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幅作品有80幅打渔题材 民族美术如何避免创作同质化?

时间:2019-07-05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 雅昌艺术网专稿

摘要:近日,中国美术馆接连举办了多个民族美术大展,如“民族美术高等教育60年成果回顾展”、“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草原四季 亮丽北疆”全国美术作品展等,之所以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在历届全国重要的专题性展览中,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近日,中国美术馆接连举办了多个民族美术大展,如“民族美术高等教育60年成果回顾展”、“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草原四季 亮丽北疆”全国美术作品展等,之所以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在历届全国重要的专题性展览中,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有学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自建国以来,大展中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尤以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傣族、塔吉克族、彝族为创作素材的作品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使得画面容易出现对比的效果和装饰的色彩。
二、这几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体系比较完整,利于画家搜集整理绘画素材,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
三、这几个少数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所生存的状态较为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依然保留了很多本民族的特色,例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中的摔跤、赛马、套马等传统项目。
四、这几个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有着自身特点。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吸引艺术家的那些风土人情、人物形象、日常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服饰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已成为新一代的“贵族”,以前具有沧桑感的服装,也开始用新的丝绸和锦缎制成,看上去光鲜亮丽。也有很多少数民族青年学童已经不愿穿着民族服装,而更青睐于汉族打扮。

节日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很多传统节日也逐渐变成旅游开发的项目,以表演的形式“片断化”地呈现给外地游客。

生活方式上,众多牧民也由移动的毡房变成了定居的砖房。“那些神圣、古老、庄严的寺庙也悄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念经的僧人们头顶上吹着现代化的吊扇,看门的僧侣在手中摆弄着手机,活佛和住持们出入时也会有豪华的车辆接送。”

此外,随着交通的发展,就连最偏远的地区都有铁路、公路通行,艺术家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地区去探索“猎奇”。

而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都吃肯德基,看手机微信,关注时尚,注重护肤……

当少数民族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再突出,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如何成为全国重要专题性展览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呢?


将少数民族与国家主题联系起来

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孙震生的《回信》获得金奖,这件作品描绘的是汶川地震结束后,受灾地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几个零落的孤儿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家庭,在刚刚建好的新房子前,给为他们寄来过冬御寒毛毯的解放军叔叔回信的场景。图中,孩子们的着装,既有民族服饰,也有汉族打扮,背景也是毫无特色的砖房,但作品却把少数民族与国家主题联系起来,作品细节包含“军民关系”、“少数民族”、“捐赠救灾”等主题都充分体现了主旋律的精神。

对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孙震生在《回信》创作体会中这样写到: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造成四川、甘肃、云南等八省不同程度受灾,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作为32年前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我感同身受,灾难的伤痛、党和政府的关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无私援助无不刻骨铭心!作为一名年轻的美术工作者,深切感受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一定要创作出一幅抗震题材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大爱无疆的赞颂!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与准备,我和几个朋友在2008年12月底,结伴前往甘肃、四川等地搜集创作素材,经过一个多月的川藏之行,创作的欲望愈发膨胀,作品的构思愈发清晰。

最初,我也想把受灾救援的场面作为创作内容,但是因为没有切身去现场感受,又缺乏第一手资料只好作罢。这次川藏之行,我深刻感受到当地受灾群众震后家园得以迅速重建、生活温饱得以保障和人们对党和政府无限的感激,于是我把创作思路锁定在“感恩”两个字上。《回信》的构思也应运而生。

也只有真正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感动别人的作品,就像钟情于藏族题材的画家史国良说的那样,“我认为不管是画西藏,画云南,还是画凉山,主要是画生活、画人,画当地的生活和人给你的感受。你要有感而发,没有感受的时候只能是新鲜、猎奇、刺激这样一些很表面的东西。有一些作品就是依照这些很表面的感觉通过精良的制作在美展中获奖的,但是这样的作品是不会长久的,画作要想感人是藏在作品后面的东西——有感而发的情是最主要的。”


“倾向性”审美偏好 导致创作同质化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美术创作座谈会上,陈坚分享了他所看到的艺术家创作的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撞车”,“我看了500幅作品,至少有七八十幅是打渔题材,尤其是渔船、打渔的场面特别多”,陈坚说到。这一问题在民族美术题材的绘画中尤其严重。

上世纪40年代,随着西北、西南边疆地区战略价值的凸现,全国掀起了边疆开发的热潮,艺术家们也纷纷前往边疆写生,并留下了诸多有关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的精美画作。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题材,特别是西部民族题材,成为美术家讴歌新时代、歌颂新中国最重要的创作素材之一。大量艺术家纷纷深入西部民族地区,搜集第一手素材,创作了一批表现西部民族地区人们新生活、新建设、新变化以及新的精神面貌的作品。

改革开放之后,少数民族题材再次成为艺术家热衷表现的题材之一,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自由地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

这些创作也深刻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曾说到:“我小时候生活在湖北,对边疆少数民族可以说一无所知,但通过这些美术作品的描绘,我知道了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是什么样的,这给了我非常美妙的精神享受,让我对辽阔的边疆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小时候打下的烙印至今难忘。”

由于民族题材在绘画的场面与格局上有独特的审美取向,所以如蒙古族骑马狩猎、藏族妇女汲水、朝拜、苗女傣女盛装等最易出彩,许多画家纷纷以此题材进行创作,“撞车”也就在所难免。

在老一辈名家的指引下,许多中青年艺术家在写生过程中,最容易对前辈作品中的经典元素“感同身受”,但是,当时代发生变化,当初的“特色”和“经典”也开始逐渐消失,这也让去边疆写生的艺术家非常扫兴,“最近去拉萨很扫兴,很有特点的老招牌没有了,一条街都拆光了,破坏了西藏的文化魅力,没有西藏特点,追求庸俗的现代化。现在的云南也一样,吊脚楼、竹楼越来越少,全变成贴马赛克的玻璃房子。”常去西藏写生的史国良说到。

当然,只追求过去的老旧存在,不跟随时代也不恰当。一次,西北民族大学教师陆春莉去西藏,正对着一处破旧的全部由木板搭起的藏族民居写生,这时,一位藏族大爷突然拍了她的肩膀,用不流利的汉语说:“这个不好,现在不多了,你为什么不画好的房子?”


面对时代的变化,艺术家应该怎么做呢?

近日,正在以云南白族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北京画院画家王冠军,多次去云南采风后,有了新的发现。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视角很重要,老一辈艺术家有很多成功的创作经验,如偏于传统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切入点等。现在我们正处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之下,再去包括体验少数民族文化时,视角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会考虑到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与过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我们在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中要寻找和挖掘的。此外,表现形式也很重要,采风时感受到的鲜活的东西,需要一些新的方法来呈现。”

艺术创作应该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要注意的是,“变化不是核心。”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看来,“少数民族题材美术最大的问题,是用汉民族和美术学院的眼光来处理少数民族题材,不能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不能上升到史诗的层面,更不能上升到地缘性文明的层面来整体深入地读解一个民族的生活,甚至形象。这也导致现在的作品看起来千篇一律,这才是最致命的。”

在中国美术馆刚刚结束的“民族美术高等教育60年成果回顾展”和“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优秀的民族美术艺术家们不同的努力与尝试。

每个民族间的不同,不是因为长相,更不是表面的服饰,而是它们对时间、生死、宗教等不一样的理解。艺术家们也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少数民族新出现的摩托车、高铁等元素反映时代变化,也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

“与时代结合的民族美术创作,最终还是要回到人,回到文化,回到地缘性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