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8 来源: 凤凰艺术 作者: 凤凰艺术
2020年9月26日,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系列活动之一的“亚洲数字艺术展”于华熙·五棵松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以“世界处理器”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活跃在数字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及艺术团队,用数字科技给予亚洲文明和中华文化新的诠释,通过在数字世界的再创,带给观众脑洞大开的科幻想象,并梳理形成具有时代传承与创新的数字文明观,引领观众共同探索神秘而未知的数字世界。
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33位艺术家与32件顶尖数字艺术作品,邀请来自活跃在威尼斯双年展及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等领域的国内外顶尖艺术家、中国新锐艺术家及艺术团队同时亮相,作品融合AI、虚拟与现实技术、脑科学、生态艺术、沉浸式空间等,为观众带来超震撼的数字交互体验,其中有10件作品在展览中首发。
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学术主持范迪安所说,本次展览虽以“亚洲”进行命名,却饱含国际视野,来之不易、展之更加不易。在他看来,数字艺术发展的一个态势应该是N方程式,它既是艺术也是社会活力,它促进了艺术教育,也带来了整个世界不同的文化交流。因此,中国的数字艺术就像今天的中国文化一样既反映我们新时代的发展,也促进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本次“亚洲数字艺术展” 主办方之一和落地区域,海淀区大力推进文化艺术数字化发展,特别是为了保护、传承和利用区域内历史文化遗产。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学术主持张劲林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人类数字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催生了更多的文化形态,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重塑了文化艺术的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因此数字文化和艺术也应运而生成为了新的引领潮流。
艺术x科技 | 历史x未来
一般而言,艺术与科学(新媒介)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容易,是因为新算法以及科学本身已经成为我们用来体验及描述现实的普遍手段和方法。手机、屏幕、网络与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被不断传播的跨学科知识已经成功地让我们步入“后人类”时代。这一浪潮与如今完全的数字化生活密不可分,当下与以往产生本质差别并不是技术媒介更新迭代所直接导致,而是来源于因技术而改变的社会生产与认知交流模式,在经历了多年发酵后,终于以成熟的商业及交互机制构成了每个当代人的生活碎片。
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数字技术更是以绝对性的地位存在于人类所生活的世界之中。当线下的交流被切断时,线上的信息交流和数字化生活不只是一个愈加显得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是已经深深地嵌入在了人类社会的基因中,并在后疫情时代之后愈加深刻地影响甚至书写着人类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从古代到现代,从虚拟到现实,从过去到未来,凝聚亚洲文明与中华文化。在本次展览中,这些疫情之下的艺术探索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艺术家邱志杰的《技术史地图》、王之纲的《骷髅幻戏图》、王志鸥的《PROTOTYPE-1》、祁震的《漂浮》、陈抱阳的《VR·眼动山海经·旅行指南》等作品均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解读和演绎。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国际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展出作品《太阳工厂》、德国艺术家英格·甘特(Ingo Günther)展出跨越数十年创作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世界处理器》,后网络时代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铁木尔·斯琴(Timur Si-Qin)展出虚拟现实影像作品《新协定VR1.2版》。
亚洲数字艺术展创始人、此次展览学术主持王晨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表示,与首届相比,本次展览呈现了三个极为明显的特点:第一是“硬核”,观者在展览中可以看到大数据、机器人、眼动追随和VR等诸多技术在现场32件作品中都有着非常好的呈现;第二是“首发”,在疫情之后人们可以看到全球艺术家这样一种磅礴的创作激情,其中更是有10件作品都是首发展出; 第三便是“回应”——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回应了疫情,回应了当下,承担了文化和艺术对于社会的责任。
