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基因重组”——朱修立访谈录

时间:2018-09-04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艺术网

摘要:【编者按】古代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我们是必须加以接受和继承的。但是我们接受古代文化遗产不是黑白不分,毫无选择的;也不是细大不捐,原封不动的。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现整理出朱修立先生2008年初原载于科学时报的答记者问。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傅抱石等一批画家开展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

【编者按】古代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我们是必须加以接受和继承的。但是我们接受古代文化遗产不是黑白不分,毫无选择的;也不是细大不捐,原封不动的。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现整理出朱修立先生2008年初原载于科学时报的答记者问。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傅抱石等一批画家开展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以来,时至今日,中国画的“现代化”依然还在过程中,期间百家林立、论辩峰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观念之革新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知来者。

《无尘》朱修立作于2014年

  问:作为著名的山水画家,您在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您擅长的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能谈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以及创新方面的演变过程吗?

  答:这是一个过于宽泛的题目,不可能几句话把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及风格演变过程说清楚,那等于一部美术史。我只能说中国的山水画是不能等同于西方风景画的。在中国山水画独立成画种之初,就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主张“含道应物,澄怀味象”,意思是说画家应该带着自己的理念去面对大自然景物,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专注观察与体味,找到能够承载自己审美理想的载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天人一体”、“物我相融”。这与西画中的写实,或者说把客体世界中最美的瞬间永久保留下来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的重点是“写心”,西方人更重视“写实”。可以说,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一直都没离开过这条轨道,尤其到了元代,大约14世纪吧,更加强调主观表达笔墨情趣的理念。至明代,进一步提出以“笔墨精良”作为品评作品的标准,开辟了中国山水画现代观念的历程。这在西方要等到19、20世纪才意识到这一点,才有“印象派”的诞生。但由于清代,尤其是清末以来,中国经济的滞后,使我们的自信受到极大的打击,对自己的文化采取了批判与扬弃的态度,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的状态。直至近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环境的宽松,艺术事业开始繁荣起来,人们又重新思考中国画的现代转型等问题。

《以物写我方可近逸》朱修立2013年作

  问:20年前,当以西方现代为参照系的中国新潮美术兴起的时候,您走出国门,去探究西方现代绘画的真谛,希望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手法,促进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请您谈谈西方人是怎样看待中国画的?您认为西方现代绘画中的哪些精神和手法,是中国山水画家可以借鉴的?

  答:正像前面所说的,我也不可能不去思考中国画的现代转型问题。但我从不以为西方的艺术可以改造中国画,可以拯救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我始终认为,要吸收西方文化也应本着“中为体,西为用”的原则。其实希望通过西画来解决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观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普遍观点,那时掀起的所谓“新潮美术”,是模仿西方的反传统做法,恰也是这代人从“文革”中走来,“‘破’字当头,‘立’也在其中了”的影响还存在。破坏当然容易,建立是很难的。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把人家的成果现成地搬来的想法,是那一时期的思潮。忙活了一阵,才慢慢地认识到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信仰的外化,是心态的反映。学习西方不能照搬。科技可以仿造,创新却一定要自主,不是自主创新又何谓创新?文化心态是不可能仿造的,要靠自我调节。只有随着经济、军事、政治等诸方面的综合实力的提高,文化教育和人们的素质才可能随之提高。这种精神内质的提升,外化到艺术上才能成就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转型。

  这个道理我也是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刚开始走出国门是想弘扬中国艺术,后来发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都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特长。于是有一段时间我也努力想把西方的所谓“现代”因素结合到中国画中去。可这样的做法,往往是以削弱中国固有的民族绘画特征为代价的,最终我还是回到中国传统模式上来,以传统的手法,描绘今天的中国。我认为“源于传统”是发展的基础,“新于传统”是发展的目标。但要“新于传统”,必须要来自生活,从现实中找到答案,而不是从外国文化中找到答案。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才是创新。

  创新的标准有两个:一是不降低原有的艺术特征,二是不降低已达到的艺术高度。否则就不是中国式的创新。有些人以为把西方的手法拿来,画出不同于过去的作品就是“创新”,这是一种误解。

