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1 来源: 艺术商业 作者: 艺术商业
情绪,就像艺术一样,对大多数人而言似乎是很无用的东西。然而,当艺术家把我们内心普遍存在的一些情绪净化并升华为抽象的色彩和线条,往往能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杰作,并拍出上亿元的高价。
情绪不仅仅是非理性的残渣,更是创造性的源泉,而与情绪紧密相关的就是抽象艺术。让我们来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做到的?
毕加索
抽象艺术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它的诞生主要是受以毕加索、勃拉克为首的立体派的影响。立体派的目的很明确:使绘画回归图像本身。立体派画家们受到了非洲原始艺术和东方绘画的影响,发现绘画可以不用画得像,那只是对现实的复制,纯粹平面的绘画才是画画的本质,对于情绪的表现也更加真实。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就表达了一种强烈不安和愤怒的情绪。
其实,抽象艺术相比于传统的具象绘画,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容发生了区别。传统绘画的内容可能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人或者其他的具体事物。但是抽象艺术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理念或者一个纯粹的概念,使用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来强调艺术家的情绪,变现其内心世界。当情绪在转化为颜色和形式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颜色和形式本身,以唤起人类潜藏的热情、恐惧、悲哀以及对永恒和神秘的追求。他可以超越一切理智跟感官认知,追寻人生的终极哲学——赤裸又神圣的宗教体验与感情。
康定斯基
抽象主义从期诞生之日起,就通过色彩、节奏所传达着不同的情绪。被誉为抽象主义鼻祖的康定斯基,就尝试着将不同的色彩与特定的精神和情绪效果产生关联,甚至开始用从音乐那里得来的灵感来表达意图,他甚至把他的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
康定斯基仅仅利用点、面、线、色等纯形式的因素,传达精神和情感的内涵。“凝视任何黄色的几何形式,都会产生不安的感觉。黄色刺激且令人心烦气躁,并由此显露出咄咄逼人的本性,黄色越浓,其色调越刺激越尖锐,有如刺耳的喇叭声。”
蒙德里安
接着,我们来看看抽象画家蒙德里安对一颗树的变形过程。树干、树枝等元素逐渐伸展到整个背景之中,画面几乎没有空间的对比关系,仿佛用树枝把背景进行分割、包围形成一体,直至树的基本形态特征全然抹去,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早期蒙德里安作品中立体派的影子。
蒙德里安崇拜直线美,主张使用最基本的绘画元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面,他认为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这其中也有蒙德里安情绪的表现。随着二战接近尾声,世界格局逐渐明朗,在蒙德里安最后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中,就没有了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换成了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
罗斯科
罗斯科的作品,巨大的色块、强烈的对比、平衡稳定的构图、充满律动的边线,令人想起莫扎特那些明亮的音符、方正的节奏、平衡的声部。罗斯科就曾表示他的作品主题描绘的就是情绪。“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狂喜、毁灭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同样的宗教体验。”也许在你看到下面这件作品时,也能感受到罗斯科创作时的炙热情绪。
赵无极
同样的,如今在拍卖市场上大火的赵无极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笔触韵律、色块节奏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浓郁具有东方神韵的神秘世界。
赵无极一开始想回避中国文化元素,不过,也正是在回归自己的文化之根时,他的作品大放异彩。他从象形文、甲骨文字、钟鼎文、汉代书法拓片、水墨画所传承的美学中汲取灵感,建立了一种极为个人化、特殊的书写与创作表达方式。“画中的符号成了形体,背景则成空间,我的画开始动了起来、活起来。”第一件标志性的抽象作品《风》(Vint,1954)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赵无极开始真正寻觅内心东方文化的根源,开始他一系列的抽象作品创作。赵无极曾言,他的艺术是打破文化的藩篱,为其所用。“我的画西方的味道也有,东方的风格也有,这是自然的融合,硬做做不出来。”
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对同一作品的思考必然会不同,每幅画都包含着一个只有观者本人掌握的情绪。只有当你放下所有的规矩与框架,与自己的内心互动时,那些超越以往认知的意识才会涌现出来。在这个特殊时期,宅在家里,何不回头再仔细“读”这些抽象作品?你是否听到、看到、感受到了画家想表达的强烈情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