其中,本次展览同名作品“世界处理器”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在发光的地球仪上可视化数据。艺术家Ingo Günthe将数字世界展开在地球仪形状的界面上,架空于此时此刻,是关于人类文明命运的想象。主题从社会到自然世界和其他问题。目前有400多个这样的主题,制作了1000多个地球仪,其中一些被摧毁。在艺术家看来,“每个星球都需要发明一种新的代码来恰当有效地表示数据……我受到了世界整体不可理解性的挑战。”
这个世界会走向何方?数字艺术又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前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邱志杰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表示,中国的数字艺术发展顺应着中国社会不断去迭代自己的任务和使命的潮流,它是由这样一股意志驱动下不断往前走的冲动。实际上,数字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并非只来自个人的兴趣,而是政府、学院、媒体以及文化机构甚至企业全方位投入所形成的一种可能。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在其他国家的数字艺术发展中比较少看到的。因此在他看来,由于数字化的不断普及,中国的观众已经准备好了土壤,政府也准备好了土壤,互联网的原住民们也已经成熟——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数字艺术,正处于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而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更是曾写道:“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在如今,当地球愈加被视为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球村”时,每个人都处于由数字媒介所生成的新世界和新文明之中。
但在同时,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由于数字艺术发展的特殊性,中国艺术家们可以进行快速积累、成长与爆发,甚至实现“弯道超车”。但就世界整体的艺术景观而言,扁平化的数字世界给予了人们同等的机会,却也可能会出现同质化的景观现象和艺术议题。在此时,会不会导致数字艺术家们的创作变得愈加趋同?
在本次展览策展人、艺术家陈抱阳看来,这种情况并不会出现。他认为,每个艺术家的创作是来自于自己的生活体验,虽然似乎在同一个互联网中,但无论哪一个瞬间,人们在数字世界里面做的事情其实并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于数字世界的理解和体验不一样,艺术家做出来的作品和使用的手段也不一样。譬如,展览中的许多国际艺术家使用的是录像艺术或媒体艺术的思路,而国内的艺术家使用的媒介则是非常多样的。
中华文明的媒介与技术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看来,数字艺术的创作从创造性文化的角度其实是一种新语言的诞生,艺术家们希望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文化遗产用科技+艺术的方式来让观众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到这个空间之中。因此,这在实际上带来的是新的体验、新的创新、新的叙事方法。
融合·公众·文化
此外,展览打造了以“展览即游戏”为理念的文化科技融合平台,与海淀区科技企业合作,并引入由中央戏剧学院创作的沉浸式戏剧《经山海》、由艺术家王志鸥创编的舞蹈《世界与镜像》和由澜景科技艺术中心出品的舞蹈《“未”填海》等,使展览集合了有趣的游戏交互方式和神秘的沉浸式观演体验。
在某种程度上,数字艺术不仅是艺术家尝试新探索的成果,同时也要通过展览这样的平台构筑数字艺术与公众更多对话。可以说,今天的数字艺术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也促使人们去思考数字艺术和数字文化对人类智力性开发开拓的一些可能性。
于是,近年来“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成为社会的新话题、新潮流,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产业业态,创造了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方向、新内容。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人民网原董事长、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总顾问马利认为,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疫情让世界放慢了脚步,然而数字文化却从没有停止过朝气蓬勃地发展。实践证明,恰恰是文化科技的融合激发了新的文化效益。
因此值得一提的是,为引领数字文化消费,营造夜间经济良好发展氛围,展览将从早10:00持续开放至晚10:00,且周一至周日无休,满足更多观众的观展需求。同时为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开展线上展厅,让展览永不闭展。
可以说,线上线下相结合所带来的新型观看与体验方式,既超越了传统线下的观展形式,也为纯线上的电子体验增添了丰富的具身感受。而或许无论是对于艺术亦或是其它领域而言,这便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毕竟,对于一台电脑来说,处理器的性能似乎多年来都是硬道理;但是,对于电脑未来的选择,始于处理器,但并不会终于处理器。而就在此时此刻,由此引发的这种文化内涵所指向的,恰恰不是历史(对于过去世界的处理),而是未来的可能(流向未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