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荫馀 余阴

时间:2018-10-11    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作者:陈履生美术馆

摘要:★从迪美博物馆三楼望窗外的“荫馀堂” ★从迪美博物馆背面的街道上看“荫馀堂” 美国的迪美博物馆在中国因为“荫馀堂”而名声大噪,其影响也越来越强;而“荫馀堂”因为迪美博物馆而起死回生,虽然漂洋过海,流落…

★ 从迪美博物馆三楼望窗外的“荫馀堂”

★  从迪美博物馆背面的街道上看“荫馀堂”

  美国的迪美博物馆在中国因为“荫馀堂”而名声大噪,其影响也越来越强;而“荫馀堂”因为迪美博物馆而起死回生,虽然漂洋过海,流落到异域他乡,但受到了美国人民的尊敬,成为迪美博物馆中的一件特别的展品,需要单独买票才能参观的常设展。

  “荫馀堂”给我的启示是,作为博物馆人,一辈子能做成这一件足以让后人震惊的大事就足矣,但是,做好每一件小事也很重要;在博物馆要做就做大事,当然,做大事不容易,所以,我非常佩服当年的决策者,资助者,实施者。

  在迪美博物馆看到荫馀堂,心情大好,这和在与之相差20多公里的波士顿美术馆的户外看那日本人捐赠的“天心园”的感觉完全不同。说实在的,那“天心园”除了占有那么一大块宝地之外,实在不怎么样,与那些著名的日本园林相差太远。本来日本园林以小巧取胜,结果“天心园”大而无当。从两个引进项目的比较来看,“天心园”和“荫馀堂”不可同日而语。“荫馀堂”原汁原味。

  从安徽搬迁到美国萨勒姆小镇的荫馀堂有着非常曲折和丰富的故事,关于这些,网上有很多文章,有很多报道,有很多采访。实际上,如何认识,怎样看,从哪一方面看,还是能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作为迪美博物馆一件展品、一个特展、一个展厅的荫馀堂,它矗立在迪美博物馆的一个角落,堂堂正正。非常巧合的是,恰好迪美博物馆有这么一块空地,正好成为它的立身之所。显然,如今在迪美博物馆的荫馀堂,好像是嵌入到主体建筑之中。

  非常感谢迪美博物馆,让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历史建筑有了一份特别的尊重。当然,非常荣幸的是因为小镇上城市规化的各种规章好像不是很健全,所以让荫馀堂能在这样一个显赫的位置上出现。毫无疑问,因为从博物馆后面的街道上看,因为它临街而改变了这个小镇的城市景观,非常突兀的出现了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徽派建筑,无疑,对这个小镇的原有景观有所影响。好在这里本来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汇之所,不过,那些建筑都是欧洲风格的,属于一个文化体系,多也不为多,少也不为少。现在多出来一个另类的“荫馀堂”,人们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反感。

  荫馀堂在迪美博物馆是非常突出的,是如今该馆的一个重要而特别的参观项目。这里可以让美国的观众和西方的游客看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深邃,尤其是能够从中认识到安徽民居的风格和基本的格局。“荫馀堂”走出去,进入的是主流,也具有借鉴的意义。

  就建筑本身而论,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而在博物馆中作为展品和展览来看,也会发现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内容。置身其中,让我感到非常惊讶,这里不仅是保留了一所完整的安徽民居,还保留了民居中建筑之外的全部内容,从家具到陈设,还有一些墙面上的写写画画,特别是陈设中的有关竹器的方方面面,非常之全面,囊括了民间家用竹器使用的大致情况,从大到小的各种用具,各种品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完全是想象之外。

  如此一个完整的竹器品类安置在一个家庭中并作为博物馆的形态出现,这在中国可能也很难看到。因此,当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荫馀堂,或者跳出荫馀堂的概念,仅就足竹器方面来看中国文化传统的某一方面创造,可以说荫馀堂的另类展现,是出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的。也可以这么说,就荫馀堂本身能有这样一个陈列和展示,也是始料未及的。

