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松江书法晋京:从陆机看到董其昌程十发

时间:2018-10-29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澎湃新闻

摘要:明董其昌《书怀素自叙帖》从最早的名人墨迹——晋代陆机《平复帖》到明代董其昌陈继儒的书法,书法史意义上的松江,因陆机、陆云、任仁发、曹知白、柯九思、沈度、沈粲、张弼、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何良俊、沈荃、张照、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不同时期书画大家的出现,在助推中国书法审美风向转型的同时,也参与了中…

O1OEIhhTyGTomQeoP0YCX0BT3fAbYBH6OdiZO5ba.jpg

​明 董其昌《书怀素自叙帖》

从最早的名人墨迹——晋代陆机《平复帖》到明代董其昌陈继儒的书法,书法史意义上的松江,因陆机、陆云、任仁发、曹知白、柯九思、沈度、沈粲、张弼、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何良俊、沈荃、张照、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不同时期书画大家的出现,在助推中国书法审美风向转型的同时,也参与了中国书法史上几个重要段落的建构。

10月26日,“祖帖故里,云间墨韵——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次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是上海书法作品第三次晋京展,更是区级层面的第一次。

2017年5月,松江区在上海范围内率先发布《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筑以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为特色的文化名城。作为《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此次“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展出古今书法、信札、碑刻以及实物文献等,涵盖陆机、董其昌、陈继儒、程十发等松江历史文化名人以及现当代上海松江书家的优秀作品。汇展品种类之多样,呈艺术风格之多元,是松江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一次重要展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展览主要以松江地域存留的书法作品文献为依托,通过140件古今书法篆刻精品的展示,以视觉化方式呈现中国书法史上的松江轨迹。其中,既有“二王”书体创规之前的先声,也有宋元文人书体变革的印记;既有明代台阁体的立破与文人书法的蔓延播布,也有明末“云间书派”的集大成;既有清代馆阁体的应时而出,也有清中后期碑学风潮下新格局的滥觞;既有近现代书画大家的汲古出新,也有当代书家的新意新腔。展期为10月23日至11月5。展览以中国美术馆一楼1、8、9号三个展厅为主展场,共展出松江书法史上的历代书法篆刻家作品共40余件。其中的1号厅的序厅,主要选取松江醉白池及方塔园等江南园林格局,设计园林式照壁与碑廊环绕景致,融入《平复帖》元素,突出祖帖故里的书法文化渊源。展品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古代书法篆刻作品,涵盖明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张弼、陈子龙、朱舜水、沈荃、张照、张祥河等明清书法家重要作品50件,主要展示在1号展厅。二是近现代书法篆刻作品,包括陆维钊、白蕉、程十发、费龙丁、马相伯、杨了公等近现代书法篆刻作品35件,分布在在2号和3号展厅展出。三是当代松江书法篆刻作品,当代松江书家作品共54件,其中邀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作品14件,通过征集并经专家评审后的入展作品40件,分布在2号和3号展厅展出。此外,此次展览,还将设计松江书法图史文献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述松江书法人文发展的历史与演变轨迹。

回顾中国书法发展史,松江以明代董其昌为首的“云间书派”,给晚明以来的书法风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绕不过去的书法高峰。书法史意义上的松江,因陆机、陆云、任仁发、曹知白、柯九思、朱孔旸、沈度、沈粲、张弼、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何良俊、沈荃、张照、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不同时期书画大家的出现,在助推中国书法审美风向转型的同时,也参与了中国书法史上几个重要段落的建构。

松江书法史上最早的书家,即是距今1700余年前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陆机,他少负英才,出入文武,不但文章冠世,还能统兵沙场。陆机与其弟陆云并称“云间二陆”,陆氏兄弟的文学与史学成就,堪为时代翘楚,累世标范。二陆家住松江小昆山下,至今小昆山北麓仍留有“二陆读书台”。陆机与同时代的卫瓘、索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章草三家,他们的书法是章草向今草方向发展的重要见证。被作为故宫第一号国宝级文物的《平复帖》,即出自陆机之手,它是“二王”书体创规之前的先声,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早50年以上,是现存最早的名家法帖,被后世尊为“墨皇”和“祖帖”。此帖历经递藏,流传有序,现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元代松江的书法向文人书体发展,与赵孟頫在松江的带动密不可分。据史料记载,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为松江人,赵孟頫也因此曾长期居住在松江,并为松江一地培育了众多书法人才,对推动元代松江书法的繁荣做出了关键贡献。其至今仍遗留在松江的《宝云寺碑》《前后赤壁赋》等书法碑刻作品,已成为书法艺术史上的珍品。对元代松江书坛产生影响的还有高克恭、黄公望、倪瓒等,他们或游历松江山水,或寓居松江,或与松江僧道文士相往还,在松江留下了众多的书画印记。在这些书画大家的影响和推动下,松江开始逐渐融入江南书法文化的大循环中,这对于松江地域性的书法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是在魏晋之后,时隔近千年的有一个历史节点上,为松江书法在明代的勃兴,做了非常充足的铺垫。松江一地随之出现了任仁发、曹知白、柯九思等画家,以及曹永、管道昇、唐伯让、张君锡、刘世昌、朱芾、陆居仁、章弼、邵亨贞、中峰禅师等书家。元代中后期,当时的诗坛领袖杨维桢徙居松江,设馆收徒,袁凯、陶宗仪皆执弟子礼,一时间东南才俊竞相登门。此一时期的文史大家陶宗仪耕读松江泗泾,其所著《书史会要》,是这个时期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

