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也来捧场?国博佛造像展看点多!

时间:2020-10-29    来源: 新民晚报    作者: 新民晚报

摘要:“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由国博与山东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继“宅兹中国”“格物匠新”“玉出红山”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又一个携手地方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地方历史文化展,是山东博兴地区佛造像历史艺术的系统性展示。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由国博与山东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继“宅兹中国”“格物匠新”“玉出红山”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又一个携手地方文博单位共同举办的地方历史文化展,是山东博兴地区佛造像历史艺术的系统性展示。


佛造像艺术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传入中国后,与不同的宗教传承相适应而形成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三大造像艺术体系。两千多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总有新的佛像不断被创造出来,它们或石雕、或泥塑、或木刻、或玉琢,面貌迥异却一脉相承。它们不仅表现出艺术风格的交融,也印证了佛教中国本土化的演变历程。

 

千佛千面


本次展览系统展示了博兴地区历年来出土的石雕、金铜、白陶佛造像,选取了119件(套)展品,分为博善兴佛、金像流辉、金像铭愿三个部分,从造像艺术特色、地域时代风格及造像铭文内涵来展示博兴地区佛造像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些佛造像形态逼真,或微笑或沉思,都展露出豁达、洒脱,充满智慧的特征。

展厅中,一尊雕刻精美、细腻,线条流畅的佛造像令人观之心静生慧。策展人介绍,这是东魏时期的“疃子造像”,它出土于博兴县疃子村,是北朝时期疃子寺的遗址。该像为一佛二胁侍背屏式造像,背屏呈舟形。主尊佛像面相方圆,高肉髻,略带笑意。内着僧祗支,胸前束带打结,外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左右胁侍菩萨均为束发,面相方圆,略带微笑。该像面相清癯,神情恬静,是北朝时期小型金铜佛像的代表作。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的薛明陵造菩萨像则面相方圆,细眉长目,双眼低垂,似沉思状。其制作精致,装饰华丽。肩臂搭帔帛,下着束带长裙。颈部佩戴项圈,珠状璎珞沿肩部、胸部下垂,并在腹部打结。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下承四足方座。显得尤为宁静、通透。

在中国历代工匠的创造中,佛造像拥有庄严和谐的美感,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是服从于内在的表达,超脱、安宁、和谐,也寄托着历朝历代人们心中对美好的向往。

咸同斯福


1983年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94件金铜佛造像,其中45件带有铭文,铭文中又有35件具有确切纪年,纪年时代自北魏太和二年(478年)至隋仁寿三年(603年),历北魏、东魏、北齐、隋四代,长达125年之久。这批金铜佛造像所跨年代之久、纪年序列之清,在区域佛造像中实属罕见,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也为探讨山东地区佛造像的艺术风格提供了重要依据。

博兴地区出土的金铜佛造像属小型佛像,多为平民或比丘出资制作,主要用于在家供养或随身供养。这些佛造像上的铭文都写了什么?反映了当地民众何种信仰与追求?记者注意到,不少佛造像上的铭文都有“一切众生 咸同斯福”“所愿从心”类似的字眼。策展人介绍,这反映了民众用佛造像以祈求世间众生都能分享幸福安乐的美好愿望。

隋仁寿元年(601年) 的张见造观世音像在展厅中备受关注。其主尊观音头戴高宝冠,宝缯垂肩。长眉细眼,双目低垂,嘴角略带笑意。身着偏衫,双肩搭帔帛,下着束腰密褶长裙。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其上有铭文:“仁寿元年九月八日,张见为亡考敬造观世音像一躯,一切众生,咸同斯福。”

北魏的王上造多宝佛像座上也刻有铭文:“太和二年,新台县人刘法之妻王上为亡父母造多宝佛一躯,佑愿□(不明)家大小常与善会,所愿从心。”据介绍,此为为亡故亲人追福的内容,也体现了佛教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专家指出,这些造像上的铭文就是造像记,有的刻在佛像的台座,有的刻在碑的侧面或者碑的背面,还有刻在龛像附近。造像记的文字内容大多涉及造像名称、造像时间、造像者身份、造像者、为谁造像、造像题材、祈愿内容等。

佛道融合


在展厅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也亲临现场,使不少观众围观。这是一尊隋开皇十一年(591年) 的孔钺造老子像。只见老子头戴道冠,面型清瘦,眉目细长,蓄长须。身着对襟窄袖道袍,躯体瘦长。左手下垂扶凭几,右手上举执麈尾,盘腿坐于四足方座上。身后铸有舟形背光,下半部是老子像的圆形头光及椭圆身光,头光内刻莲瓣纹,上半部阴线刻一树,若垂柳。

据策展人介绍,这件老子像头戴道冠,着道袍、蓄须、执麈尾、扶凭几坐于树下,具有道教造像的特点,但其身后头光中的莲瓣,舟状的背光及四足方座,又借鉴于佛教造像的形式。该像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纪年铜造老子像之一,也是这批造像中唯一一件道教造像,表明当时佛、道融合发展的局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同曦艺术网的价值判断。