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2 来源: 99艺术新闻 作者: 99艺术新闻
2020年1月10日,庞茂琨大型个展“庞茂琨:副本2020”将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展,这次展览由德国著名艺术分析哲学学者卡尔海因茨·吕德钦担任学术主持。
开幕式:2020年1月9日(星期四)下午4:30
展期:2020年1月10日—3月24日
地点: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副本2020”系列是庞茂琨前一个阶段“折叠”系列创作在空间和媒介上的拓展与延伸。从庞茂琨以往的创作可以看出,他一直偏爱古典绘画。他认为,自走出伊甸园之后,人类社会深层结构里的众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造世界、人类内部的生产者与管理者,母与子、男与女等等,虽有变化,却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在与自然产生之物、技术产生之物的关系中,其角色是清晰的;关于人和自然的对立与背反、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等关系,人们是确认的。人们对于自我的同一性(自我认同)、对于不同性别间的大致关系、不同代际间的联系等也是肯定的。而这样的清晰、确认与肯定,是人类社会几乎所有价值判断、道德结论及行动标准的前提。
可是今天,一部分深层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些我们曾经深信的东西变得难以确认。当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完全可以更高的能效替代人类劳动力,人类因此而显得多余的时候,人类的敌人是人类中的剥削者,还是人类凭借新科技制造出来的人造物?人类如何确定对抗的对象,以及对抗的手段?“我们与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庞茂琨接着说道。
新的技术甚至让我们难以确定自我的同一性。当3D打印器官、芯片植入、DNA复制技术不断成熟,当实验室培育的人类已经随时可以成为现实之时,我们成为软硬件意义上都更“高级”的人类。可是如何确定人类是人类,如何确保我们的“人格同一性”?在今天的技术语境中,决定同一性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传统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信念相信最简单的标准是身体的同一性,所以它们都强调复活。可是,移植了人造器官之后,还是同一个人吗?是否存在一个临界点,一旦过了这个临界点,个体就失去了同一性呢?显然,身体同一性的标准已经失效。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性的认定依赖意识、记忆或者经验的连续性,那么,我们现有的概念体系似乎也无法应对大脑移植、芯片植入、或者人格复制等问题。到底如何确定“人是人”、“我是我"?但人自身也可以被改变、被制造之后,也许我们已经不得不放弃人格同一性这一问题的偏执。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副本2020”系列诞生了。这是庞茂琨基于科技之于人类社会的创新与危机的一种直觉式思考,这种思考既指向艺术史,也指向未来。他试图预言式地制造一个未来幻像,人工智能在成为人类智慧副本的同时也在革新、刷新着既有现实与人类轨迹。艺术家通过升华副本的定义,旨在探究当代艺术在艺术史文脉中的上下文关系,以及将这一关系转化对应于当下时代文化与社会现实情景中,通过艺术家极具个人化的视角捕捉这些内部细节,进而创造一个崭新的内源艺术史。
正如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所讲“本次展览展厅墙上的油画作品没有展现出传统意义上的完备性,却仿佛肆意飞溅的碎片,正如宇宙诞生之日,时空在宇宙奇点触动下,一个震荡宇宙或重复宇宙的瞬间在事件穹界中以不规则的状态凝固,模拟造物以完全非正交的方式随机切割这个世界。而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博物馆却通常更默认赞许非自然的正交呈现方式,所以庞茂琨果真见微知著,摒弃陈腐的架上艺术框架,试图用更自然的形式激发我们的心弦,与这庆生的低吟浅唱共鸣,也期待这烛光如黑夜灯塔的微光,照亮世界尽头那一端不规则又不符合世俗逻辑的尖锐边界。”
学术主持卡尔海因茨·吕德钦在《图像的肉与灵————从九个层面解读庞茂琨的作品》中谈及,庞茂琨这次在美术馆的个展名为“副本2020”,灵感来自于英国作家理查·K·摩根2002年所写的科幻小说《副本》。而这部小说在德语区被意译为《永生程序》,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中精髓,即它讨论了意识在不同身体间自由转换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庞茂琨像是在米开朗基罗的原始构想上笔力饱满地一甩,便着手寻求新的原创驱动力,大胆摒弃古典技法的束缚,建立与漫 传统绘画历史的全新纽带。借用柏拉图的定义,庞茂琨不仅是单纯模仿(mimesis),而是带有共情性质的场景参与(metexis)。这种场景参与的定义不是一种漠然嵌入,而是带着切身经验融入其中,距离感在那一刻被消融,只强化现场感和归属感的独特体验。
艺术家自述
科技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令我们陷入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与困惑交织的状态。面对技术带来的奇妙、巨变与断裂,今天的哲学、伦理学或者是艺术,可以说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代艺术的所谓“当代”,并非是对新近才出现的艺术创作手段与媒介的迷恋,而是对当下时代情绪的体悟与表达。“副本”,既是今天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手段,也将是人类新文明阶段“存在”的合法状态。眼下暂且还作为“正本”存在的我们,如何看待“副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如何面对“副本”与“正本”在价值和意义上相互转换的可能,能否去设想一个“副本”甚至超越并控制了“正本”的未来?
许多年来,我从未刻意回避古典艺术,相反,我对它有着一种眷念,这种眷念一方面是出于对风格、图像的个人喜好,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曾经坚信人类一直活在历史之中,未来也总是在历史中徐徐展开。然而,智能科技正在让未来加速度地到来,而这个新未来究竟是伴生解蔽与显现,还是会彻底颠覆自然人类历史的逻辑,让曾经的精神表达系统失语,让现有自然的社会运行机制失效,让自然人类的历史终结?
蛋糕内含着欲望与诱惑,遗忘与守护,庆祝与纪念,结束与开端。这一次,蓝光脉动的蛋糕,会承接谁的庆典?
浪漫的历史。
断裂的未来。
庞茂琨
2019.12
关于庞茂琨
庞茂琨,1963年生于重庆,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等。
多年来,庞茂琨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他总是以凝视的视角来描述现实本身,原本静穆的古典画风也被他赋予了一种别样于日常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而这样的艺术气质不仅仅代表着个人化风格的建构与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被海内外多个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代表作品有《苹果熟了》、《彩虹悄然当空》、《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模糊系列》、《虚拟时光系列》、《巧合系列》、《光耀系列》、《游观系列》、《折叠的肖像》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