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8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艺术网
合作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
吉广传媒有限公司
文萃画材
拜占庭艺术大概从9世纪开始,经过一百多年的禁止圣像运动之后得到了重新的发展,禁止圣像运动的起因是在当时的神学辩论中,一派的宗教理论赢了。这一派认为神是看不见的,能够看到的那个不是神,在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传统中是不能表现神的形象的,到了8世纪这一派嬴了,表现神的形象甚至和神有关的形象都被禁止。在接近拜占庭的地区开始圣像破坏运动,即便是已经存在的也要毁掉,不能有人的形象,因为人和神是相似的,所以那时只能表现动物或植物。到9世纪,由于基督教世界的需要,重新提出表现神的形象问题。人可以像神,因为人具有神性,通过人的创造来反应和认识神、接近神。在宗教会议上同意了可以表现神的形象后,跟着就是技术上的问题——如何表现。
拜占庭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追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拜占庭的世界中,画的实体和画的精神完全要在教会里面,在修道院里。画家在工作时不是用眼睛来判断,而是用心。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个人是不重要的,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创作,自我意识是不存在的。没有个人表现,没有个人的欲望。一个画稿可以画很多幅画,每幅都是按照一定的规格或模式完成。在整个作画过程中强调写,因而能从中感受到笔和笔的运动。其中有某种抽象意味,这一点我们很容易领会,从“书画同源”中能够理它所说的“写”的含义。
当时的绘画完全是在教会的规范下工作,这种规范就是几何与数,它来自神学理论,而神学理论又与古希腊哲学相联接,最主要的两个哲学家,一个是柏拉图,一个是毕达哥拉斯。
在古希腊艺术发展到最完美的时期,柏拉图提出了自己对神的理解,他认为艺术的变化不符合神的永恒性。他为什么要把艺术家赶出他的“理想国”,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根据荷马的描写,神是可以变形的。所以他提出问题,问:神为什么要变形?是不是他还不够好?如果够好,他还要往哪里变? 因为他已是最好的了,那么他再变是往哪里变?难道是变坏?神会变坏吗?由此得出一个推论,如果是绝对的神、真的神是不变的,凡是变得东西是失去神性的。到了基督教时期就出现了新兴柏拉图主义。这个绝对精神被肯定了,它的表现方式是采用另一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理论,他的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对宇宙实质的追求。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数的关系,在对数的结构的探寻中希望找到宇宙的秘密或宇宙中最完美的规律。黄金分割就是这种数的比例关系的绝对完美的体现。这一理论在基督教艺术中表现为对线的研究,在线的比例和线的关系中尽可能找到绝对完美的形式,数的概念完全转变成基督教教义。这些数与《圣经》中的某些事件或某些有意义的片段互相关联比如三、七、十二、十三等。《旧约》中有七天创造世界的神话,上帝每天创造一项事物,六天世界创造完成,第七天休息。目前我们还是这样生活,一周工作六天,第七天上帝休息,人也不工作。
现在我们了解了拜占庭系统,从拜占庭到文艺复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我们来比较一下。从作品中可以看到拜占庭的艺术是一种平的、没有个人感觉的、程式化的神性的体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画画的造型与线条是具体的人的感觉,其中包含了异变的、脆弱的、有着人的某种谦虚的人性的品质。文艺复兴的发展对以后世界的重要影响就是回到了人,在人的处境里去看世界。虽然在当时的神学界里整个世界还是神的,但已经开始回落到从人的角度、用人的眼睛去看,用人的观点去看。从奇马布埃以后,乔托的艺术是美术史上决定性的一步。
既然我们转回到了人间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介绍一本乔托第四代徒孙切尼尼所写的《艺术之书》。
意大利佛罗伦萨修复学院院长在写关于奇马布埃作品的修复报告中,在前面介绍一件作品的材料特点时,引用了切尼尼书中的一段。他在文中重点介绍并以极大的热情推崇,从中大概可以感受到为什么文艺复兴的艺术在今日的西方产生这么重要的影响。
