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1 来源: 潇湘晨报 作者: 潇湘晨报
2000年9月,金庸来到岳麓书院,作主题为“中国历史大势”的讲座。供图/湖南大学
10月31日,湖南省档案馆安静如常。这个藏纳百万文献之地,因为金庸的离世,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湖南省档案馆,有一件珍贵的档案,记录了当年金庸致信湖南大学校长,请求进入该校借读的经历。
“这份档案已经被收入特藏馆。”当天下午,湖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庸的这封亲笔信被该馆收藏的时间应该是长沙解放以后,一直与湖南大学的部分档案放在一起。2004年,在整理这些档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这封信,并意识到它的重要价值,便将其收入特藏馆。
在工作人员提供的复印件中,记者看到,这封信起首便是“庶华校长先生道鉴:学生原籍浙江海宁……”最后的落款处,清晰地写着“学生查良镛谨启”,印章也是“查良镛印”四个字,写信的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八日”。
纵观这封简短的书信,可以看得出,当年21岁的金庸笔力雄劲、笔法洒脱,行文清晰。在信中,金庸写道:“……恳请先生准予在贵校借读以成生负笈后方之志……如蒙允许,生愿受严格之编级试验,或请准予暂在四年级第一学期试读,如成绩不及格可即予开除,但求能赐予一求学机会……自知所请于贵校规定或有未合,惟请先生体念陷区学生环境之特殊、情况之艰苦,准予通融借读或试读……”此外,金庸还提到自己为求学辗转突破日军三道防线(当年8月15日日军才宣布投降)的艰难经历。
在湖南省档案馆,这封书信被归入“国立湖南大学·人事类·关于各处学生请求借读等材料·自1945年起至1948年”的221号档案卷宗。除了书信内容,还附有湖南大学关于信件的批示记录。记者从中发现,当时校方并未给予金庸特权允其入学借读,学校批复上言明:“关于借读需向教部请求分处,本校不能直接收容……”批复的拟稿时间是八月十二日,核签的时间是八月十六日,而校长胡庶华签字是在八月十八日。
关于这封书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档案非常珍贵,可以证明抗战末期金庸确实曾试图求学湖南大学。他认为,在此之前,人们并没有发现过关于金庸求学湖大的记载。不过,尽管青年时期求学湖大被拒,但在2000年,年近七旬金庸以演讲者的身份再次来到湖南大学,做客“千年论坛”,在岳麓书院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历史大势》的演讲。
在此次演讲过程中,金庸没有提起这段50多年前求学被拒的经历。当年被拒门外的学子,今日却登上了学府的教坛,命运的安排如此充满玄机,金庸的心情可想而知。当时,他开言便说:“听说这把椅子跟以前朱熹讲学时坐的一模一样,这让我有点坐不安稳……”现在看来,在金庸内心,或许从未忘怀这段无果的求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