明代的松江书法,开始逐渐从江南文化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并深度参与整个中国书法史的建构。这是松江书法发展史乃至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明代松江书法发展的主要成就主要集中在明前期与明后期。明前期对松江书坛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三宋”之一的宋克。宋克洪武年间游历松江,郡人多来向他学习书法,陈璧即曾随其学习笔法。宋克在松江书法史上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即是他对西晋陆机时代章草艺术的复兴,他赋予章草这一久不流传的书体形式,以更为明确的法则,便于后人更为深入地领悟传承章草艺术的独特魅力。永乐朝“台阁体”的诞生,起于彼时的松江,朱孔旸滥觞在先,沈度、沈粲创立在后。成化、弘治时期,松江地区也出现了以张弼、张骏、钱溥、钱博为代表的“云间字习”明后期是松江书法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也是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巅峰时刻。

“云间书派”三杰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在继承“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征明、王宠)文人书法基础上,在书法实践和书论建构两个方面,同时将中国书法推向了那个时期的顶峰,开辟了帖学书法的一代新风。莫如忠、莫是龙父子是“云间书派”的较早实践者。其中,以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影响最大。他是宋元明三朝以来帖学书法的集大成者,影响波及明末及清代三百年,甚至在清中期碑学兴起后,也不能无视他的影响和作用。陈继儒是晚明的文学书画大家,他以布衣之身,与莫是龙、董其昌三人相互表里,在艺术主张上几乎相同,陈继儒在文学与著述上的成就,甚至超过董其昌。他有着非常明显的山林隐逸之气。此外,晚明松江的书家尚有何良俊、陈子龙、朱舜水等。而与书法实践相呼应,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笔势论》,陈继儒《妮古录》《书画史》《宝颜堂秘笈》,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书画铭心录》等书论著作,对此中国书法史上的书家流派及潮流做了梳理、评价与理论总结。摹勒刻帖之风的盛行,也是此一时期松江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其中著名的刻帖就有董其昌的《戏鸿堂帖》,陈继儒《晚香堂苏帖》(辑录苏轼书法两百余件)等。

清代的松江书坛,仍然沿着董其昌的书学传统向前发展,从而形成了“云间书派”的赓续之势,规模和从学群体也相应增多,影响日益广泛。康熙雍正朝,从松江走出去的沈荃、王鸿绪和张照,是“馆阁体”正统书风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董其昌的传派,首先是董其昌传笔法于沈荃,沈荃又传于王鸿绪,王鸿绪有影响了张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传承序列。“台阁体”与“馆阁体”都是服务于宫廷和科举的书体,是国家承平时代信息有效传递的规范书体,这在以书写为主的时代,是必不可少的,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这是社会承平时代的积极气象,也是社会走向法度与良性运作的一个重要表征。于此书体,松江一地书家而能独占明清两朝之重任,可见明清松江书坛与时俱进的风气之正,同时也与松江一地元明以来较为安定富庶的社会环境,不无关联。清中期以后,松江书坛出现了碑学上升的势头。越来越多的松江书家开始从事金石碑版的临习与研究,如张祥河以所藏四铜鼓命名自己的书斋为“四铜鼓斋”,并辑录当时绘画理论著作刻印《四铜鼓斋论画集刻》,冯承辉对历代印识、两汉碑跋以及石鼓文音训有着深入的研究,胡公寿对历代铜印特别是汉代铜印做了辑录整理,等等,并有一批无名书家,逐渐为碑学的精神气象与审美风格所折服,而勤于收罗临写古代碑版,这有力地冲击了原有的帖学体系,对近现代松江书法发展的碑学转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松江书坛也由此进入了碑学帖学并立的局面。

近代以来,随着上海的开埠通商,整个环太湖江南经济圈与文化圈也发生了位移,中西文化的交汇,也使得这个时代的艺术审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变局与南北文化的交流,激荡着此时的松江书坛。当书法革命的主阵地从松江逐渐位移到上海滩之后,松江的书家也积极地融入了近代以来的书法革新大潮中,并深受扬州画派书法和何绍基、吴昌硕、康有为等人画家书法深远影响的松江书坛。通金石、宗北碑的俞粟庐,以训诂见长并师法郑板桥、何绍基的杨了公,书画、碑帖、金石收藏甚夥的封文权,工习魏碑以书入画的张叔通,以及篆模石鼓、精于刻印并师法吴昌硕的费砚与行草篆隶皆具神骨的冯超然,等,都是此一时期松江地域书法史上的名家。逮至民国以后,由于二十世纪初甲骨文的发现、敦煌写经卷的为世所知、以及战国秦汉竹简的出土,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书坛。而松江一地,在传统帖学书风占主流的大背景下,碑学已然成为另一极重要的书坛力量,二十世纪的松江书坛也先后出现了以王绍文、陆维钊、白蕉、程十发等为代表的书画大家,他们在糅合汉魏金石碑版的基础上,创立了个人的书体新风,从而推动了海上书派的新发展。

主办方表示,“此次展览作为人文松江建设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构建‘海派书法’、‘江南文化’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古文化发祥地松江‘云间书派’研究型展示的一个当代延伸。展览想以此次晋京展为契机,回溯历史,直面当下,面向未来,从新时代、新文化、新松江、新征程的时代视角,对地域文化史意义上‘云间书派’的传承及当下海派书法‘松江现象’的出现,做集中梳理与展示。通过梳理与展示,重新发现并寻找由这些作品、事件、文献与书法家串起来的松江书法史,在中国书法史大框架中的价值与意义,以进一步深入掘进松江书法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丰富松江地域文化研究的历史厚度,立足海派书法高地,夯实‘中国书法城’基础,拓展海派书法的影响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展览汇集的古今书法作品,不仅是松江千百年来书法发展轨迹的一次记录,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的一个侧影。这必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由这些作品、文献与书家串起来的松江书法史在中国书法史大框架中的价值与意义。

据悉,此次展览是由中国美术馆、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员会、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宣传部、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