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7 来源: 凤凰艺术 作者: 凤凰艺术
充实的生活总是让人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复工后的时光,更以实际行动教会我们何为“忙到飞起”。转眼间,春天已然过半,而2020工作日的第一个节假日——清明节也在渐行渐近。
而说到清明节,不由联想到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但其实在古代,清明节远不止如此。想想也是,浪漫的古人怎会把节日过得如此枯燥无味?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清明节那些被忽略的传统。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秋千节等。前几个别名好理解,但为何又名“秋千节”呢?
其实,荡秋千是一项历史久远的体育运动,最早叫千秋,为了避忌讳,改为了秋千。想象下,乘时光“摇荡”,感受难得的明媚春光,古人的脑洞很可以。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拴于高大的树叉上,女子穿着五彩缤纷的艳丽服装坐在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也曾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唐宋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女子的喜爱。清明荡秋千更是极为盛行,闺阁女子会在大好春光里荡秋千,当时的清明节被称为秋千节。
在历史诗人的笔下,秋千总是和深闺女子联系在一起。在众多的艺术创作中,荡秋千仿佛成为女子的“专利”。庭院深深深几许,长久压抑的生活情绪仿佛只有在飞上飞下的秋千上才能得以宣泄,所以她们努力让秋千荡到最高处。而画作中,荡秋千的女子很难看到具象的表情与神采,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唐 · 李煜 《蝶恋花 · 遥夜亭皋闲信步》
当然,秋千不止是中国的“土特产”,同样在西方也广为流行,而不同于东方人的内敛与压抑,西方人则在秋千上玩得很嗨。
其中比较著名的则是弗拉戈纳尔的《秋千》,画中描绘的是浮华贵族少年藏在树丛里偷看小姐荡秋千的场景,小姐一只高跟鞋不慎脱落并甩了出来,这位浪荡公子准备伸手去接。Emmm,画意格调有些那个啥,但奈何画得十分精致,且相当符合当时贵族的艺术趣味,这幅作品也成为了传世的名作。
当然,荡秋千也可以是俩个人一起玩儿,就像皮埃尔·奥古斯特·库特《春日》中所描绘的那样,少女微笑的脸上带着热切的眼神,望向男伴。小伙子双手紧握秋千缰绳,将姑娘保护在怀抱中,低头与姑娘目光相对。爱情果然是亘古不变的创作主题。
草长莺飞的春天,爱情萌发的时节,回味以往荡秋千的经历(或者勇敢尝试荡秋千的初体验),一下子被推到半空中的瞬间,会感觉整个天空都属于你,而你则变为了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