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东:乏味的2019香港巴塞尔博览会

时间:2019-05-22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雅昌艺术网专稿

摘要:2019香港巴塞尔博览会现场第七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如期在3月27日举办,尽管依然有8.8万人次的创纪录观展人潮,且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业已成为香港整个城市最核心的艺术活动——在VIP日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不少欧美大画廊销售情况的火爆,但前后两次的观展体验下来,笔者觉得今年的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令人略…


第七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如期在3月27日举办,尽管依然有8.8万人次的创纪录观展人潮,且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业已成为香港整个城市最核心的艺术活动——在VIP日就有多家媒体报道了不少欧美大画廊销售情况的火爆,但前后两次的观展体验下来,笔者觉得今年的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令人略感乏味。

展览结构固化

乏味的原因之一是博览会的展览结构固化,主办方力图增强在地域性所导致展览整体水准的不一致或者说不协调。香港巴塞尔博览会成立以来将展场划分成“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廊荟萃”“艺聚空间”“策展角落”几个主要部分,此外还将“光映项目”“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和“艺文出版”结合其中,前面五个是博览会的核心单元,其他三个的存在属于“锦上添花”,作用就是给商业气息浓厚的展会增加一些学术气息。

这样的展览结构尽管略有过调整,但本质上未发生变化,展会的组织者一方面是希望能展现出当今国际多元化的艺术创作面貌,另一方面在参展商的选择上有意逐年在扩大亚洲画廊的参展比例,体现出更强的包容性,这的确符合“博览”的本意。一般一层重点展出当代艺术,三层主要以现代艺术为主。一层云集了国际上的一线大画廊,因此往往最受关注。媒体也通常会将报道的重点聚焦在这些画廊又带来了哪些最贵的作品,哪位藏家买了哪家画廊的哪件作品;而其他占据整个展会参展商数量80%的中小画廊——无论是他们带来的作品还是他们的交易情况,都甚少被媒体关注。

收藏家和普通的收藏者都会在进入展场的第一瞬间直奔大画廊而去。大画廊无论在艺术家资源、客户资源、品牌还是营销能力方面都近乎于“垄断”,而中小画廊则沦为展会的配角。当然,这种商业资源上分配的不均是短时间没办法改变的。因此,在展览呈现效果和关注度上,这种两级分化的现象体现得尤为明显,而这种现象在今年变得越发的明显。

沦为配角的中小画廊也已经开始意识到上述问题,他们已经开始寻找“博览会疲惫症”的解决方案,开始重新规划他们每年参加全球性博览会的布局和安排。这反映出中小画廊对于在巴塞尔上自身“待遇”的不满情绪在滋生,甚至有的中小画廊已经停止申请参加知名的博览会,而改由在博览会举办期间租用临时空间展览代理艺术家的作品。

去年在柏林举办的一场由《纽约时报》组织的艺术论坛上,卓纳画廊的老板大卫·卓纳就曾提议参加巴塞尔这种最高水准的博览会中的大画廊要给小画廊提供补贴,也获得了佩斯等大画廊主的响应。大画廊的这种表态说明他们意识到了目前博览会生态的失衡,因为中小画廊往往能够挖掘到极具潜力的艺术家,而当艺术家和中小画廊合作一段时间后名气增长,市场有了藏家基础之后,他们往往会转投到大画廊。因为大画廊有更强的推广能力、营销能力,对艺术家而言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这是商业竞争的一种必然,但作为博览会而言,要在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举办期间平衡好大画廊和中小画廊之间的关系,总体控制好展会的整体效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今年的感觉就是画廊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不是缩小,展陈效果也有很强烈的反差,相信即使是普通观众也能感觉到这种反差。所以,展商的数量和展品的质量很难兼顾。


看不清当代艺术创作的趋势

乏味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此次展会的2000件至3000件作品鲜有令人眼前一亮或者引起话题的,香港巴塞尔已经成为网红博览会,但今年香港巴塞尔举办时朋友圈刷屏的数量远不如往年。香港巴塞尔博览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业平台,显然没必要苛求画廊展览的作品要具多高的学术性。但就商业价值而言,也缺少往年像草间弥生、杰夫·昆斯、达明·赫斯特、村上隆那种商业到近乎极致的作品。

博览会不仅是个商业交易的中介平台,更应该是能够将全球最新创作趋势和潮流得以展现的一个舞台,其作用有点类似于巴黎服装发布会。但这届展会整体上还是绘画占据绝对主流,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数量远少于绘画作品;而在绘画作品中大都又以抽象绘画、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或者若干风格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居多。因此,很多作品尤其是抽象绘画似曾相识。但真正有深度、有创作脉络和主线的艺术家创作只占少数。所以,令人乏味的根本原因在于看不到当代艺术创作的趋势,当代艺术发展的走向令人感到迷茫,偏商业性的当代艺术家的创造性有停滞不前的迹象。

相较而言,现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因为已经进入历史,所以不少画廊带来的毕加索、莫兰迪、席勒、赵无极等现代大师的作品,均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这说明艺术价值是商业价值的根基。


对国内收藏家的吸引力在下降

乏味的第三个原因是,随着香港巴塞尔进入到“七年之痒”,它本身对国内的收藏家的吸引力在下降。

很明显的是,今年国内的藏家去看巴塞尔的人数和购买数量均不如往年。因为鲜有国内媒体爆出国内哪位藏家买下展会中的高价作品。随着国内经济的下行,资金出境的管控等因素使国内无论是机构收藏者还是私人收藏者都对购藏作品态度更加谨慎,他们购买作品的考虑时间要更长。而欧美大画廊在进入香港之初期盼的是中国藏家能够成为他们在亚洲主要客户来源的愿望要落空了,尽管国内藏家的学习能力很强,也不乏喜欢收藏欧美当代艺术家作品的藏家,但专注收藏现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人数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国内近期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热烈讨论的抄袭和原创的问题,也影响到不少藏家对于当代艺术收藏价值的信心。

因此,中国藏家对于巴塞尔的审美疲劳是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尽管这些欧美大画廊短期内面对的是亚洲藏家,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欧美大画廊云集到香港,他们在开发新的客户资源的同时,也在激烈地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所以,他们之间的肉搏刚刚开始。

另外,今年香港巴塞尔博览会组委会要求每张VIP卡一天只能带一个人,这给很多画廊造成了不便,这样的举措也令很多人遗憾。原因可能在于组委会觉得要控制有效藏家的入场数量。

总之,进入第七年的香港巴塞尔开始具有经营的惯性,如何保持对亚洲藏家的吸引力是值得主办者去深思的。

(文章刊于《艺术市场》2019年5月号)

  马学东简介

  1979年生,2003年7月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本科);2007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硕士);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2006年10月至今担任《艺术财经》杂志艺术品投资分析员;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担任上海证券报艺术财经周刊撰稿人;2007年6月至今在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工作,担任研究部主管;2012年9月起担任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执行总监,现供职于嘉德投资公司投资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