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10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雅昌艺术网专稿
编者按:2017年11月,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李昌菊的最新著作《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在人民出版社出版。20世纪初,油画作为改良中国画的重要画种引进中国,参与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油画已成为本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中,李昌菊大致依循20世纪前期(1900—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1949—1978年)和新时期以来到世纪末(1978—2000年)三大部分,探讨中国不同时段的油画本土化现象。本篇文章为第二篇《学习苏联与自主发展》(1949—1978)的第二章节《学习现实主义》的第三节内容,详细介绍了马克西莫夫班学员的创作实践。
创作实践
能够进行现实主义创作是培训班的终极目标,在进入创作前,有一个过渡的教学环节,即创作练习。在第一学期即安排了创作练习,从命题构图(如“新北京”)、“构图性肖像画”创作单元等学习性创作直到毕业创作,形成与基础教学相配合的循序渐进的创作教学过程。[1]油训班的创作教学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创作肖像画的课题,第二部分是创作情节性绘画,也就是毕业创作。[2]
创作过程包括从收集材料,研究主题,准备构图小稿,对视觉材料进行写生,人物的动作局部画素描色彩写生,然后放大进行正稿的制作,如同建筑施工一样,一步一步严格按程序来做,逐步实现设计意图。完整的创作教学,使当时的学员得以了解油画创作的规范流程
在创作阶段,学员关于创作的问题集中涌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如何选择题材?之后如何进行构图?画面表现应注意些什么等。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每个创作者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而怎样解决才是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画家,马克西莫夫的回答合乎现实主义原则和导向。对于如何选择题材,他认为应从生活中选择题材(图2-2-52),并应是常见的,便于写生的题材,他既反对脱离生活的所谓“重大题材”,也反对选择生活的判断和生活中的琐碎事件。他认为前者是已超越了学员的实际能力而无法驾驭,对于后者,他的观点实质是要求学生完成一幅绘画,而非一张插图,而这张独幅画是要能够概括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虽然它也采取“一瞬间”的场景和“刹那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根据这一瞬间的事物关系,可以推想事件发展的过去和预测未来的后果。其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包含了两方面:其一、强调取材生活坚持了真实性原则;其二、强调通过瞬间表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坚持典型性原则。
在进行构图时,马克西莫夫时时提醒学员注意现实主义表现方法中的思想性、情节性。在第二学期以《新北京》为题的构图训练时他针对同学作业说:“从草图可以看出作者是观察了生活的,但遗憾的是仅仅停留在第一步,看起来有点像素材。对环境的描绘还不错,但对人物内心刻划却很少注意”。[3]在草图总结会上他也客观的指出,从这次画的这些草图中看来,纯粹是生活现象的描写,画家画出这些现象,就说明画家没有真正的感受,……从所有的构图看起来,不管你画的是什么地方,……主要的是要考虑到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情节,……主题思想应该叫人一看就懂”。[4]就是在一次次的练习与评析中,专家指出了问题并指引正确的现实主义方向,结果是“同学们听了很服气。”[5]
系统训练之后,毕业创作是最后的环节,它检验着教学的效果。“专家在这方面要求我们也是很严格的,几乎我们每人在最初勾木炭或铅笔稿时,都要勾上七八张,探讨最适合于自己的表现形式,而且往往通不过。”[6]这种情况绝不偶然。靳尚谊的毕业创作是毛主席视察黄河,“这张画的构图花了很长时间,……虽然反复构了很多图,收集了很多素材,但由于体验不够,仍不是很理想,最后马克西莫夫把这张图否了。”[7]后来靳尚谊又经过充分的准备,终于完成了油画毕业创作:《登上慕士塔格峰》。正是毕业创作每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学员进一步获得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切实宝贵经验。靳尚谊回忆创作收获时说,创作使他更具体地体会到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反映生活、反映历史事件、处理情节的标准和要求。
从总体上来看,马训班学员们的毕业创作,在油画现实主义创作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画面构图的结构性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是造型和色彩的塑造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基本掌握了色彩造型的规律,使得用笔用色生动、大胆,能够放得开。在作品《起家》中,两个背部人物的塑造非常明确,受光背光大的冷暖关系,背光中的反射暖颜色,受光形体转折的色彩变化,都紧扣方圆体积的穿插、组合和变化,表达准确有力。由于强调了结构内容的体、面表现,色彩的能量得以发挥,形体形状的力量加强了,使两个在风中的不同形体感觉和不同颜色倾向的人物表现得非常充分。
油训班的毕业展览于1957年夏天在中央美院礼堂隆重举行,展出了十几幅大型油画和一些习作,这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现实主义风格的油画创作展览。朱德委员长参观了展览,还专门出版了画册,而且很多作品都印成了单幅画,整个展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影响也很大。[8]这批作品取材于革命历史或现实,构思新颖,情节生动感人,注重运用油画语言塑造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了学员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达到的绘画技术高度。“虽然现实主义风格的多样性探索对当时的油训班学员来说还不现实,但他们完成的《起家》(詹建俊)、《青年地下工作者》(候一民)、《远方来信》(汪诚一)、《刘胡兰》(冯法祀)、《家》(秦征)、《转移》(王流秋)等作品,不仅反映出其造型和色彩能力较前大有提高,首次从技术层面摘掉了新中国油画的“土”帽子,而且对在情节瞬间的提炼“定格”中揭示事件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也理解和贯彻得比较明确。……应该看到马克西莫夫的创作教学不仅使学员在原有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现实主义主题性情节性绘画创作标准和要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对如何用油画语言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认识趋于理性,……”。[9]
通过油画训练班,现实主义养分得以注入中国油画,不仅为中国油画教学的正规化、体系化做出重要贡献[10],更重要的为中国油画培养了一支现实主义创作力量(图2-2-61)。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看,它发生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油研班的教师、教学情况、毕业创作都曾在当时最重要的期刊《美术》、《美术研究》上加以发表或连载[11],包括马克西莫夫关于油画教学的三次重要报告,[12]其潜在影响难以估量,但究其本质,我们可以将培训斑的教学看成是一次非常真切的深入的成功的现实主义油画表现技术的引入行动,这次培训与苏联美术作品展览、书籍出版、苏联留学等一起构成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的强力影响,为中国油画发展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