品陶杯虽然胎质极薄,但其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有人称赞它们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薄胎黑陶高柄杯是一种高贵用品,应是当时显示身份的重要礼器。

  印纹硬陶杯

  ●商周时期 浮滨文化

  ●食器

  广东出土。此陶杯为夹砂褐色陶制,长颈,平底,腹饰编织纹。陶杯的瘦长形制与中原不同,是浮滨文化特有的器形。浮滨文化是广东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面貌。

  玻璃杯

  ●东汉

  广西贵县出土。此杯系模压成型,成型后又经过抛光,淡绿色,透明,外壁饰有两道弦纹。经分析,此杯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成分相符。

  大约在西汉武帝时代,中国船队从今广东徐闻和广西合浦等地出发,开通了远达南印度及斯里兰卡的海上航线。通过这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印度的宝石、阿拉伯的香料等被运至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货币等也被运往东方各国,其中罗马帝国的玻璃制造技术对汉朝合浦地区的玻璃制造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合浦人从罗马人那里学会了烧制玻璃的技术,利用当地的材料,烧制出大量既不同于西方的洋玻璃,又有别于中原内地国产铅钡玻璃的钾玻璃。

  金扣玉杯

  ●隋

  ●盛水器

  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此杯由上等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敞口,口沿镶金带一周,深腹,假留足,平底,通体光洁无纹饰。其柔和的玉质、凝练的造型使得这件玉器虽小却显得高贵典骓、气宇不凡,成为隋代玉器的一件代表作品。

  两汉时期是我国玉器生产的盛期,然而自东汉灭亡后,从魏晋至隋唐,玉器发展走入了低谷,在这个时期出土的玉器为数甚微。但是,就在这少数的几件玉器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玉器生产已逐步完成了从礼器开始向日用器皿的过渡。

  这件白玉杯镶上金边,不仅显得更加精致、富贵,也包含了“金玉满堂”的寓意。

  高足金杯

  ●隋

  ●酒器

  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此金杯为大口,口沿外翻,上有凸弦纹一周,系用一圆环焊上。其下为高足,中空,作喇叭状,足柄及底缘亦各有焊上的凸弦纹一周。足柄上端先粘焊一圆片,然后再焊合于杯身。

  狩猎纹高足银杯

  ●唐 ●酒具

  陕西省西安市沙坡村窖藏出土。银杯经锤揲成型,圆唇侈口,直壁深腹,腹下部略收,下承外撇高足。纹样则采用堑刻工艺,鱼子地纹,杯腹上部饰一道凸弦纹,下部阴刻一道弦纹,高足中部有“算盘珠”式节。口沿下刻一周缠枝花,两道弦纹之间饰有骑马狩猎图四幅,猎者策马飞驰,姿态各异,或张弓待射,或箭方离弦,被追逐的獐、鹿、豕、狐等动物则神情惊慌,四散逃窜,整个狩猎景象布局巧妙,情节紧张生动。

  环柄银杯

  ●唐

  ●酒具

  陕西省西安市沙坡村窖藏出土。唐杯式样很多,其中的高足杯专用于饮酒。唐前期还流行小圈足的、单环柄的、多瓣或多棱式的金银杯等专用酒具,器形明显受到中亚饮酒用具的影响。当时还出现了一些仿金银器的环柄瓷杯,亦为酒具,有的杯底还以专用的酒台子相承。酒杯与酒台的关系,类似茶托与茶盏,可见在专用茶具、酒具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青玉双螭耳回纹杯

  ●明

  青玉质地,立体圆雕。玉杯为直口弧腹,圈足。内壁光素无纹饰,外壁两侧分别琢一立体圆雕的螭龙为耳,螭龙前爪攀附与杯口沿处,后爪蹬与杯壁,长尾盘绕与杯腹,形体流畅,生动自然。口沿饰锦地涡纹一周,腹部满饰回纹,腹下部饰云带纹一周,圈足饰回纹一周。

  玉杯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此杯整体造型圆润流畅,雕刻精致,螭的动与杯的静,相得益彰,为明代玉杯中的典型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玉花耳荷鹭纹杯盘

  ●明

  器由杯和托盘组成。杯为青白色,盘为深绿色,杯通体呈菊花瓣形,菊瓣形口,菊瓣形腹,小圈足。杯体共雕有三层菊瓣,上部为18瓣菊瓣,中部为16瓣菊瓣,下部为18瓣菊瓣。杯两侧透雕菊花形耳,耳顶部各为一朵盛开的菊瓣,共12瓣,其下透雕枝叶纹。托盘为长方形,四倭角,盘中央有一圆形杯托,可放杯。四周浮雕鹭鸶纹、荷花纹、荷叶纹、螃蟹纹和水波纹。两只鹭鸶站立,还有一只鹭鸶呈展翅飞翔状,均尖喙,圆眼,细颈,翅上部饰斜方格纹,下部饰阴刻线,双腿较长。盘边沿阴刻一周回纹。

  盘所雕刻花纹,立体感强,充满大自然勃勃生机。根据此器的雕刻技法和纹饰,应为明嘉靖时期的作品。鹭鸶纹为明代玉器常见装饰纹样之一。

  玉螭耳三足匜式杯

  ●明

  玉为绿色,口部呈长椭圆形,口一侧较窄,另一侧较宽,口沿透雕螭纹,口衔杯沿,双手攀附于杯口,弓身,双腿蹬于杯壁,长尾,尾端为三歧式,分向两侧勾卷,口沿另两侧各透雕一小螭,横向,攀附于杯口外壁,口沿外侧刻一周回纹。杯壁浅浮雕刻两条螭纹,三兽足。里壁光素无纹,外底平滑。

  此杯造型别致,采用透雕、浮雕和阴刻等雕刻技法,纹饰流畅自如。有玻璃光泽,玉器光亮且显刚硬,是明代玉雕中的精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