★ 不让观众进入的房间,用竹竿立在门前

★  挂在柱子上的竹帽

★ 竹扁与竹篓

★ “荫馀堂”的正厅

★ 正厅内的竹桌

★ 儿童座椅

★ 竹篓

★ 竹扁

★ 竹筷笼

★ 竹盘

★ 竹编外壳的壶

  显然,这可能其中掺杂有一些来自于不同家庭的一些用品,因为如果是荫馀堂一个家庭的竹器有如此之数量,显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作为博物馆让它集中来呈现,则是非常好的一种创意。因为除了建筑本身之外,实际上荫馀堂和中国民间的传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而用博物馆的方式把这些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来,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中国的一些博物馆,比如与之相关的安徽、江西的各级博物馆,可以借鉴。

  而作为观众,如果在荫馀堂慢慢去看、去品的话,可能会看出其中的各方面丰富的内容。而实际上对很多参观者来说,只是过客,匆匆看过,可能并不在意这些日用品内在的意义,也不在意它的各种编织的方法,甚至不在意它的具体用途,以及如何使用,只知道它是一种器物,更多的是如今在博物馆中的一种装饰,正好像出口处那个回收解说器的篮子一样。至于干什么用,好像并不重要,在这里,它只是荫馀堂的一个极小的、甚至是或略不计的小小的组成部分。实际上,荫馀堂除了建筑之外,它们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是构成荫馀堂文化内涵的不可缺少的。

  荫馀堂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在五代人走向衰落的一个历史过程当中能够漂洋过海,重新落户,而以一种新的身份光宗耀祖。显然,这一光宗耀祖不是子孙的努力和重振家业,而是美国人的助力。这使我想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批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他们通过留学或者通过移民,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进入到美国而改变了身份,荫馀堂也正是如此。如果荫馀堂今年仍然淹没在安徽的它自己的故里,可能至今默默无闻,甚至,“荫馀堂”三个字也无人知晓,更有可能被新农村所改造。

  关于“荫馀堂”还有很多话题。比如,它在迪美博物馆的入口,是从侧面,而不是正门,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当然,博物馆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限制和可能,会有一些动线的安排。如果能从正门进入就完美了。还有关于荫馀堂的正厅的陈设,现在比较杂乱,显现出破败的景象。中国人爱面子,厅堂都很重要。再穷,厅堂也要收拾的干干净净,也要陈设的比较体面,不怕旧,就怕破。现在的厅堂里面好像是保存了拆迁过来的原状,本意可以理解,但是,不尽完善。作为五代人的荫馀堂,“荫馀”是承续了祖上的余阴,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无疑,荫馀堂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像中国的很多大家族一样。荫馀堂的后期经历了共和国时期,经过了现代化的发展,一切都可以理解。作为博物馆的展示,应该更全面地把徽州民居的特点以及它的文化内涵,包括荫馀堂历史中最核心的内容展现出来。这样可能跟便于外国人了解徽文化的历史以及传承。比如徽州人家的厅堂中一般挂的都是祖容像和对联,相应的是贡案、八仙桌、椅应这些基本的配置。这些家庭文化特色是和建筑相关联的,是一种乡间文化的传统。现在贴一张《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宣传画显然是不妥。

  历史是有选择的,正如同博物馆有选择一样。为了传承和教育的目的,要建立一个正确的选择的立场和角度,才有可能实现博物馆反映历史、促进教育的意义。

★ 竹篮

★ 竹提盒

★ 竹箱

★ 竹篮和竹筐

★ 竹箱和竹葫芦壶

★ 福禄寿喜竹扁

★ 竹暖炉

★ 竹儿童床

★ 竹壳热水瓶

★ 竹篮和方形、圆形提盒

★ 竹枕

★ 竹鱼篓

★ 出口处,回收解说器的提篮

★ 萨勒姆小镇上的女巫博物馆

★ 女巫节的萨勒姆

★ 萨勒姆女巫节的落日

★ Mr.陈在女巫节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