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01 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作者: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这周,来自英国著名的蛇形美术馆,落户北京最新的商业地标王府中环。作为伦敦最受欢迎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坐落于海德公园的蛇形美术馆每年都会和一位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合作,设计蛇形美术馆展亭,在室外草坪上展览,该展览也已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建筑设计展之一。今年是蛇形美术馆展亭项目创办18年来第一次走出伦敦,第一站来到了北京王府井。该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表示:“首座蛇形美术馆北京展亭昭显了对君子之道的探求。”而他们最终想要呈现的是一种超越了功能性的空间装置,向着当代建筑实践的极限拓展。
我们能看到的是,通过这一跨越欧亚的展亭,架起了一座文化艺术之桥。而这也将意味着一个全新的集合艺术、建筑、商业的地标落户北京。
建筑一个很大的魅力是能勾起一代人的回忆,因此,乡土建设让很多艺术家忍不住去参与、去表达。5月27日,在石家庄食草堂艺术园区NIU艺术空间举办的“旷野——百年中国乡建艺术展”中,食草堂品牌创始人牛合印表示:“瞩目当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建设,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时代命题。我们的土地和乡村,承载了、并将继续承载社会变迁的全部命运,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关注它,不去呵护它,并为它期许美好的未来。”展览有福建屏南厦地、安徽碧山、陕西延安等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也有成都风俗、贵州石门坎、河南乡间旧房改造、日本大地艺术等乡建艺术实践作品。
回不去的乡愁,留不下的记忆,可以试图通过艺术来表达,并使之永恒。当乡建遇上艺术,一切也皆有可能,与城市的关系也会折射出独特的样本。5月26日,“平行·上海——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在上海可·美术馆开展,这是该馆的开馆展。该展是平行思维的艺术化体现:建设性思考,相互冲突的观点被兼容、聆听、理解、设计和创造。这些平行思维理论的重要内涵,也在展览中集中呈现。可·美术馆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金田路428号,是一座按照现代化标准建造的美术馆,目标是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美术馆”。美术馆门前的太浦河通连着太湖与黄浦江,隐喻着古代与当代、本土与国际、传统与现代、乡村与都市的并行不悖。
不可否认,海派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为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通道,同时保持着自己的腔调,乡村与都市之间的转换游走也不会有太多的突兀感。每天乘坐高铁跨城市地生活、工作在上海也是一种“平行”的现实,古镇与乡趣的关系和高楼与都市的关系相互共生。
我们在体验穿梭城乡的同时,找到这样一种平行交融的艺术感受的确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艺创小镇兴起的原因之一。
位于浙江杭州之江核心区块的西湖区艺创小镇,是杭州颇具文艺气息的特色小镇,很快小镇内将再添文化新地标——象山艺术公社。象山艺术公社位于转塘街道象山南麓,320国道以北,东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西抵浙江音乐学院。以宋代的《溪山清远图》为设计蓝本,形成院落文化办公与文化主题街巷交叠的产业发展空间。据悉,6月5日起,象山艺术公社将面向社会征集三街、五巷和七座桥的名字。
“艺术乡建”与“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在当下中国方兴未艾,借“平行·上海”展览中的一句话:一切都在发生,一切都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