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器为何越晚越低端? 藏着许多未解之谜

时间:2019-04-02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钱江晚报 

摘要:每年初春,钱报记者总会在北京见证一场“考古界的奥斯卡”——在昨天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20个入围考古项目现场PK,今天中午,将揭晓最后的TOP10。今年,良渚考古最新发现——“浙江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遗址群”也是20名入围选手之一。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十大考…

每年初春,钱报记者总会在北京见证一场“考古界的奥斯卡”——在昨天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20个入围考古项目现场PK,今天中午,将揭晓最后的TOP10。

今年,良渚考古最新发现——“浙江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遗址群”也是20名入围选手之一。

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十大考古”,办到第29届,早已成为文博领域权威奖项。过去一年中国考古最新的成果、理念、方法和技术,会在这一两天里进行一次集体展示。而且,能有资格来PK的,必须是优中之优,好中选好。

今年的终极竞演现场,“良渚人”第三个登场,演示只有16分钟,通俗接地气。不过,换作普通人,可能还是听不明白。

那么,就来听钱报记者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要从4800年-4500年前,浙江德清雷甸镇的一家玉器制作工厂,收到的一张订单讲起……

德清中初鸣遗址

一个良渚制玉工业园区

订单要的是上千件玉锥形器和玉管。单子虽然大,但是档次不高。老厂主心里有些疙瘩。

退休前,他也是做玉器的顶尖工匠,代代相传的制玉工艺,老祖宗和他的这双手,碰的可都是金贵的玉料,行话叫透闪石软玉,是专为住在18公里以外的良渚王服务的,普通人无法享用。

怎么到了儿子这一代,日子越过越粗糙了?先是工厂开到了良渚古城外围,接的订单,也不再高精尖。而且这么大批量的货,到底要发到哪里去?

4500年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也在想这个问题——

2017年至2018年,为了配合良渚古城外围遗址调查,以及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的开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博物馆对德清中初鸣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勘探和试掘。

方向明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当年那对良渚父子的制玉工厂,标准说法是:数个制玉作坊遗存组成的作坊遗址群。

定位显示,这个遗址群在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一个叫杨墩村的地方。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一带挖鱼塘曾出土大量玉料。

车子经过一条古河道,名西大港,不远处,指示牌显示:木鱼桥。

在杨墩村发现的点,不止一处——考古队员陆续发现和确认了木鱼桥、田板埭、保安桥、小桥头、王家里等多处遗址点,目前已有7处,这些遗址点均有玉料出土。

专家统称它们为:中初鸣制玉作坊遗址群。总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米,规模非常大,而且每家工厂都离得不远,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园区”。

批量生产小件低档玉器

是当时最畅销的潮流饰品

连续下雨,来保安桥遗址的这天,总算出了太阳。

方向明指着北边,一条沟,呈斜坡状,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堆积里,出土了大量玉料。

这些玉料,是良渚人在做玉器的时候,从上面扔下去的。而他的工作场所就在台子上。堆积中发现的玉器成品、半成品、残件200多件,基本上只有两种产品:玉锥形器和玉管,还有一些零星的小坠子。

竟然不是良渚王和贵族用的三大件琮、钺、璧,反而是小件玉器,类似小商品市场的水平,而且种类单一,量又大。

方向明认为,这说明当时良渚人的玉器生产已经能达到高度专业化的水平,因为做玉锥形器和做玉琮、玉璧,完全是两种技术,玉料也有差异,需要不同的专业方向、专业人士。

玉锥形器,就是当时的流行饰品,良渚人一般成组插在头上,身份越高,根数越多,最多的要插9~10根。所以这玩意儿一用就是一大把,无论贵族,还是普通人,都要用。

而从方向明做过的一组锥形器数量统计可以看出——越靠近良渚文化核心区域,用得越多,“说明中初鸣生产的锥形器,具有极大的需求。”

目前土台顶部发现了4座墓葬,以及1个灰坑(你可以看成是古人扔生活垃圾的地方),里面有少量玉料,还有一块不规则的红烧土堆积,是房子的基础残迹。

这说明,良渚人在这里工作,死后也埋在这里。

沟的边缘和外围,还有良渚人挖的两口井。

仅仅保安桥这一个遗址点,就能看出布局功能清晰,能让我们了解到当时良渚人制玉的生产模式和规模。

玉器为何越晚越低端

这笔订单藏着许多未解之谜

中初鸣发现的这些玉料,从开料痕迹看,都比较浅。

良渚人开料,最主要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绳子沾上解玉砂,吭哧吭哧来回拉线切割;还有一种,就是片切割,也叫锯切割。比如柱状体的玉琮,尤其玉璧、玉钺,100%是线切割。而中初鸣的良渚人,接的单子都是片切割深度比较浅的。

让人疑惑的还有,这批订单的玉料也离以前“柔润淡雅”的标准差远了,大部分都是很普通的蛇纹石。

良渚人的玉器,是身份的象征,所用玉料也有好差之分。最好的就是我们熟悉的用来做琮王、钺王,俗称鸡骨白的透闪石软玉。

第二名,是阳起石软玉,颜色偏绿,因为含铁量高。最后才是中初鸣遗址发现的玉料,经检测原料大部分为蛇纹石,还有少量叶腊石。

难道身处良渚晚期的中初鸣良渚人,只能用低端玉料做玉器了?

方向明举了个例子,比如反山遗址,哪怕是王的12号墓,也有手一捏就要变成粉的玉器,年代偏晚的14号、23号墓,有很多拿在手上都觉得轻飘飘的玉器,当时没有系统检测,现在怀疑就是蛇纹石。“高等级的墓葬里也出这些差的玉料,证明当时并不是你想要定制好的玉,一定都能拿到,工匠也会用蛇纹石去替代。”

方向明还有一件事想不通——在良渚文化中,几乎所有的玉器都有神像的影子,但画遍良渚玉器的他发现,“本来的‘眼角’很圆润,弧线很美,但到最后,线条开始变得有点呆板。这可能有多重因素,材料是一个大方面。”

未解之谜很多,但在中初鸣发现的这笔订单,却让人有些兴奋,让我们离答案,离良渚人又更近了一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