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7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澎湃新闻
博物馆智能导览、智能辅助文物修复、古籍文献智能研究、古代绘画智能识别……未来的博物馆将越来越智能,会为观众带来怎样的参观体验呢?
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运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馆与科大讯飞、阿科瑟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上“智慧场馆”建设的快车道 。
据悉,上海博物馆此前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
在当今时代,科技越来越多进入生活,也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敦煌研究院通过多年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探索,建立了敦煌石窟数字化档案;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推出智能导览、网上虚拟展厅、VR互动等,提升公众的观展体验。
上海博物馆在打造智慧场馆的设计方面也迈上了新台阶。1月6日下午,上海博物馆分别与上海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阿科瑟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三家科技企业和单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及智慧文化场馆建设等相关的业务合作。
2019年4月,上海市经信委征集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上海博物馆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得到专家认可,并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已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发布。
过去,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师想要修复一个残缺的瓷器、破损的青铜器,必须要通过查找海量的信息,结合修复师的个人经验,通过合理想象等,补足文物残缺部分的信息。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领域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已算一个不小的突破,但是文物修复的效率和安全性还有待提高。
上海博物馆即将与三家科技企业合作打造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方案就包括智能辅助文物修复这项应用。据上海博物馆信息中心副主任龚玉武介绍,辅助文物修复将依靠大量算法分析和数据智能梳理,为修复专家提供文物清理预判、残缺补全等方面辅助,为修复方案提供依据。“通过智能的辅助将大大提高修复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修复效率。”
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介绍,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各个馆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深浅难易程度不一。上海博物馆之前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经有所涉略,此次希望通过跟几家单位的合作,形成一个顶层设计架构,从整体上打造一个信息化的智慧上博。此番携手,各方将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以上海博物馆的实际需求为牵引,着重开展大数据能力和AI能力两个平台建设,就智能化管理系统、视频分析、智慧客流分析、博物馆智能导览、智能辅助文物修复、古籍文献智能研究等六个应用建设各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目前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目前通过扫描展品边的二维码,已经可以了解展品背景。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成后具体将解决哪些需求呢?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博物馆智能导览的应用,通过和票务结合获取观众一些非隐私性的信息数据,比如性别、年龄,喜好等,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不同观众的不同展览喜好,以便为观众打造观展的智能个性定制服务,包括个性化的参观路线、虚拟现实导览、智能交流互动等,提升观众的参观效率参观体验。” 龚玉武介绍说。
再比如古籍文献智能研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的海量古籍书籍目前仍是扫描图片,无法检索,不便于学习研究,通过古籍文献智能研究,将大大提高古籍文献的利用效率。
李峰表示,上博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主要针对两块,一块是针对观众体验;第二块是针对博物馆的业务研究与文物保护,通过嫁接科技的翅膀,提高博物馆科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智慧文化场馆。而当下上海博物馆正赶上东馆建设的机遇期,会把这边做的一些经验总结下来,在东馆建设的过程中融入到方案和实际建设中间去,将东馆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场馆系统,更加贴合观众的需求。
上一篇:赫尔辛基灯光艺术节点亮寒冷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