  若问到西方人对中国艺术有什么看法,首先说明一点的是西方人是泛指一般西方人,一般的西方人对此并无兴趣也不关注,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关注的是在中国做生意赚钱。有些中国画家吹嘘中国画在西方如何如何,那是自作多情。一个综合实力落后的国家,谁去关注那个国家的艺术家?我们会说出许多欧洲的名画家,谁又能说出非洲小国或柬埔寨有些什么艺术家?艺术会因为经济落后而得不到关注。如今我们正努力恢复元气,便大有希望。如果说,我在国外的十多年闯荡,所得到的收益,便是更加清楚和深刻地重新认识自己国家的文化,加强了自我修复的信心。我们能借鉴的不是别的,是先进国家的自信与竞争精神,学习人家的创造精神。中国的艺术要现代化,要依赖中国人精神面貌的现代化。西方人的现代艺术反映的是西方现代人的思维,中国艺术的现代化应该以中国人自己的方式反映中国人的现代思维。任何其他国家都不能替代中国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我们祖先留给我们丰富的遗产,我们也曾经领先于世界。重新盘点传统,让中国基因重组,是值得尝试的课题。

《雄峙》2009年

  问:对于今天的艺术教育您有什么看法?有人说,不学素描的人也能绘画,您也这样认为吗?

  答:是的。且不说古代许多大师看也没看过今天的洋素描,就是当代一些著名的大画家,如傅抱石、潘天寿也不会画素描,并没有影响他们的艺术成就。如按今天考学校的规矩,这些大画家连门也进不了。

  问:是不是中国画是写意的,所以不一定要有西方绘画的写实功夫

  答:“写实”与“写意”是指创作的理念,并不是指能力。就像中国画指“笔墨”,是指技术特征,而不是指笔和墨。作为能力培养,任何画种都有相应的配套方法。中国画家不画西洋式素描并不等于不需要培养写实的能力。中国画的写实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白描(线描)、书法和速写来实现。素描是块面塑造形象的能力训练,线描则是用线塑造形象的手段。基础训练应该与创作保持同方向才更有效。由于中国绘画的特征在“笔墨”表现上,尤其是以书法性的用笔来传达情感,所以线的表现力尤为重要。西画因用油画笔作画,用的是块面,所以素描训练与其相一致。

  表面上看,都是能力的训练,实质上是观念的建立。第一口奶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基因”的培养,中国的文化基因,一定要“中国制造”!打一个比方,庙里的小和尚要念的是佛经,并不一定要念圣经,虽然都是必修课,特点却不一样。

  问:有人评价您的画说,读您近几年的画作,强烈地感受到文人画的古典样式的隐退,把简淡沉厚的语言范式与昂扬的文化精神进行“基因重组”,以“清”“纯”“理”“趣”静中寓动为基本特征;无论是农家小院、山野村舍,还是黄山烟云、江南水乡,幅幅作品倾注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诗性。您认为这个品评准确吗?

  答:如果说,别人评价我近年来画作中的艺术特征上有别于古典,这并非吸收了西画的缘故。如前所说,我在国外那些年,给我最大的启示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泱泱大国,由于经济滞后而备受列强凌辱,如今这一时代已成为过去,当我们再次崛起时,将会引来更多的关注目光,那时我们能够推出我们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吗?我们能把“中西合璧”作为国家文化的特征展示吗?如果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拿不出自己的品牌将是一种耻辱。

  我从1998年回国之后,再也没有四处游走,而是重新研读传统,重新从文化精神上去认识中国绘画的特征,也重新学习古代大师们的心迹与手迹。去体悟他们如何把传统文化与当时的现实相结合,去理解他们怎样把生活中的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我试着用传统的笔墨形式去表现当代的生活,通过我画中的自然形态,如农家小院、山野村舍或江南水乡来承载我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所谓“清”“纯”“理”“趣”或是“静”,发都是以我个性为基调的反射。那些与画中的形象,是我对文化精神理解的载体。

  尽管我悟得太迟,起步也太晚,但数年的努力并未白费,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人说,我离开国内艺术圈子时间太长了,太划不来。这是从知名度、从经济利益来说的,或许吧。但我个人并不以为然,我从中获得的认识,不是长期在圈中摔打所能得到的。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的在于提高眼界,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一名画家,这是提高画作水平的前提,所以在有生之年,我仍会致力于此。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相信读者和美术爱好者对您、对中国画的发展一定会有新的认识。谢谢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