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红书带火了艺术展,画廊是否还要聊学术?

时间:2020-07-14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摘要:7月伊始,就有小红书博主梳理了北京40余场艺术展览及门票信息,“7月看展合集”也成为网红博主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非常时期,打卡、探展似乎依旧是博主们的“日常”。那些以画廊、美术馆展览为背景的笔记图文,在疫情阴影笼罩之下更显得具有“诱惑力”。北京商报记者近期走访时注意到,小红书等平台上的网红博主为展览现场的常客;而有画廊负责人告诉记者,此类网红效应也给画廊带来了人气和收益。有机构开始尝试与网红博主达成合作,赠票邀其观展引流,还有人表示策展时已在考虑作品好卖兼顾“好拍”。对于当代艺术被卷入“种草”与“打卡”文化,有艺术从业者表示应对“网红”一词谨慎以待,大众接受度与专业度需要取舍、均衡。

7月伊始,就有小红书博主梳理了北京40余场艺术展览及门票信息,“7月看展合集”也成为网红博主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非常时期,打卡、探展似乎依旧是博主们的“日常”。那些以画廊、美术馆展览为背景的笔记图文,在疫情阴影笼罩之下更显得具有“诱惑力”。北京商报记者近期走访时注意到,小红书等平台上的网红博主为展览现场的常客;而有画廊负责人告诉记者,此类网红效应也给画廊带来了人气和收益。有机构开始尝试与网红博主达成合作,赠票邀其观展引流,还有人表示策展时已在考虑作品好卖兼顾“好拍”。对于当代艺术被卷入“种草”与“打卡”文化,有艺术从业者表示应对“网红”一词谨慎以待,大众接受度与专业度需要取舍、均衡。

 

被“种草”与“打卡”的艺术


一度由美妆、服饰占据主导的小红书,艺术氛围正浓。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当下艺术机构普遍采用的预约限流观展的环境下,带着商品和精心穿搭的小红书博主们成为一支观展主力。“预约与限流使得场馆更加安静,拍摄效果也更好了。”粉丝过万的博主栗栗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6月30日刚刚去打卡了新开的X美术馆的首展《终端>HOW DO WE BEGIN》。“我本来是艺术专业毕业,创业过程受疫情影响,正准备做全职博主。”

栗栗子发布的观展笔记分为推荐理由、观展贴士与今日穿搭几部分,也是小红书的博主们普遍采用的路数。作品当作布景,标注品牌的一身穿搭为图片主角。这样的分享不断成为高获赞贴,“种草”服饰的同时展览也被“种草”。北京商报记者看到,小红书的“展馆”页面,按人气排序已形成一个榜单。名列前矛的基本都是以经营当代艺术为主的画廊与美术馆。这其中,位于798艺术区的当代唐人艺术空间近期的装置展览接连刷屏小红书的观展分享。

“最初,我们是在4月份《我是谁》的展览上发现小红书的引流效应。本来疫情期间798冷清了不少,但某个周末观众突然在画廊门外排起了长队,即便是我们有限时限流的要求,大家也愿意等着。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许多人是看到小红书某博主的图文分享而来。”当代唐人艺术空间创始人郑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在艺评人王晶晶看来,当代艺术一度只是小众、学术、先锋观念的载体,而现在正在成为小红书、抖音、B站等一众社交平台上重要的内容供给,与二次元、消费文化等贴近。“不同平台对于艺术展的诠释各有特点。B站上有许多有深度的、表述年轻化的纪录片、访谈等原创视频,圈内圈外人通过弹幕各抒己见。抖音上的短视频碎片化、浅显,已有多家艺术机构入驻,但是所做的内容还很初级,关注度不高。小红书上多数博主们以‘美照’为卖点,以并不专业的话语为专业艺术机构‘代言’。”

探展带来“新卖点”


网红博主、观众、艺术家与画廊等机构,看似正在形成一种多赢。美院学生张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小红书上的一些展讯和指南,比艺术类网站上的发布还要及时和全面。票价、限流情况等等,标注的非常细致。”
博主栗栗子的想法则是希望通过探店、探展的方式,逐步转型为全职博主。据介绍,一些成熟的网红博主在经营潮流服饰,带球鞋打卡艺术展,为的是拍出吸睛的“广告大片”;还有的已与餐厅等机构建立了宣传合作而变现。

不光是博主单方面的意愿,疫情之下,卖不出去作品的画廊也明确期望另辟蹊径,借社交与购物平台谋求新的卖点。798艺术区某画廊工作人员透露:“实验性的装置作品本来就难卖,近半年时间画廊新展作品一件都没有售出。同时也看到,原先为限人数设置的门票,因不少人前来拍照打卡反倒成了一小笔收入。”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办展越来越倾向于考虑好卖兼“好拍”:“虽然这么说显得画廊很‘业余’,但事实上,为了博取大众关注,策展、布展理念上已在向着‘网红’转变。这已经成为一些同行之间心照不宣的想法。”

北京商报记者看到,最初偶然产生的网红展览效应,也在随后发生了新的“裂变”。

在当代唐人艺术空间《我是谁》展览中,艺术家黎薇作品《在很久很久以前》为6个硅胶着色的人物,被塑造成各国领导人的幼年形象,成为了小红书上的拍照热点。“艺术家黎薇意识到小红书是很好的传播媒介,便与其他公司合作,为这六个‘儿童’注册了名为‘常青藤附属幼稚园’的社交媒体账号,让作品有了偶像组合的概念。”郑林指出,黎薇9月将有个展推出,他也希望此前小红书带起的效应能够持续在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发酵下去,对新展览的宣传也是一种推动。

专业度与热度的取舍


虽然存在有诸多商机和热点可供挖掘,但也不代表着当代艺术就该自然跻身为大众消费视野。

“网红博主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有艺术圈专业人士,也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当艺术展成为热点,一方面业界人士喜闻乐见,因为这代表着当代艺术的影响力提升,和民众接受美育的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争议,如一个严肃的、充满学术氛围的艺术展厅中,有各种外行博主拿出名品球鞋摆拍,违和感不言而喻。”在艺术生张冉看来,“网红”一词颇具两面性。

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小红书博主处了解到,目前普遍是自愿前往画廊与美术馆拍照,与艺术机构建立合作联系的还是极少数人,且合作模式还比较初级和简单:“对方免费供票,我们自己出内容分享。”

郑林表示,个别的展览开始有意识选择联系几位博主,每位提供30张左右的门票。他强调,并不一味追求影响力,最看重的依然是“专业度”:“我也关注过小红书中的内容,一些博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包括摄影的专业性。我们也愿意与这样的博主建立合作。”对于一些艺术机构在策展、布展方面的“网红化”求生,郑林并不认可:“我们一直在做的实验性项目和学术性的展览,还是做给专业圈看的。一个立得住的画廊,一定是以学术为先导的。有这样的品牌和形象价值,才能吸引好的艺术家与好的藏家合作。”

面对新的环境和传播路径是否会影响专业策展人的观念问题,三远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姜山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认为这在当下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确实会影响艺术机构的公共活动和媒体策略。但基本不太会影响策展理念。”在业界人士看来,“网红”与画廊、美术馆之间既有距离感,也形成密切关联,正在若即若离之间谋求各自的生存之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