切尼尼写的这本书(大约写于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最重要的特点是把艺术与艺术技巧和中世纪相比,从观念上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中世纪的人们把材料看成是很纯粹的秘方或某种配方,是一种纯物质的运用方法的记录。但在这本书中有一种重要的取向,就是要把这类材料配方落到人的手上,人的要求在其中变得很突出。作者试图把艺术家的地位提高。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艺术家的地位还不是那么高,当时把画家当作手艺人,完全附属于教会之下,为建筑的需要做装修。但在这本书中,作者试图把艺术家的地位引到科学之下,将画和诗放在同等的位置,但在以前,画家是没有办法靠近这个高度的。他试图把画家提高到这个层次,所以他对画家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画家的修养问题。画家应如何修养自己。
切尼尼认为一个画家在学习的时候应该跟随一个老师,就是要有一个传统。而且他很强调要面对自然。但在达·芬奇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本书的观点被取代了。到了20世纪后半叶,书中的某些观点被重新重视,理由是他所提出的人的那种感觉在目前来说,我们觉得依然还是那么具体、那么真实,与我们现实里的关联还是那么直接。例如在书中,他教你用心去画,画到非常满意为止,但你还不能高兴,先把它放下,过几天或几星期再看,会是什么样。我们画画的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书中还说在你画大画的时候,画完退远看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他建议你用一根竹竿把木炭笔装在上面,有距离地去画。这样的描写我们觉得很有意思,马蒂斯就是这样工作,中间相距五百年。他所说的艺术家的状况与我们完全没有时代的隔阂,在今天恐怕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因为高科技的发展,尤其应用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担当的重要角色,使人的能力、人对自我的一种意识在模糊、在消失,在这个时候,这本书正好是在人对人的觉醒的那种状况里面,从事一种很远古的手艺,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我们对这本书有从另一个方面重新去读的必要。
近几年在欧洲发现一些史前壁画,尤其是前两年在法国东南部发现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洞穴壁画,给欧洲人一个很大的刺激,当发现者进入洞穴,在不强的光线下看到所画的动物完全像真的一样,据考证,壁画是三万年前的,这个结果公布后人们发现三万年前的壁画所面对的问题完全是我们20世纪所面对的。现在欧洲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在艺术上不用“进步”这个词,而只用“发展”“演变”,因为进步一词可以理解为像工业产品一样,后一个会比前一个好,后面的会取代前面的,但艺术就不一定符合这样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重读这本14世纪的非常关键的书,从中寻找新的启发恐怕是顺理成章的了。
这本书介绍的是乔托的绘画系统,它所推崇的最高的画家就是乔托,在西方艺术中把乔托当作一个非常突出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人的感觉、用人的眼光去看人的世界,这种人文精神就成为整个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主要的一个纲领。
乔托的作品给当时的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经验,他画的天使好像真的会从墙壁上飞出来。这是文艺复兴中关键的一个转折,他是用人的感觉去判断,他的理论主张是用明暗来塑造形体。他的作品在造型上有非常雄伟的纪念碑式的效果,这与他早期在教堂里做浮雕有关。
我们在前面讲了拜占庭的绘画用的是水性丹培拉,油性丹培拉是从乔托以后开始使用,可以说也属于乔托的绘画系统。油性丹培拉与水性丹培拉的不同之处在于水性丹培拉的水质媒介在干后,颜色和我们有一种直接接触的感觉。而油性丹培拉的画面表层像放置了玻璃,颜色与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因而产生距离与深度的空间幻觉。油性丹培拉比水性丹培拉在绘画的程序与方法上更加灵活,材料结构也比较自由,可以在布上画,也可以在木板上画,由于其中有了油的成分,增强了表现物象形体空间的真实感的可能性,使乔托的绘画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