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0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 雅昌艺术网
5月19日,正值全国第29个助残日,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乱针绣技法与文创设计”主题展览在江苏工美艺术精品馆,共展出乱针绣非遗传承人吕存大师和残疾学员的130多件刺绣作品和习作。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以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以来,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开始致力开展非遗传承与残疾人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2017年以来,学校加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指导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主要面向残疾学员举办非遗项目培训,现已连续举办3期,参与学员112人,其中残疾人学员67人次,来自江苏苏州、连云港、盐城、徐州、镇江、扬州等地。此次展览既是对前期培训计划实施以来的一次成果展示,也体现了残疾人群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据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赵健副院长介绍,让残疾人更平等地实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生活,就要充分依据他们自身优势与特点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残疾人虽然有着各种缺陷,但也具备独特的优势,比如视障者的听力更敏感,听障者的观察力更强,刺绣、剪纸等一些工艺美术类的非遗项目就非常适合他们。面向残疾人群开展非遗项目的培训,既有利于在残疾人群中选拔和培养非遗传承人,将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又能够帮助残疾人学会技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该校“非遗”培训总体目标是以残疾人为传承人群,以“乱针绣”为培训内容,以帮助残疾人就业为目的,根据乱针绣技艺特点和残疾人身心特性,注重乱针绣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拓展残疾人对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非遗技能学习和传承能力,为残疾人全面小康奠定基础。
乱针绣在六十年代后作为中国刺绣发展到近代后产生的一种新的针法被广泛运用,并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乱针绣发明的初衷其实是作为一种新的、结合了中西艺术理念和方法的艺术创作形式来进行研究和发展的,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一直是纳入在正则学校正统的美术教育体系中,并被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国立艺专(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前身)校长吕凤子先生定名为《正则绣》。
学校特别聘请的乱针绣非遗传承人吕存是吕凤子先生的嫡孙、正则绣第三代传人,1955年出生,江苏丹阳人。吕存先生身处美术世家和教育世家,在家族艺术精神的浸染下,经过长期创作实践,重新感悟到正则绣的精神,并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艺术道路,提升了正则绣新的发展空间。2012年,吕存被工信部、人社部、文化部联合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曾经领衔主创国家级礼品——江苏省人民政府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大型刺绣《归程》。
吕存大师艺德高尚,诲人不倦,他悉心指导陈秋英、陈娇娜、龚建珍等多位残疾人艺术工作者,多次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