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2-13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陈晓红
“我决定选择将新疆的葫芦、新疆的壁画二者结合在一起,更加衬托出我们新疆悠久的本土文化。”马江红对记者如是说。她想把丝绸之路上一系列的佛教石窟都刻画出来:“每件葫芦都是独一无二的。葫芦上的龟兹壁画我已经完整的刻了一个系列,还有敦煌、龙门石窟、云岗甚至唐卡,我打算把佛教艺术的一系列内容都刻下来,每幅壁画的内容都不一样,每件作品都不可复制。”
硕果累累
前不久,布达拉宫迎来了虔诚的壁画家马江红。她以微雕的形式,把一张张古老的丝绸之路壁画,鲜活地从墙面上转移到了葫芦上。这些葫芦被带入西藏,葫芦上的壁画,带来了丝绸之路的艺术,巧妙地将其和雪域文化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这是多年从事葫芦雕刻艺术创作的马江红最新的创作成果。
马江红的作品《阿舍王梦境灵浴图》(《龟兹系列》)曾选入初中二年级的教材,获得过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大奖,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奖;其作品《库木吐拉新二窟壁画雕刻》获《中国七夕文化节》银奖;2008年她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2009年参展在北京798举办的《最美的是我们新疆展》,全部作品被收藏家黄山先生收藏;2011年《真般若清净空灵图》等10余副葫雕及绘画作品,连续刊登在《荣宝斋》(传统艺术版)1-10期,并成为《荣宝斋》古今艺术博览期刊的推荐艺术家;2014年9月20日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马江红葫芦壁画及绘画作品专展》;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馆双年展在12月6日至18日国家博物馆展出了她的《柏孜克里克20点本行经变》微雕立体葫芦壁画、《新疆克孜尔石窟38窟的音乐窟》微雕立体葫芦壁画等作品。
含英咀华
马江红迷上这门绝技是在1989年,那时她还是一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艺术考察课上,她去了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观看了龟兹壁画。洞窟里风格迥异的壁画一下子就吸引了她,让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离开克孜尔后马江红又来到了喀什,在喀什的大巴扎上邂逅了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葫芦画。那些葫芦画上,镌刻了维吾尔族的花卉图案和生活场景,触动了刚刚参观完新疆克孜尔的千佛洞的马江红。她想,如果把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刻到葫芦上,会是什么样子?
从维吾尔师傅那里,马江红学会了葫芦画与葫芦雕刻,不过在技法上她却并不局限于师傅所教的,而是向版画的木刻学习,还向扬州的玉雕师傅学习,综合地运用玉雕、木雕的方法,采用阴刻、阳刻、浅浮雕、镂空等技术,使雕刻出的葫芦色彩丰富、凹凸有致,立体感强。
在对龟兹壁画的临摹与研究上,马江红倾注了更多的时间与心血。她发现新疆的壁画都是以单幅的菱格形式呈现,和敦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后者已是汉文化的产物,而前者仍有浓郁的波斯风格以及罗马风格。她以龟兹壁画中的佛教因缘、本生故事为主题,在葫芦上使古老的龟兹壁画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在2010年北京798 举办的一个名为“最美的是我们新疆”活动中,她的作品深深打动了前来参观的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常莎娜。“看到我当时展出的葫芦雕刻,她非常兴奋和激动。当时我们互相也不认识,她非常开心,一下搂住我,只是因为看到我的葫芦而开心。”马江红微笑着回忆道。常莎娜与其父亲常书鸿都是醉心研究佛教壁画的专家,与常莎娜的这次偶遇彻底改变了马江红的艺术之路。常莎娜将自己收藏的所有佛教题材图案全部赠给马江红,并告诫她,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好佛教壁画研究创作。
几乎疯魔
2012年7月,马江红毅然来到北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间工作室里,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新疆龟兹壁画的葫芦雕刻中。在北京的这三年,马江红从未忘记常莎娜的告诫,一直以此激励自己。每天她都在做着葫芦雕刻这件事情,几乎到了疯魔的地步。背井离乡来到北京,马江红也和其他“北漂”一样,有想家想亲人的时候,但她把所有的思念全都刻在了葫芦上。
她的这种新形式的葫芦壁画,刚一出现就受到一些藏家的欢迎,这些藏家基本都是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的人。他们会先去看葫芦上刻的是什么,慢慢研究葫芦上的内容,继而对葫芦壁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收藏家们一传十,十传百,都来到她的工作室参观。曾经有个名叫黄山的藏家,第一次看见马江红的葫芦壁画,只考虑了几分钟,就决定要买上一件,由于太过喜爱,后来又买了三件,最后将那次展出的10件作品全部收藏了。
创业传承
起初马江红的想法比较单纯,只是想刻壁画,这些作品可以销售出去卖一些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探索后,她的想法就超出了卖画和钱的问题。她想利用现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把这些壁画整张地移植到葫芦上,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更好地去弘扬佛教艺术。
“现在我受聘于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库车的市委书记高克平也很重视这个工程。非常支持葫芦雕刻,想把这个作成一个产业,带动当地的民族手工艺。”马江红向记者透露,目前也有一些外国人收藏她的葫芦,但还是国内收藏的比较多。她说:“我的一幅库木吐拉石窟葫芦雕刻作品,获得了全国银奖。在库车当地很多维吾尔族的老师,毫无保留地将它们的画册都拿来给我看,大家一起学习,想创业带动就业。百姓学到更多的技艺,更好地去生活,为库车本地的文化做出一些贡献。”
马江红还表示:“一件作品上面的颜色要上二十遍、三十遍甚至四十遍,每一件作品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构图要跟葫芦的造型符合,最后画上去的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告诉自己,人要有一颗简单快乐的心。保持这种状态,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才会沉迷于创作的喜悦中。”她还说,她将来想带着她的葫芦去周游世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的新疆文化。
下一篇:胡锦涛题字被黄山档案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